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理論

作者:三民補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決策理論

決策理論

壹、不確定環境下的決策原則(Decision under uncertainty)

       當決策環境不包含機率的資訊時,稱為「不確定環境」。反之,則稱「風險環境」。公共政策的決策環境幾乎都是處在不確定環境之下。

   一、保守(悲觀)原則

      (一)前提:假設最壞的情況會發生,故將每一決策最壞的情況挑出來比較,選擇其中具有最大報酬者。

      (二)又稱小中取大原則。

   二、樂觀原則

      (一)前提:假設最好的情況會發生,故將每一決策最好的情況挑出來比較,選擇其中具有最大利潤者。

      (二)又稱大中取大原則。

   三、同等可能原則(拉普勒斯決策準則)

      (一)由「拉普勒斯(Laplace)」所提倡,故又稱「拉氏原則」。

      (二)前提:假定各種情況發生的機會都是均等的,故應選擇「期望值(= 機率×報酬)」最大者(即獲利最多或成本最低者)。

   四、博奕理論(Game theory):

      (一)假定人做決策時都是秉持理性的。

      (二)決策者理性分析競爭對象的可能行動,採取對自己最有利的相對策略。

      (三)應用:國際間的政治問題、行政與立法部門之衝突

      (四)標準範例如「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兩囚犯 A 與 B 分別被審訊,囚犯必須決定是否要認罪,且兩人無法彼此交換訊息。雖然 A、B 兩囚犯最好的選擇都是否認,但在彼此猜測制衡之下,最後往往會是兩者都認罪,造成最壞的結果。也稱為囚犯的兩難。

貳、決策途徑

       決策途徑依理性程度「由高至低」排列如下:

   一、理性廣博決策途徑

      (一)倡導者:古典經濟學家

      (二)認為人類是經濟人

      (三)主張決策者能夠獲悉完整資訊,並有充份的時間設計所有可能的替選方案,以最高的理性從中找出絕對最佳的方案以制定最好之政策。

      (四)又稱根本途徑

   二、滿意決策途徑

      (一)倡導者:賽蒙(Simon)。

      (二)認為人類是行政人,反對古典經濟學家假定人是經濟人觀點。

      (三)經濟人追求「最佳」決策;行政人追求滿意的決策。

      (四)賽蒙認為人雖然嘗試達到理性境界,但往往受限於個人能力及外在環境,只能達到有限理性的標準,只有能力尋求令自己滿意的決策。

           1.有限理性:

              理性決策的前提是資訊要先完整取得,但是實務上不太可能。因此我們所做的決策通常是建構在非完美資訊中,我們稱之為有限理性

           2.滿意決策:

              決策者在資訊處理過程的有限 性及組織給予的限制下,往往 選擇的是「滿意」的決策,而非「最佳」的決策。

   三、混合掃描決策途徑

      (一)提出者: 社會學家艾塞尼(Amital Etzioni)。

      (二)著作:《混合掃描:決策的第三個途徑》。

      (三)由理性廣博途徑漸進途徑綜合而成。

      (四)政策制定時先以「理性廣博途徑」做基本面的決策,再對政策施行細節逐步進行「漸進式」修正。

   四、垃圾桶決策途徑

      (一)提出者: 柯漢(Michael Cohen)、馬屈(James March)、歐爾森(Johan Olson)。

      (二)著作:《組織選擇的垃圾桶模式》。

      (三)認為組織常處於無政府狀態 (organized anarchy)。

      (四)「無政府狀態」組織有三個特徵:

           1.目標模糊(problematic preferences)。

           2.不確定達成目標的方法(unclear technology)。

           3.決策者的流動性參與(fluid articipation)。

      (五)在「無政府狀態」下,決策常由以下四股流量,好似在垃圾桶中隨機碰撞而產生:

           1.問題(problems) 。

           2.解決方案(solutions) 。

           3.參與人員(participants) 。

           4.選擇的機會(opportunities) 。

      (六)學者金頓(Kingdon)曾提出垃圾桶決策途徑的修正模式,認為組織決策由「問題、政治、政策方案」三項支流構成。當此三項支流會合,政策窗口(policy window) 便會打開。

   五、漸進決策途徑

      (一)提出者: 林布隆(Lindblom)。

      (二)主張: 新的公共政策只是對過去的舊政策做某些小修正而已;從現有政策找尋漸進的替代方案,反對大幅度的政策變動。

      (三)又稱枝節途徑。

   六、政治性決策途徑

      (一)最不理性的決策。

      (二)以政治角力為主,由政治人物個人利益出發,利用整體組織來達成 個人目的。

           (低理性) 政治性 → 漸進 → 垃圾桶 → 混合掃描 → 滿意 → 理性廣博 (高理性)

參、決策障礙

   一、月暈效果(Hallo Effect)

       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月暈效應」,又稱暈輪效應,一個人若有一正向特質,觀察者便會假設他有其他正向特質;如果一個人有一負面特質,觀察者亦會假設他有其他負面特質。亦即只根據單一特徵(例如智力、社交能力、外表)來產生對某個人的整 體印象;將局部特徵擴大至整體。例如長得帥的男人必定是好老公。

   二、刻板印象(Stereotype)

       刻板印象是人對某一類事物先入為主的觀念。以對某類人的成見來評斷其它同類的人。例如四川人都愛吃辣。

   三、投射作用(Projection)

       由於現實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因此人通常用最熟悉的自己來想像其他人,甚至是其他物體(未必是人類)。

肆、SWOT 分析

       SWOT 分析是常用的策略分析工具。由史丹佛大學的 Albert Humphrey 教授在 1960 年代開始使用。主要是針對企業內部的優勢與劣勢,以及企業外部環境的機會與威脅來進行分析。

       進行 SWOT 分析除了可以增進企業對自己本身的優勢與有利機會之瞭 解,同時進一步迫使企業注意到本身的弱點與所面對的威脅,使企業能夠正視本身的短處與面臨的潛在危機,並加以改進與補強。SW 是企業內部的分析,OT 是企業外部的分析。

       S 優勢(Strength):分析本身產業的優點在哪裡

       W 劣勢(Weaknesses):本身產業的缺點或不足之處

       O 機會(Opportunities):在本身產業中,你還可以看到什麼樣的商機

       T 威脅(Threats):外在的威脅因素有哪些會導致營運困難

 

 

 

國營事業招考資訊免費下載》

年終最高4.4個月>>台電招考免費資料索取

單一國營事業開缺最多>>郵局招考免費資料索取

網友狂推!國營CP王>>中油招考免費資料索取

 

鐵飯碗最新資訊》台電招考 國營聯招 郵局招考 台酒招考 

 

三民輔考優惠資訊》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2022跨年慶】三民輔考購課最高折5000元

加入三民輔考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資訊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