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澳及大洋洲-世界地理
導遊領隊|2024/04/12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1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美洲-
導遊領隊|2024/04/09
史前時代 - 臺灣歷史 (一)
作者:陳亦凡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臺灣歷史 (一)
史前時代
一、臺灣史前時代的畫分
舊石器時代晚期 | 據傳統分類法,距今 45,000 ∼ 10,000 年前 |
特色 • 有打製石器、骨角器,未見磨製石器。 • 採集、漁獵的生活。 • 已知用火。 |
|
文化代表 • 臺東長濱文化:臺灣臺東縣長濱鄉發現的八仙洞,是臺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 • 臺南左鎮人:舊時認為是臺灣所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但學界尚有爭議。 • 苗栗網形文化:分布於西海岸丘陵一帶,以伯公壠遺址最為著名。 |
|
相關性 因打製石器之類型與大陸華南一帶接近,一般認為與大陸系統的舊石器時代文化有 |
新石器時代 | 約距今 7,000 ∼ 2,000 年前 | |||||||||||
特色 • 有磨製的石器。 • 陶器的使用(粗繩紋陶)。 • 有玉器配帶。 • 根莖作物的栽培(開始發展農業及畜牧)。 |
||||||||||||
文化代表
|
||||||||||||
相關性 上述文化或與大陸東南沿海的新石器文化有密切關係,或與東南亞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相 |
金屬器時代 | 約距今 2,000 年前 |
特色 • 除了石器和陶器外,已知使用銅器、鐵器以及煉鐵。 • 過著以稻米為主,根莖作物為輔的農耕生活。 |
|
文化代表 十三行文化、蔦松文化、靜浦文化。其中以十三行遺址最著名,位在新北市八里區。 |
|
發展差異 因為地域差異的關係,在兩千年前臺灣西部大都已進入金屬器時代,但東部和中央山區 |
進階學習
十三行文化 | |
分布位置 | 北部地區,著名遺址位於新北市八里區 |
特色 |
1. 煉鐵術: 為臺灣目前唯一發現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 2. 凱達格蘭族祖先: 是十三行文化的創造者,他們是繼圓山文化和芝山岩文化之後,邁向金屬器時代 3. 具航海技術及貿易行為: 出土的玻璃手環、瑪瑙珠、中國銅錢等外來物品,說明當時人們可能以熟練的航 4. 干欄式建築: 建築柱洞的遺跡顯示當時人們為適應潮溼的環境,而以干欄式建築為居住方式。 |
墓葬方式 | 大量墓葬相關之器物和人骨,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屈肢側身葬的埋葬方式。 |
二、臺灣本島稱呼的改變
島名 | 時代 | 稱呼 | 時代 | 稱呼 |
三國 | 夷洲 | 鄭成功 | 東都 | |
隋至元代 | 流求、琉求、瑠求 | 鄭經 | 東寧 | |
明代 | 東番、大員 | 清代 | 臺灣 | |
葡萄牙人 | 福爾摩沙 | 日本人 | 高砂、高山國 |
城市名 | 現名 | 舊名 | 現名 | 舊名 |
基隆 | 雞籠 | 臺南 | 赤崁 | |
淡水 | 滬尾 | 高雄 | 打狗 | |
萬華 | 艋舺 | 屏東 | 阿猴 | |
新竹 | 竹塹 | 恆春 | 瑯嶠 | |
彰化 | 半線 | 宜蘭 | 蛤仔難、噶瑪蘭 | |
嘉義 | 諸羅 | 花蓮 | 哆囉滿 |
考試資訊》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