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的演進

作者:陳奕凡

魏晉南北朝的演進

一、制度的演變

(一)政治制度:

1.三省制的淵源:
(1)三省最初的性質:原為天子的親信私屬。
(2)三省成為中央政務實際執掌者的轉變:
尚書省
東漢時,丞相的職權全由尚書省取代。
中書省
魏文帝時,復置中書省,掌詔命機要,成為中樞的決策機關。
門下省
劉宋以後,又有門下省,掌獻納諫正,參與機務,於是大權歸門下省。
影響    
唐代三省制淵源於此。
2.後魏官制:
起初建立時是依部落規制,直至孝文帝時,官品位號皆以南朝為準。
3.北周官制:
建置六官    依周禮而建的,即天官府(吏)、地官府(戶)、春官府(禮)、夏官府(兵)、秋官府(刑)、冬官府(工)。
隋唐六部的由來。


(二)兵制:

1.由徵兵制轉為募兵制:
兩漢    徵兵制,但至漢末,軍隊已有招募成立的情形。
魏晉    徵兵制不行,募兵制成為主要的兵制。
北府兵
起源    謝玄鎮廣陵時,為防備苻堅,所募勁卒。
作用    淝水之戰(劉牢之)及劉裕北伐,均靠北府兵。
性質    募兵制。
南朝    皆募兵。
2.府兵制:
創始    西魏宇文泰時蘇綽建議創立。
措施    1.分全國為百府,分民戶為9等,選擇6等以上人家的力士為兵。
    2.每府由一郎將主之,分屬24軍。
性質    徵兵制。
    兵農分籍    不入民戶,免賦稅。
    兵不離農    平時耕稼,有事出征。
影響    府兵制是北周及隋統一天下的最大基礎原因。形成關隴政治集團,政治清明、成效卓越。

(三)任官制度:

背景
東漢時,察舉與徵辟兩大任官途徑產生流弊。
1.察舉:主持察舉的郡國首相,已有營私請託的情形。
2.徵辟:才名不符。
九品中正制
曹魏文帝時,採陳群之議,實行九品中正制度。
實施方法:
1.中正官的設置:每州設大中正,郡縣設小中正。中正資格,以在中央任官的本處人兼充。
2.授官準則:郡縣中正官評定本地人的等第。定為九品。
弊病
九品中正制的實施,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形成門閥專政的局面。
廢除
隋文帝廢除之,代之以科舉制度。

二、社會與經濟

(一)士族階級的形成:

1.九品中正制度:
成為士族世襲為官的工具。
2.士族的特殊地位:
政治上
享有仕宦優先權和免除徭役的特權。
社會上
門閥觀念的形成:天子亦不能過問。
義從:士族得各募部曲,稱做義從,屬私人軍隊。
門生:庶人百姓為求進身,依附士族,叫做門生。
占田法
時間:西晉初年。
辦法:即農民向政府登記,請領土地畝數限額的辦法。占田法規定,官吏按官品高低占田,助長了世族田莊經濟的發展。

(二)南北方的世家大族:

1.南方:
僑姓 以王、謝、袁、蕭為大,自中原渡江的大族。
吳姓 以朱、張、顧、陸為大,自孫吳以來的江東大族,為當地士族,地位不及僑姓。
2.北方:
郡姓
如范陽盧氏、清河及博陵崔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等,為胡人統治下的漢人士族。
國姓
如鮮卑的元氏、長孫氏、宇文氏及于氏、陸氏等。
國姓為天子所命。

(三)社會經濟:

1.均田制:
創立    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西元485年),李安世建議。
辦法    先立鄰、里、黨長,以訂戶籍,然後計口授田。
    露田(公有)    男15歲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身歿還田。
    桑田(私有)    男二十畝,作為永業,身死不還,可以買賣。
性質    屬於土地公有、私有的折衷措施,對恢復中原地區被長期破壞的農業生產很有幫助。
沿用    北魏、北齊、北周皆沿用之。
2.賦稅
商業交易    以實物(穀粟和布帛)為交易憑藉,因戰亂,商業蕭條、經濟衰退所以致之。
賦稅辦法    以穀粟、布帛與力役為徵收項目。
實例    北魏均田制之徵收標準是「一夫一婦帛一匹、粟二石」。
影響    1.歷經魏晉南北朝皆利用此法,並沿襲至隋唐。
    2.乃漢代以後經濟上的一大轉變。

三、學術與宗教

(一)清談與玄學:

創始    1.清玄之風始於魏晉之際,為南北朝學術主流,何晏、王弼首開其端。
    2.魏晉玄學以洛陽為中心,以外多研習儒學。
竹林
七賢    1.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等7人。
    2.當時的活動區域在山陽縣(今河南輝縣西北)一帶,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即使他們的思想傾向不完全相同,但在生活上則不拘禮法、清靜無為。
談論
主題    「三玄」,即老、莊、易,東晉以後,佛學也融入其中。
影響    使知識分子趨於消極、逃避現實,形成萎靡頹廢的風氣。

(二)文史與科技:

文學    東漢    文章漸趨排偶。
    魏晉南北朝    駢體文正式形成。
    南朝梁    劉勰的「文心雕龍」為著名之文學理論著作。
史學    四史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名著    晉陳壽《三國志》、南朝劉宋范曄《後漢書》、梁沈約《宋書》、梁蕭子顯《南齊書》、北齊魏收《魏書》。
地理學    北魏    酈道元所著作的水經注,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蹟、人物典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科技    曹魏    馬鈞改良織布機、製造翻車。
    南朝劉宋    祖沖之推測精密的圓周率,並製造千里船。

(三)道教的由來與發展:

道家與道教    秦漢時代方士奉老子為始祖,於是學術上的「道家」與宗教性的「道教」混淆。
道教的創始    時間    東漢晚期。
    創始人    自號「天師」的張陵。
    地點    蜀郡。
    初名    五斗米道,因入教須繳五斗米。
重要人物    張魯    漢末據有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為張陵之孫。
    張盛    張魯子,移居江西龍虎山,世號「張天師」。
    葛洪    東晉人,著有「抱朴子」,發揮道教理論。
    陶宏景    深得南朝梁武帝信任,當時人稱他為「山中宰相」。
    陸靜修    南朝人,整頓道教組織、蒐集整理道教經典,建立完善的道教齋醮儀式。
    寇謙之    北朝人,使道教成為北魏的國教。
禁教    北周武帝    曾禁佛道二教,但不久又令立道觀。

(四)佛教的傳入與盛行:

1.印度佛教的發展:
創始人    釋迦牟尼,西元前6世紀末春秋晚期,約與孔子同時。
盛世    1.西元3世紀中期阿育王時代,曾傳教至中亞大夏。
    2.大月氏征服大夏,遂信佛教。

2.傳入中國之濫觴:
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大月氏使者伊存東來,博士弟子秦景憲(景盧)曾跟他受浮屠佛經。
3.西域求經之始:
時間    東漢明帝。
人物    遣蔡愔等往大月氏求佛經,帶回四十二章經。
白馬寺    蔡愔同天竺沙門攝摩騰、竺法蘭求經回至洛陽而建。
4.北方興盛:
時間    十六國時期。
東來僧侶    以佛圖澄、鳩摩羅什最有名,尤以「鳩摩羅什」翻譯大量佛經而著名。
法顯
西域取經    後秦姚興時,至印度、斯里蘭卡取經,著有佛國記。
5.江南大行:
歷經東吳、東晉及南朝四代,佛教興盛。
大行之始    三國孫權,曾建金陵第一座寺廟「建初寺」。
禪宗始祖    南天竺菩提達摩。
佛教系統    小乘禪學重戒律和禪定。
    大乘般若學。

四、民族文化的融合

(一)胡漢融合:

春秋戰國    1.使蠻、夷、戎、狄與漢族融合。
    2.促使秦、漢大一統的出現。
兩晉南北朝    1.使匈奴、羯、羌、氐、鮮卑等五胡與漢融合。
    2.其中以鮮卑漢化最深,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更促使胡漢徹底同化。
胡漢雜居    高歡    胡化的漢人,調和胡漢衝突。
    宇文泰    漢化的胡人,以中原文化正統自居。
目的    促使胡漢融合,消除種族隔閡,促使大一統的出現。

(二)南北文化的交流:

歷史
重心南移    1.由黃河流域向江南發展。
    2.東漢以後逐漸向南發展,江南社會基本上較北方富庶。
    3.奠基於三國孫吳的開發江東。
    4.漢末時,中原人士避亂至荊、揚和交州,永嘉之亂時,南走至江南的中原人士特別多。
    5.東晉南北朝的江南是正統王朝的所在,亦是中原文化傳播發展的主要地區。
文化交流    中原正統文化與吳越土著文化的交流。

(三)新生力量:

原動力    北方進行胡漢融合,南方產生文化交流。
新生力    隋唐盛世來臨。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