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劑的功能

作者:吳家銘

催化劑的功能


(1) 改變反應機構(反應途徑)
(2) 改變活化複體(活化錯合物)
(3) 改變活化能(可提升或降低)
(4) 改變反應速率(反應時間)
(5) 改變有效碰撞分率

催化反應

(1) 均相催化反應:
特徵:反應在同一個相中進行。
催化效率:與催化劑使用量成正比。
(2) 非均相催化反應。
特徵:反應在不同相中進行。
催化效率:與催化劑接觸面積成正比(為加大催化效果;粉狀、海綿狀,以加大接觸面積)。
(3) 酵素催化劑:(膠質催化劑)
特徵:反應介於均相與非均相之間。
例:生化反應。(催化溫度在35~55℃)最適當;催化效果受酸鹼性影響,特定酵素僅能催化特定反應。
催化效率:與催化劑濃度成正比。

※常見催化劑例子:
(1)用雙氧水製氧時,以二氧化錳(MnO2)為正催化劑,硝酸(HNO3)、硫酸(H2SO4)、磷酸(H3PO4)為負催化劑。
(2)氯酸鉀受熱時,分解成氯化鉀及氧,若加入二氧化錳當催化劑時,便很快產生氧氣。
(3)以哈柏法製氨時,以鐵粉作為催化劑。
(4)以接觸法製硫酸,以五氧化二釩為催化劑。

平衡與可逆反應

平衡常數Kc

1. 定義:在定溫下,一可逆反應的平衡常數等於生成物各成分濃度對反應物各成分濃度的比值,而且為定值。

2. 表示法:aA + bB → cC + dD
即表示在定溫下,一可逆反應的平衡常數Kc等於各生成物濃度與各反應物濃度的比值。
(1) Kc大,表達平衡時,反應物大部分轉化為生成物。即反應越完全,生成物量越多。
(2) Kc<1,表達平衡時,只有很少部分反應物轉化為生成物。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