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基本概念-2

作者:姍姍劉

教育的基本概念-2

教育的本質:以「人」為中心

壹、非工具性的形上觀點

一、人為萬物之靈。
二、引導人類善性發展:教育的本質先天存在,可以引導人類善性發展《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中庸》。
三、教育是使人成為人的作用或歷程(自然人理想人)。

貳、工具性的實際觀點

一、生長的必須(幼稚期長,可塑性大;杜威(John. Dewey):教育即生活,即生長,即經驗改造)。
二、個性超越、自我實現的必須:(自我實現為最高層級需求;福祿貝爾、蒙特梭里(Montessori)、馬斯洛(Abraham Maslow):需求層級理論)。
三、文化繁衍與文明生活的必須(德.文化教育學派主張:教育就是文化的保存或延續;斯普朗格(E. Sprager):六種人格類型)。
四、教育即社會化:涂爾幹、凱欣斯泰納:教育是引導個人走向道德的生活及理性生活的有效手段。


教育的功能


壹、功能的概念分析

一、教育的功能,指的是教育在本質上應該發揮的作用。
二、墨頓(Robert K. Merton):功能論代表人物。社會行動有「積極性功能 - 經濟發展」與「消極性功能—貧富差距」。
三、教育對於社會文化,有積極性的功能—創造文化;消極性功能—文化複製。
四、不強調社會運作的完美性,也不虛構一個社會運轉的抽象模型,而是將功能論轉換成一個分析觀點,作為各種社會現象的分析切入點,並且強調功能可能的負面影響。
提出顯性功能(manifest functions)、隱性功能(latent functions)、反功能(dysfunction)的分類。

貳、微觀層面

一、增進生活知能。
二、發展個人潛能。
三、達成自我實現。
四、提昇人生境界:康德(Immanuel Kant).教育論:兒童應受教育,然而不是為現在,而是為將來;人可能改良到一境界,適合人類理想與人生全部。

參、鉅觀層面

四大功能:政治、經濟、社會、文化
一、就政治而言
(一)教育是滋長民主政治的意識形態。
(二)教育可培養政治領導人才。
(三)教育可維護政治和平,促進民主政治發展。
二、就經濟而言
(一)教育可促進經濟成長。
(二)教育在適應社會結構,培養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
三、就社會而言
(一)教育可促進社會流動。
(二)教育的選擇功能。
(三)教育可導引社會變遷。
四、就文化而言:傳遞、繁衍、創造
(一)教育傳遞文化遺產。
(二)教育可選擇並繁衍文化。
(三)教育可創造文化遺產,協助文化更新。

肆、教育財的特性

一、沒有排它性:提供教育品質不因他人加入而減少。即所謂「邊際效果」。
二、具有排它性:必須取得資格才能享有利益,如學區、年齡限制、考試通過。
三、利益是內在的:由受教者享有。
四、利益是外延的:可提高社會整體水準。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