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科學時期的組織理論(1930年~1960年)

作者:唐恩

行為科學時期的組織理論(1930年~1960年)

行為科學時期的組織理論(1930年~1960年)

此一時期的代表學派是人群關係學派,主要是以動態的觀點來建立組織理論,認為組織是一種「心理的及社會的系統」。他們研究組織中有關「人」的問題,以實證的研究方法,來證明人的行為對於組織的影響。其理論要點歸納如下:

  1. 組織是一個心理及社會系統:
    人們參加組織是為了滿足社會慾望,如友情、歸屬感等。此一概念包括了內含行為動機的心理因素,以及形成交互行為的社會因素。
  2. 組織是一個平衡系統:
    人之所以參加組織,並做出貢獻,是因為組織能給予各種滿足,而組織之所以能生存、發展,是因為人員貢獻了他們的心力,兩者保持平衡狀態。
  3. 組織是一個提供合理決定的機構:
    組織為了達成其目的,在日常運作的過程中,一定會遭遇許多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做許多決定,於是組織本身就是一個提供合理決策的系統,此一主張亦即賽蒙(H.A. Simon)所強調。
  4. 組織具有非正式的一面:
    傳統的組織理論僅重視正式組織的分析與研究,然而,組織尚有非正式的一面,其對於正式組織具有正、反兩面的作用。因此,研究組織必須考慮到它的非正式面向,這樣才能對組織有較為深刻的瞭解。
  5. 組織是一個影響力的系統:
    由於人員的交互行為,組織中就產生了影響力。此一影響力是建立在對方接受程度之大小的基礎上,凡是對方接受的程度愈大,則表示自己的影響力愈大。
  6. 組織是一個溝通系統:
    由於組織的基本構成單位是人,於是組織中便產生了溝通問題。所以組織本身就是一個溝通系統,沒有溝通的組織就不能稱為組織。
  7. 組織是一個人格整合的系統:
    組織是由許多成員所組成,他們由於家庭出身、社會背景等因素的差異,於是形成了各種人格,不同人格的人對於事物的認知、理解與解釋也會不同,因此組織中的人員就會時常發生衝突。組織的基本功能就是將這些衝突加以調和,故組織本身乃是一個人格整合的系統。

【三民輔考-行政學完全攻略】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