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社會制度與經濟文化 (二) - 中國歷史

作者:陳亦凡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明清的社會制度與經濟文化 (二) -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

 

一、政治制度

   (三) 賦役

         1. 明代:

  黃冊   內容 備載丁與田及其變動情形。
作用 定賦役的標準,以及消除人民產去稅存之患。
  魚鱗圖冊   作為官廳判決田賦、產權爭執的依據。
  人民負擔   田租(分夏、秋繳納)以及力役,須自備旅費口糧,親身服之,十分不便。
  流民   原因 衛所兵制敗壞,逃亡軍戶與避役民戶相結所致。
結果 形成流寇之禍
  一條鞭法   原因 針對明朝前期賦役法破壞而實行的。
措施 力役折價併於田賦中徵收,十分便民。
影響 使明後期城市經濟繁榮。

         2. 清代:

            (1) 亦行一條鞭法。

            (2) 康熙年間,詔以康熙 50 年之丁數為常額,永不加賦

            (3) 官員以附加稅謀增收入,遂使清代財稅紊亂。

   (四) 明清科舉制度

         1. 科舉三階段:

  鄉試   秋間集試於各省,錄取者稱舉人
  會試   舉人和監生於隔年春天集試於禮部,中試者稱進士
  殿試   天子親策,以分等第。

         2. 考試內容:

            (1) 限於四書五經

            (2) 八股取士:通稱制義,文分八段,各具一定格式,不許議論。

         3. 性質:科舉實為實行中央集權的一種手段。

   (五) 學校教育

● 明代

  明初   官學興盛,而書院風氣較衰敗。
  監生  

國子監的學生。

• 來源:地方學校之生員成績優秀者、會試下第的舉人、品官子弟。

• 修業年限:四年

  景帝後   官學轉衰,書院興起。

● 清代─沿襲明代

• 讀書人重科舉、輕學校。

• 書院多官辦,以八股文為主要教學內容。

 

 

 

 

考試資訊》

導遊領隊證照考試 考古題下載

一般警察特考 考古題下載

鐵路特考 考古題下載

台電招考 考古題下載

高普考 考古題下載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