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與儲蓄對利率之影響

作者:林林元

投資與儲蓄對利率之影響

投資與儲蓄對利率之影響

 

(一)消費函數

凱因斯消費理論消費為所得的函數—
C=F(Yd),C為消費,Yd為可支配所得
1.定義:
凱因斯提出「基本心理法則」—
消費隨可支配所得的增加而增加。
消費增量≦可支配所得增量。
即使Yd=0,民眾仍然會消費,此為「自發性消費」。而隨著所得的變動而變動的消費,稱之為「誘發性消費」。
依據上述法則,凱因斯消費函數可表示為—
C=C0+b.Yd,C0為自發性消費,且0<b<1
2.消費傾向:
平均消費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PC):
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平均1元的可支配所得用於消費的比例—
APC="C" /"Y" _"d"  =C_0/"Y" _"d"  +b=b+C_0/"Y" _"d"  
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
在其他條件不變下,每增加1元的可支配所得用於消費的比例—
MPC="∂C" /〖"∂Y" 〗_"d"  =b
特性:
消費函數C=C0+b.Yd,b即為邊際消費傾向MPC,且0<b<1,當可支配所得Yd增加時,邊際消費傾向b=MPC不變,但平均消費傾向APC隨Yd增加而下降—
APC↓="C" /"Y" _"d"  ↑
APC=b+C_0/"Y" _"d"  ,MPC=bAPC>MPC

(二)儲蓄函數

1.定義:可支配所得在用於消費後所剩餘者,即為儲蓄—
S=Yd-C=Yd-C0-b.Yd=-C0+(1-b).Yd
2.儲蓄傾向:
平均儲蓄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APS):
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平均1元的可支配所得用於儲蓄的比例—
APS=S/"Y" _"d"  =(1-b)-C_0/"Y" _"d"  
邊際儲蓄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MPS):
在其他條件不變下,每增加1元的可支配所得用於儲蓄的比例—
MPS="∂S" /〖"∂Y" 〗_"d"  =1-b

(三)消費、儲蓄、投資對所得之影響

1.IS曲線與消費:
總合支出AE,來自於經濟體系的所得加總,因此—
IS:Y=C+I+G+X-M
邊際儲蓄傾向MPS=1-b,換言之,當MPS提高,代表邊際消費傾向MPC=b降低,而邊際消費傾向下降,則消費C減少。當消費C減少時,所得Y亦隨之減少。
Y↓=C↓+I+G+X-M
2.IS曲線與投資:
消費C減少,代表民間購買財貨勞務之意願降低,使得交易動機與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亦減少,而在貨幣需求減少之下,貨幣資金的價格,即「利率」,亦隨之下降,如此將使投資意願提高,導致所得隨投資之增加而增加—
Y↑=C+I↑+G+X-M
而在所得Y增加之下,更進一步帶動消費支出的增加,使得貨幣需求增加,進而使利率反升!

(四)節儉的矛盾

1.投資為固定常數(I=I0)水平線,儲蓄為所得的函數(S=s.Y)S為正斜率曲線:
總支出AE=C+I,儲蓄S為所得的函數,投資I=I0為一固定常數。當儲蓄增加時,儲蓄曲線從S0上移到S1,此時均衡所得從Y0減少到Y1,最後儲蓄仍維持在S0。再者,儲蓄S增加,代表消費C減少,在投資I不變之下,AE隨著C的減少而減少,總支出所創造的產出所得Y,當然也減少。
在儲蓄為所得的函數時,儲蓄增加,反而導致產出所得減少,使得經濟萎縮,而最終儲蓄量依然不變,無任何增加。
2.投資與儲蓄均為所得的函數(I=I0+f.Y,S=s.Y)S為正斜率曲線:
若儲蓄和投資都是所得的函數時,儲蓄增加,使得最後的儲蓄量反而減少,產出也更進一步減少,使得經濟更萎縮。
在投資與儲蓄均為所得的函數時,儲蓄增加,不但導致產出所得減少,使得經濟萎縮,更使最終儲蓄量不增反減。
凱因斯學派非常重視有效需求,當儲蓄的意願上升,會使實際儲蓄減少,並且經濟會隨之萎縮,因此在凱因斯學派的架構下「節儉有罪」;雖然節儉對於個人有利,但是對整體社會而言卻是不利的。
值得注意的是,凱因斯生存於一個失業率極高且有過剩生產能量的時代,因此必須從需求面去著手,才能振興經濟;若經濟體已經處於生產能量以及勞動充分利用的階段,儲蓄就能增加投資、增加總體所得,此時儲蓄就是一種美德了。例如,過去三、四十年前的台灣,生產能量普遍不足,因此不適用於凱因斯學派的理論,台灣過去龐大的儲蓄正是帶動經濟奇蹟的重要推手之一。


包莫─托賓模型(Baumol-Tobin Model)


包莫—托賓模型係探討交易性貨幣需求的行為:
(一)貨幣需求函數Md=Md 〔B(交易成本),Y(所得),i(存款利率)〕
(∂M^d)/∂B>0,(∂M^d)/∂Y>0,(∂M^d)/∂i<0
(二)貨幣需求為實際所得的增函數,收入水平的提高會促使消費增加,為了支持更大的交易量,貨幣持有量亦隨之增加,故貨幣持有量存在規模經濟;貨幣需求的所得彈性為0.5。
(三)貨幣需求為利率的反函數,當利率越高,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就越大,因而會減少貨幣持有量,貨幣需求缺乏利率彈性;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為-0.5。


新貨幣數量說

新貨幣數量說以弗利德曼M. Friedman的實質貨幣需求為首,原則上接受劍橋學派的觀點,將貨幣需求視同資本或財富來處理。亦即,新貨幣數量學說並不是產出、貨幣所得或價格的理論,而是貨幣需求理論,說明在不同情況下,決定貨幣需要的因素是什麼:
〖"M " 〗^"d" /"P"  "=f (" "Y" _"p"  "," ^(r_b-r_m "," r_e-r_m "," π^e-r_m ) ")" 
其中Yp為恆常所得,rb為債券預期報酬率,re為股票預期報酬率,πe為預期通貨膨脹率,rm為貨幣預期報酬率。
所謂恆常所得就是未來所得的現值,也就是長期平均所得;恆常所得越多,貨幣需求就越高,反之則越低。而當其他資產相對報酬率比貨幣還高時,人們會將貨幣轉為其他資產。因此當債券或股票的預期報酬率越高、預期通貨膨脹率越高時,貨幣需求越低;貨幣預期報酬率越高時,貨幣需求越高。和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相比,Friedman認為利率只是眾多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之一,故單單只有利率對貨幣需求的影響程度,微乎其微。


可貸資金理論—決定利率高低


為簡化分析,假設經濟體系只有一個金融市場,稱為可貸資金市場。所有的儲蓄者將其儲蓄存入這個市場,且所有借款者在這個市場取得貸款。

(一)可貸資金需求者

1.生產者:
生產者對於貨幣資本的需要乃完全取決於這筆貨幣資本所能獲致的淨生產力。如果其所獲致的淨生產力高於市場中的利率,他自會增加對借款的需要;反之,則減少。
2.消費者:
消費者有時亦需要付息借款,因為該筆款項可以幫助他們提早獲得各種消費品,以滿足其慾望。而他們的時間偏好率會隨借款之增加而減少,最後他們一定會借到時間偏好率等於利率為止。
3.政府:
政府之所以要借款,一方面是為了增進公共福利而要進行各種建設工作;另方面也許為了要挽救社會經濟的不景氣而須從事各種公共工程的興建。故政府之借款往往不考慮利率的高低。總之,除政府的某些緊急借款外,一切的借款都與利率朝相反方向變動。利率高,需要量少;利率低,需要量多。
    投資與消費,是可貸資金需求的主要來源。

(二)可貸資金供給者

1.私人儲蓄:
貸放基金之主要來源,利率高,供給量多;利率低,供給量少。
2.企業儲蓄:
企業機構的儲蓄主要來自它的營利所得,以及內部設備的折舊。這些企業機構的儲蓄可用來供自身的擴充,亦可將之提供其他機構借款之需。
儲蓄是可貸資金的主要來源。

(三)利率的波動

利率上升時,儲蓄增加,可貸資金的供給量會增加。換言之,可貸資金的需求曲線是負斜率,而供給曲線是正斜率的。
此時均衡利率為5%,可貸資金共1兆5,000億。當利率低於均衡水準時,可貸資金的供給量會小於需求量,而造成可貸資金的短缺,從而在資金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促使利率上升。在利率上升之後,儲蓄會增加可貸資金的供給量會增加,且投資的借款會減少可貸資金的需求量會減少,從而市場資金的短缺程度會減緩。相反地,當利率高於均衡水準時,可貸資金的供給量會大於需求量,而造成可貸資金的剩餘,從而在資金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利率會下降。因此,利率會趨向使可貸資金供需正好相等的均衡水準。

景氣循環理論


(一)景氣循環

係經濟發展之過程,為一周而復始之波動現象,又叫做商業循環或經濟循環。景氣波動之主因,包含內生變數與外生變數,其中內生變數包括投資、消費、儲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等,外生變數包括戰爭、氣候變遷、科技進步等。
1.循環階段:
一般而言,景氣循環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
(1)衰退(recession):
所得由頂峰開始下降的階段。
(2)蕭條(depression):
所得逐漸減少至接近谷底的低水準。
(3)復甦(recovery):
所得由谷底開始上升之階段。
(4)繁榮(prosperity):
所得持續增加直至頂峰。
2.景氣指標
景氣指標主要分成先、中、後三類。
(1)領先指標
A.股價指數
B.台灣地區房屋建築申請面積
C.躉售物價指數
D.貨幣供給M1B
E.海關出口值
F.製造業新接訂單指數(指耐久財)
G.製造業每月平均工作時數 
(2)同步指標
A.票據交換金額
B.工業生產指數
C.製造業生產指數
D.製造業銷售值
E.製造業每月平均薪資
F.國內貨運數量
(3)落後指標
A.勞工成本
B.公司獲利
C.失業率
D.失業人數
E.失業持續天數
 只要與「失業」有關的項目,都屬於落後指標!
3.景氣對策信號:
主要有5種燈號,且有各自代表的景氣分數:
(1)若景氣對策信號由黃紅燈轉為紅燈,則政府應適度採取緊縮政策,防止因景氣過熱所可能造成之通貨膨脹。
(2)若景氣對策信號由黃藍燈轉為藍燈,代表景氣大幅衰退,則政府應適度採取寬鬆政策,以刺激經濟成長。

(二)循環理論

1.創新循環理論:
由熊彼得(Schumpeter)提出。因生產事業不斷創新,使得經濟體系投資增加,供給亦增加,使得產品市場價格下跌,直到廠商利潤降至0為止。接著,因無利潤可圖,故投資隨之停止,生產因而停滯,經濟出現衰退,繼而導致景氣蕭條。唯有等待下一個創新的到來,才能再出現相同的循環。此外,熊彼德更主張在破壞現有之經濟模式後,便以新的生產技術取代現有的生產技術,此論點稱為「創造性破壞理論」。
2.乘數效果下之景氣循環:
(1)乘數-加速理論:
由薩繆爾遜(P.A.Samuelson)提出,透過乘數與加速原理,能夠使經濟發展出現反覆波動的現象。
當總需求增加時,投資加速進行,透過乘數與加速效果,使所得呈倍數擴張,造就景氣循環過程中的繁榮期。
當總需求減少時,投資加速放緩,透過乘數與加速效果,使所得呈倍數緊縮,造就景氣循環過程中的蕭條期。
(2)Hicks景氣循環理論:
當總需求增加,透過乘數與加速效果,使產出增加,景氣循環進入繁榮期,直到產出上限,總需求之增加速度便開始減緩,透過乘數與加速效果,使產出減少,景氣循環進入衰退期,甚至轉為蕭條,直到景氣谷底,之後用在適當之時機下,重新復甦。
3.政治景氣循環理論:
Tullock與J.M.Buchanan主張以民主政治取代市場機能,藉由投票過程,來決定民眾之消費與福利水準。由於執政者在選前為求勝選,往往會採取擴張性政策,以求景氣現況轉佳,然而,到了選後,為求赤字平衡,接下來便採取緊縮性政策,進而造成衰退,甚至蕭條。
4.貨幣學派之景氣循環理論:
造成經濟波動的主因,乃不當之貨幣政策。
5.新古典學派之景氣循環理論:
構成景氣循環之主因,為意外的驚奇或資訊不完全。
若政府政策可以完全被大眾預測到,則政策無效,所得產出仍不變。
6.實質景氣循環理論:
此論點也是由新古典學派之學者於1980年所提出,主張資訊落差的時間不會太長,故無法以此解釋持續數年之景氣循環現象,因而在理性預期與市場均衡的前提下,推得實質景氣循環模型,強調景氣變動之主要原因,係實質面或供給面因素之變動所造成,而非貨幣面或需求面之因素。
(1)實質面或供給面因素包括:
A.技術創新
B.天災
C.戰爭、動亂
D.能源危機
E.其他實質面因素。
(2)次要主張:
A.貨幣中立性:
貨幣供給的變動,不影響任何實質變數
貨幣只是一層面紗(Money is a veil)。
B.產出與利率之變動:
勞動替代效果下之總合供給曲線,使產出隨實質利率之上升而增加。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