國家級風景區 - 臺灣觀光資源 (九)

作者:陳亦凡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國家級風景區 - 臺灣觀光資源 (九)

臺灣觀光資源 (九)

 

離 島

● 簡介

概況

位於臺灣本島西南方,成立於民國 84 年,是我國第 3 座國家風景區。四周環海,海洋資源豐富。

地質

除了最西邊的花嶼是由安山岩組成之外,其他都是由玄武岩組成,所以澎湖的平坦面是真正的熔岩流臺地面。

人文

風景區內有早期住民以珊瑚礁石建築而成的硓𥑮石屋,是就地取材而成的建物。

能源

西元 2011 年時成為低碳示範島,發展各種再生能源。

● 節慶活動

 ✩ 澎湖海上花火節 
• 澎湖縣政府自 2003 年起舉辦第一屆「澎湖海上花火節」,每年夏天配合七夕情人節活動,不但有絢爛的煙花
  秀,還邀請許多知名的歌手、團體於晚會中演出,如同夏夜嘉年華一般,吸引許多觀光客人潮。
 ✩ 澎湖海島國際藝術沙灘節 
• 海洋與沙灘是澎湖最重要的觀光資源,澎湖沙灘之美實為海島觀光珍貴的瑰寶,嵵裡南邊濱臨大海,有一片由
  珊瑚及貝殼碎片所組成的白色沙灘。2010 年國際沙灘節於嵵裡沙灘舉辦,吸引國內外許多藝術家參與創作,
  各式沙雕沙堡展現出獨特手工與技巧,向國際打開了知名度。
 ✩ 萬龜祈福活動 

• 早期文獻《澎湖紀略》即有記載之上元節民俗活動,澎湖的乞龜活動,其用意都是在乞求平
  安,並不是用真正的龜,從最早的「鳳片龜」、「糯米龜」到現代的「金錢龜」、「麵龜」、
  「米龜」或者是「果凍龜」等。

• 元宵節期間,菊島上大大小小的廟宇都會懸掛宮燈,馬公天后宮在宮外會搭起一座七星橋,可
  穿越媽祖神轎下祈福。

 

澎湖國家風景區

● 熱門景點

◎ 本區內可分為三大遊憩系統:

北海遊憩系統 目斗嶼、吉貝嶼、姑婆嶼、險礁嶼、員貝嶼、小白沙嶼、鳥嶼。
馬公本島遊憩系統 跨海大橋、通梁古榕、小門地質館、風櫃洞、中屯風力區、北寮遊憩區、內垵遊憩區、
菓葉觀日樓、山水沙灘、菜園休閒漁業區、林投公園、隘門沙灘、嵵裡沙灘、天后宮、
二崁傳統聚落、漁翁島燈塔。
南海遊憩系統 桶盤地質公園、虎井嶼遊憩區、鴛鴦窟、藏軍洞、天臺山、網垵口沙灘、綠蠵龜保育中
、中社古厝、雙心石滬、七美人塚、望夫石、小臺灣、龍埕、大獅風景區、魚月鯉灣
遊憩區、將軍澳嶼。

◎ 經典景點概述:

桶盤地質公園 桶盤嶼距離馬公本島約 6 浬,全島均由玄武岩節理分明的石柱羅列環繞而成,柱狀節理之盛
為澎湖之最,素有澎湖的
黃石公園美譽。
望安島

• 是澎湖第四大島嶼,島的東南方有一座似海龜造型的建築,是綠蠵龜觀光保育
  中心

• 島上有鴛鴦窟、天臺山、中社古厝等自然與人文景點。

雙心石滬

雙心石滬是人工建造而成,利用潮汐的漲退潮來捕捉魚蝦等海洋生物。

• 澎湖群島特有的石滬海洋文化,已成為當前重要的漁村體驗活動。

西嶼西臺 西嶼是澎湖群島中的第二大島,島上的西嶼西臺劉銘傳所修建,現為國定古蹟,又名為西
嶼古堡
澎湖天后宮 位於澎湖縣馬公市,供奉媽祖,是臺灣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廟宇。
有眼睛的舢舨 澎湖群島先民面對變幻莫測的討海生活,為了安定心靈,便在船頭畫上眼睛,如此猶為討海
人帶路,看清天象。

 

離 島

● 簡介

概況

馬祖位在閩江口,素有閩東之珠美稱,民國 88 年核定為國家級風景特定區,同年管理處正式掛牌運
作,為我國第六座國家級風景特定區。

範圍

包含南北竿島、莒光島、東引島及亮島地區。

面積

總面積為 25,052 公頃,其中陸域面積 2,952 公頃,海域面積 22,100 公頃。

地質

• 本風景區地形多谷地、灣澳,海岸地區花崗質岩石。

• 受風化及波浪侵蝕作用,多崩崖、險礁、海蝕洞海蝕門海蝕地形

自然資源

• 本地區富有多重生態特色,如燕鷗、海洋生物、植物生態環境、地質景觀等自然資源。

• 馬祖「藍眼淚」:介形蟲或渦鞭毛藻受到海浪及自然風驚擾而發出淡藍色的螢光,主要出現在每年
  的 3 ~ 9 月,其中 4 ~ 6 月是數量最多的季節。

人文資源

花崗岩所砌成的傳統建築與戰地軍事史蹟。

● 熱門景點

  ─ 東引

  ─ 北竿

  ─ 南竿

  ─ 莒光

◎ 經典景點概述

 ─ 東湧燈塔

 ─ 八八坑道

 ─ 馬祖天后宮

 ─ 莒光鄉

 

馬祖國家風景區

• 東引遊客中心、中柱港、安東坑道、東引北海坑道、烈女義坑、燕秀潮音、一線天、太白天聲、東
  湧燈塔、忠誠門、中柱島、感恩亭、靜伏鱷魚、國之北疆、羅漢坪、后澳、和尚看經、海現龍闕、
  東海雄風、東引酒廠。


• 北竿遊客中心、戰爭和平紀念公園、螺山自然步道、北竿北海坑道、芹壁聚落、橋仔聚落、碧園、
  后澳村、龜島、壁山、三連嶼、大坵、白沙港、塘后道沙灘、坂里沙灘、戰爭和平紀念公園。


• 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暨遊客中心、八八坑道、經國紀念館、南竿北海坑道、牛角聚落、枕戈待旦
  紀念公園、鐵堡、民俗文物館、勝天公園、津沙聚落、大漢據點、十烈士紀念碑、秋桂亭、馬祖天
  后宮、蔬菜公園、鐵板天后宮、白馬文武大王廟、印地安人頭岩、仁愛村(鐵板)、四維村、津仁
  與馬港步道、馬祖酒廠、媽祖巨神像、福清自行車道、雲臺山軍情館。


• 莒光遊客中心、青帆港、大埔聚落、魚路古道(下底路)、熾坪隴考古遺址、林坳嶼、神祕小海
  灣、東犬燈塔、犀牛嶼、菜埔澳、蛇島、樂道澳、大埔石刻、福正沙灘、福正聚落、永留嶼。

• 又稱東引島燈塔。東湧燈塔位於東引島山腰上,清代由英國工程師設計建造,也是馬祖列島中,僅
  見的英式風格建築,現為
國家古蹟


• 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構成,相傳是先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國軍進駐馬祖後,加以鑿高,闢為戰車
  坑道。民國 63 年完工,當時為慶祝蔣中正 88歲誕辰,因此命名為
八八坑道。現移交由馬祖酒廠使
  用,特產
陳年高粱酒


• 位於南竿馬祖村,是島上媽祖的信仰中心,相傳民間信仰「媽祖」得道升天前便葬於此地。每年媽
  祖農曆生日時,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及繞境活動。


• 莒光鄉位在馬祖列島最南,包括東莒與西莒兩個島嶼。狀似兩隻狗兒,因此舊名「東犬」與「西
  犬」,又合稱「白犬列島」。

• 東莒島上有古蹟東犬燈塔及大埔石刻,還有福正、大浦兩座傳統閩東聚落,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的莒光管理站亦設站於此。

 

● 節慶活動
 ✩ 元宵擺暝 

• 擺暝翻譯成白話就是排夜,即為夜晚排放供品祭神酬神的儀式,源自於早期福州一帶的農村,主要
  為祈求境內平安。

擺暝、迎神

擺暝期間,部份神明會出巡繞境,馬祖人稱之為迎神。馬祖各村莊擺暝酬神的日子,最早是正月初
七,最晚為二月初五,每個廟宇都有自己的祭祀組織「社」,元宵前,由每年選出的「社頭」來安排
活動費用及工作分配。

食社(食福)

擺暝、迎神後,接著就是「食社」或稱「食福」,過去會由社頭將祭祀豬隻現場煮食,在廟宇廣場宴
請社友,場面熱鬧,人聲鼎沸。每戶均收到一份裝有供品的「福品」有「大吉大利、包佑平安」之
意。

※ 各廟宇的繞境、祭祀時間不盡相同,需事先確認。

 ✩ 鐵板燒塔節 
• 燒塔禮俗在閩東一帶已有傳承百年,是福州傳來的中秋節禮俗,目前全臺灣僅存在馬祖鐵板村,每年都會舉辦中
  秋燒塔活動,象徵把過去不吉祥的事物燒去,帶有除舊佈新的傳統習俗。
 ✩ 媽祖昇天祭 
• 相傳宋代孝女林默娘投海救父,背負父親的屍體漂流至南竿島,當地的居民為此孝行而隆重安葬並且建廟祀奉,
  為感念此事蹟,故稱此島為
馬祖島。清康熙謚封媽祖為天后,因此稱「天后宮」。馬祖列島共有四座天后宮,三
  座位在南竿,一座位在東引,其中以南竿馬祖村的天后宮香火最為鼎盛。每年
媽祖昇天祭均安排在農曆九月初九
  日重陽節,相傳是為媽祖得道升天的日子。2009 年,全世界最高的媽祖像─媽祖巨神像完工。

 

 

 

 

考試資訊》

導遊領隊證照考試 考古題下載

一般警察特考 考古題下載

鐵路特考 考古題下載

台電招考 考古題下載

高普考 考古題下載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