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選舉和政治行為(十)

作者:林瑋

政治學-選舉和政治行為(十)

投票行為的研究途徑

投票行為的研究,除了關注選舉制度的影響之外,對於選民本身,以及其對候選人與政黨支持等研究亦相當重要。以下四種研究途徑是研究選民投票行為時,最受到關注的:
一、生態學研究途徑(ecological approach)
生態學研究途徑從集體選民的投票結果來解釋個別選民的投票行為,尤其是以集體的選舉資料來解釋個體選民的特性。生態學研究途徑相信,隸屬同樣特性的社區選民,也應當有類似的政治傾向。不過,近期對於這種從「集體推論個體」的研究方式提出許多批評,例如,生態謬誤(ecological fallacy)的觀念認為,全體來解釋個體容易造成過度簡化的風險。
二、社會學研究途徑(sociological approach)
(一)代表學者:Lazarsfeld和Berelson; Lipset 和Rokkan
(二)別稱:哥倫比亞學派
(三)主要觀點
1.人際網路傳播:以選民對於選舉資訊的吸收與判斷為研究焦點,強調在選舉過程當中,選民個人所接觸的大眾傳播媒體、次級團體,以及選民個人網絡等,不僅會影響選民對於選舉資訊的取得,也會影響選民的投票決定。以這些因素,其發展出著名的政治傾向指標(Index of political predisposition, IPP)。
2.社會結構:Lipset 與 Rokkan則認為,社會結構因素對於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至關重要。其主張選民的投票行為是受到選民自身所處的社會環境所影響,因此,選民個人的社會背景將影響其投票決定。此取向又稱為社會分歧途徑(social cleavage approach)。
三、社會心理學途徑(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一)代表學者:A. Campbell和P. Converse (主要著作:《美國選民》)
(二)別稱:密西根學派
(三)主要觀點
1.強調選民的心理因素對其投票行為的影響,尤其是選民對於政黨的態度,或是所謂的政黨認同(可以簡單的理解成選民對政黨在心理上的連結狀態),是影響選民投票決定最為重要且穩定的因素。
2.漏斗狀因果模型(Funnel of causality):選民心理上的因素包括政黨認同、候選人取向以及議題取向,其中政黨認同最為重要。
3.政黨認同
政黨認同是一個人覺得依附於某政黨的感覺。政黨認同被認為是穩定且持續的,同時也是政治社會化中第一個形成的態度。相對的,若選民在投票時不考量政黨傾向,則稱之為獨立選民(independent voters),也就是一群關心政治事務,但是卻以議題和候選人的諸多事實來決定投票取向的選民。
在黨紀良好的國家(如英國),政黨的政綱較能引導選民做投票的選擇;相反的,在黨紀不彰的國家(如美國),政黨的政綱無法明確地引導選民投票,政黨取向的選民便較少。
4.議題取向
若選民以政府所執行的政策作為投票依據,則為議題取向。議題要能夠對選民的投票行為造成影響,必須有三個要件:
(1)選民要瞭解議題的存在,並對該議題有自己的看法。
(2)該議題引起選民注意,且影響到選民的投票取向。
(3)選民必須知道各政黨或候選人在該議題的立場。
議題取向的選民通常被認為最為理性,因為這類的選民會努力分辨各個候選人在政策上的差異,以及這些政策對自己的影響。
5.候選人取向
候選人取向指,選民對候選人特質的看法,不受其政黨屬性或議題立場的影響。通常候選人取向的選民以年輕人居多,或基於英雄崇拜,或基於浪漫情懷,或基於道德眼光,以這些個人特質做為投票基準。在制度層面的影響上,通常候選人取向在內閣制中並不明顯,因為在內閣制總理並非直接由選舉產生。另外,在較低層次的選舉中,因為親友、地緣或人際關係等因素,變成選民投票時的重要考量。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