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澳及大洋洲-世界地理
導遊領隊|2024/04/12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1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美洲-
導遊領隊|2024/04/09
中國 (二) - 世界地理
作者:陳亦凡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世界地理
二、人文環境
(一) 民族、語言、宗教
1.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官方認定的民族多達 50 個,但人口 90% 為漢族。
2. 中國有 40 種民族文字與 129 多種的民族語言,以現代標準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承繼自明代的
北方官話。
3. 中國是傳統祖先信仰的國家,但受到佛教與道教的影響,結合成獨特的民間信仰。
4. 除此之外一神教的基督教、伊斯蘭教亦有信仰人口。
(二) 產業活動
1. 農業:
因自然環境及氣候影響,主要分布在東半部地區。以秦嶺、淮河為界,分為南方水稻區及華北、
東北旱作區。
三 穫 區 |
分區 | 南嶺以南 |
分布 | 海南島、閩南、贛南、粵、桂 | |
作物 |
• 年可水稻二穫。 • 冬季可栽種一期短期作物。 • 經濟作物:甘蔗、茶、絲、橡膠、熱帶與副熱帶水果。 |
二 穫 區 │ 水 稻 地 帶 |
分區 | 江南稻茶區 |
分布 | 皖、浙、閩、贛 | |
作物 |
夏:稻。 冬:油菜、小麥。 • 丘陵區產茶葉。 |
|
分區 | 華中稻麥區 | |
分布 | 蘇、浙、皖、贛、鄂、湘 | |
作物 |
夏:稻、棉。 冬:小麥、大麥。 • 太湖流域盛產蠶絲。 |
|
分區 | 四川水稻區 | |
分布 | 四川省 | |
作物 |
夏:稻米、棉花、蠶絲、甘蔗、玉米、甘藷、大豆、花生,山地有苧麻、 冬:小麥、油菜和大麥。 • 為南北作物交作地區。 |
|
分區 | 西南水稻區 | |
分布 | 滇、黔、桂 | |
作物 |
夏:稻、玉米、大豆。 冬:大小麥及油菜。山坡地產桐油。 |
二 穫 區 │ 小 麥 地 帶 |
分區 | 冬麥雜糧區 |
分布 | 冀、魯、豫、蘇北、皖北 | |
作物 |
夏:高粱、玉米、兼種小米、甘藷、棉花、大豆和花生。 冬:小麥,大麥次之。 • 為小麥主要產區。 |
|
分區 | 冬麥小米區 | |
分布 | 甘、陝、晉、豫、冀 | |
作物 |
夏:小米、高粱、棉花、花生、大豆。 冬:小麥。 |
一 穫 區 |
分區 | 夏作春麥雜糧區 |
分布 | 東北地區 | |
作物 |
• 高粱、小米、玉米、大豆、小麥合稱本區 5 大農產品。 • 大豆為本區最大輸出品。 |
|
分區 | 夏作雜糧春麥區 | |
分布 | 內蒙溫帶草原區 | |
作物 | 農作物以春小麥為主,另有高粱、小米、燕麥、大麥。 | |
分區 | 夏作綠洲區 | |
分布 | 隴(甘)、新 | |
作物 | 灌溉農業,以雜糧及棉花為大宗。日照充足且日夜溫差大,瓜果產量豐富。 | |
分區 | 夏作青稞區 | |
分布 | 青藏高原 | |
作物 | 青稞為主要作物,產在谷地。 |
2. 礦業:
非金屬礦 | 煤 ➨ 山西佔全國 1/3 蘊藏量,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山西臨汾市最知名。 | |
鹽 ➨ 海鹽佔所有鹽類 60%,天津長蘆鹽場、大連復州灣鹽場。 |
金屬礦 | 鐵 ➨ 全國四大礦區:鞍山、白雲鄂博、攀枝花、大冶。 |
稀土 ➨ 內蒙古白雲鄂博、山東省微山、江西省宜春、新疆富蘊。 |
能源礦 | 鈾 ➨ 贛、湘、粵、桂四省,但品質不佳,藏量不豐。 |
石油 ➨ 黑龍江大慶油田、山東勝利油田、新疆克拉瑪依油田。 |
3. 工業:
(1) 工業發展過程:
A. 世界工廠:
西元 1979 年中國實施改革開放後,中國工業一直保持高速增長。龐大人口與廉價勞力,
在全球化的趨勢中,產品製造地均往中國移動,使中國有世界工廠的稱號。
B. 南電北運:
三峽大壩完工後產生的水力發電量,讓中國電業可以「南電北運」,支援因機械、汽車、
高科技產品組裝產業、紡織業等製造業的高速成長所導致的能源需求。
C. 能源工業:
中國石油及天然氣的豐富蘊藏量,使製造業無後顧之憂,帶動了中國經濟的急速成長。
(2) 主要工業地帶:
珠 三 角 經 濟 區 |
地區 | 珠江三角洲及其腹地,包含廣州、深圳、東莞等地。 |
發展 優勢 |
1. 臨近香港澳門,位於東亞主要航線上,便於吸引外資、技術與輸入設備。 2. 深圳與東莞為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 3. 由早期的勞力密集產業,轉型為醫藥、汽車等製造業。 |
|
產業 特色 |
1. 以勞力密集的加工出口工業為主,如電子、民生產業。 2. 近年醫藥生技、汽車製造業等亦逐漸發達。 |
長 三 角 經 濟 區 |
地區 | 以上海市為中心,包含江浙兩省的杭州、蘇州、寧波等 16 個城市。 |
發展 優勢 |
1. 西元 1990 年開放浦東新區後,因腹地廣大、交通便利等因素,吸引大量 2. 西元 2013 年成立上海自由貿易區,成為亞洲重要的經濟、金融、貿易與 3. 為中國資訊科技產業主要中心。 |
|
產業 特色 |
1. 高科技、知識密集產業為主。 2. 為中國資訊科技業及金融服務業重鎮。 3. 西元 2011 年起上海市成為全球貨物及貨櫃吞吐量全球雙第一的大城。 |
渤 三 角 經 濟 區 |
地區 | 以北京、天津及河北省為核心,包含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等地區。 |
發展 優勢 |
1. 區內石油、鐵礦、煤礦等自然資源豐富。 2. 農業生產穩固,具基礎工業發展實力。 3. 鐵公路、空運、海運便利,為華北地區交通樞紐。 |
|
產業 特色 |
1. 為石化、鋼鐵、造船等重工業、化工業集中地區。 2. 研發潛力巨大吸引外資。 |
考試資訊》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