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行政救濟法 (十)

作者:CHENGXIANG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一般行政救濟法 (十)

一般行政救濟法 (十)

 

   (三) 管轄權

         1. 意義:

             管轄權係指同一種訴訟途徑的法院之間,受理案件之權限如何劃分。具體來說,管轄權是在處理某一訴訟案件,應由最高行政法院、各地之高等行政法院,或是各地方法院之行政訴訟庭進行審理。若應由高等行政法院或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管轄者,又應以哪個高等行政法院或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審理之問題。

         2. 管轄權與審判權之關係:

            (1) 審判權為管轄權的前提:

                 審判權的目的在於確定紛爭所應依循的訴訟途徑,就具體案件選擇民事、刑事、行政訴訟。而管轄權則是確定訴訟途徑後,決定案件如何分配給各該法院進行審理。故,無審判權即無管轄權

            (2) 審判權與管轄權的比較:

審判權 所涉及的是依案件的性質,應以何種訴訟途徑解決紛爭為當的問題。
管轄權 則是在相同的訴訟途徑當中,決定哪個法院對個別案件有受理權限。

         3. 管轄恆定原則

            (1) 意義:

                 A.當具體的訴訟案件合法向有管轄權的行政法院起訴後,管轄權即確定,即使嗣後情事變更亦不影響。另經審查而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之法院者,則依行政訴訟法第 18 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 31 條規定,當移送訴訟之裁定確定時,視為自始繫屬於該有管轄權之法院,故並非屬嗣後變動管轄權。

                 B.定行政法院之管轄以起訴時為準。行政訴訟法 17

            (2) 目的:

                 A.維持訴訟法律關係的安定。

                 B.避免拖延程序的進行。

         4. 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1) 我國於民國100年修正行政訴訟法,於地方法院設置行政訴訟庭,辦理行政訴訟簡易程序、保全證據、保全程序及強制執行等事件,並將不服交通裁決之事件改由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依行政訴訟程序審理。

            (2) 立法理由:

                 A.提供民眾就近提訟與應訟之便:

                   原行政訴訟案件皆由高等行政法院受理,而我國行政法院原僅設有三所高等行政法院與最高行政法院一所。造成民眾不便,同時由於只有三所法院受理,亦造成法院負擔過重;因此增設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B.修正交通事件應適用交通裁決程序:

                   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之交通裁決救濟事件,本質上屬於公法事件。然而在舊制下,該類事件係由地方法院準用刑事訴訟相關規定進行審理,顯不合理。故本次修法亦將該類交通裁決事件劃歸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循行政訴訟程序審理。 

            (3) 影響:

                 審級制度由二級二審改為三級二審。所謂「級」指法院上下層級關係,亦即各級法院;而「審」則是指審級救濟關係。

                 A.「三級」:

                   (A) 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B) 高等行政法院。

                   (C) 最高行政法院。

                 B.「二審」(無第三審及非常上訴):

                   (A) 第一審管轄法院為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者,上訴審管轄法院為高等行政法院。

                   (B) 第一審管轄法院為高等行政法院者,上訴審管轄法院為最高行政法院。

二、訴訟類型

   (一) 撤銷訴訟

         1. 意義:

            撤銷訴訟係人民因機關違法行政處分,致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損,請求法院對予以撤銷、變更的訴訟類型。

         2. 性質:形成訴訟

            行政處分之撤銷原本應以另一行政處分消滅原處分之效力。然於撤銷訴訟,法院係直接以判決消滅原處分之效力(判決直接造成法律關係之變動)。

         3. 提起:

            (1) 行政處分之相對人:

                 A.意義:行政訴訟法 4Ⅰ

                   人民因中央或地方機關之違法行政處分,認為損害其權利或法律上之利益,經依訴願法提起訴願而不服其決定,或提起訴願逾三個月不為決定,或延長訴願決定期間逾二個月不為決定者,得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

                 B.要件:

                   (A) 現存有效且違法之行政處分。

                   (B) 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有損害。

                   (C) 須經訴願或其他先行程序。

                   (D) 於法定期間內提起。

            (2) 第三人利害關係人

                 A.意義:行政訴訟法 4Ⅲ

                   訴願人以外之利害關係人,認為第一項訴願決定,損害其權利或法律上之利益者,得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

                 B.要件:

                   (A) 具備訴訟利益。

                   (B) 訴願先行程序:

                        a.原則:基於訴願前置主義,原則上不得逕行提起行政訴訟,應先行提起訴願加以救濟。

                        b.例外:訴訟標的對於原訴願人及其他有相同利害關係之人必須合一確定者,原訴願人既已踐行訴願程序,自得逕行提起撤銷訴訟。

※ 增強實力

最高行政法院 93 年 9 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
行政訴訟法第四條第三項規定:「訴願人以外之利害關係人,認為第一項訴願決定,損害其權利或法律上之利益者,得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參照司法院院字第六四一號解釋意旨,不服受理訴願機關之決定者,雖非原訴願人亦得提起撤銷訴訟,但以該訴願決定撤銷或變更原處分,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為限。故利害關係相同之人,自不得依前述規定起訴,應自行提起訴願以資救濟,其未提起訴願,基於訴願前置主義,原則上不得逕行提起行政訴訟。惟於例外情形,如訴訟標的對於原訴願人及其他有相同利害關係之人必須合一確定者,則既經原訴願人踐行訴願程序,可認為原提起訴願之當事人,有為所有必須合一確定之人提起訴願之意,應解為與原訴願人利害關係相同之人得逕行依同法第四條第一項起訴

   (二) 課予義務訴訟

         1. 意義:

            課予義務訴訟係當人民向行政機關申請作成特定行政處分,而遭拒絕或駁回時,請求法院以判決命行政機關為相對之處分。

        2. 性質:

            特殊型態的給付訴訟給付訴訟目的在於請求行政機關為財產上與非財產之給付。後者係指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作為、不作為、容忍之義務。課予義務訴訟亦在請求機關為特定之作為(行政處分);相較之下,給付訴訟則是請求機關為事實行為

課予義務訴訟 撤銷訴訟
無行政處分存在 有行政處分存在
因不作成特定處分而受損害 因違法行政處分而受損害

         3. 類型:

            (1) 怠為處分之課予義務訴訟(應作為而不作為):

                 A.意義:行政訴訟法 5Ⅰ

                   人民因中央或地方機關對其依法申請之案件,於法令所定期間內應作為而不作為,認為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損害者,經依訴願程序後,得向行政法院提起請求該機關應為行政處分或應為特定內容之行政處分之訴訟。

                 B.要件:

                   (A) 申請對象為行政處分:

                        訴訟標的為「作成行政處分」或「作成所申請特定內容之行政處分」。

                   (B) 依法申請之案件:

                        以當事人法律上有申請權之案件為限,即指須具備主觀公權利而有訴訟利益而言。反之,若人民之申請無法律上依 據,權利便無受侵害之虞,即無救濟之必要。

※ 增強實力

最高行政法院 90 年判字第 1637 號判決
按行政訴訟法第五條第一項規定,人民因中央或地方機關對其依法申請之案件,於法令所定期間內應作為而不作為,認為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損害者,經依訴願程序後,得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請求該機關應為行政處分或應為特定內容之行政處分之訴訟。所稱「依法申請」,係指人民依據法律有向行政機關申請對其作成一定行政處分之權利而言。法律未規定人民有申請權,或法律並非規定人民得申請行政機關對其作成一定之行政處分者,均非上開法條規定之依法申請案件。

                   (C) 機關未於法定期間內作為:行政程序法 51Ⅰ、Ⅱ

                        行政機關對於人民依法規之申請,除法規另有規定外,應按各事項類別,訂定處理期間公告之。未依前項規定訂定 處理期間者,其處理期間為二個月。

                   (D) 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有損害。

                   (E) 須經訴願先行程序。

                   (F) 於法定期間內提起。

            (2) 拒絕處分之課予義務訴訟(拒絕作成申請之特定處分):

                 A.意義:行政訴訟法 5Ⅱ

                   人民因中央或地方機關對其依法申請之案件,予以駁回,認為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違法損害者,經依訴願程序後,得向行政法院提起請求該機關應為行政處分或應為特定內容之行政處分之訴訟。

                 B.要件:

                   (A) 申請對象為行政處分:

                        a.訴訟標的為「原機關或處分機關所為拒絕申請之處分」。

                        b.於拒絕處分的情況下已存在一「拒絕(申請)之行政處分」,故若認為原告有理由者,應於判決主文中併為廢 棄。

                   (B) 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有損害。

                   (C) 須經訴願先行程序。

                   (D) 於法定期間內提起。

 

 

 

公職考試資料下載》

考試門檻低,非警校生、年滿18歲就能考 一般警察特考資料索取

與行政警察考科相近,還能報考監所管理員 司法特考資料索取

國安情報工作重要,月領上看6萬元 國安局特考資料索取

缺額最多公職考試,錄取率逐年提升 高普考資料索取

更多考試資訊》

一般警察特考 司法特考 國安局特考 高普考

優惠資訊》

國考團報月 購課最高折1萬

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加入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訊息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