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觀光導覽-2

作者:陳亦凡x陳毅弘x龍玉雲

臺灣觀光導覽-2

原住民文化

一、原住民概說

臺灣是一個位於亞洲太平洋的美麗島嶼,居住著各種族群,其中原住民族約有53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目前,經臺灣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有:阿美族、泰雅 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16族,各族 群擁有自己的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和社會結構,對臺灣而言,原住民族是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根源,也是獨一無二的美麗瑰寶。

二、高山族

1.泰雅族(Tayal):
分布概況    泰雅族是臺灣今日的第二大原住民族,人口總數約9萬餘人,佔臺灣原住民族人口總數的20%左右,為分布最廣的族群。早期泰雅族是將南投、花蓮兩縣內之泰雅族,包含賽德克族群統稱之,分界線為北港溪與和平溪相連而成的一線,以北為泰雅族群,以南是賽德克族群。
(1)泰雅族可分為兩個亞族:
A.泰雅族(Tayal)是居住在西北部地方的族人。
B.賽德克族(Seediq)居住在東南地方如霧社、太魯閣一帶。
(2)民國93年行政院正式公布,將居住於花蓮太魯閣一帶的賽德克族認定為臺灣原住民族第十二族-太魯閣族。
名稱緣由    「泰雅族」一詞,原是佔泰雅族中人口多數的「泰雅亞族」中的賽考列克(Sekolek)及澤教列(Tseole)兩族群,指稱「使用相同泰雅語,並有著如紋面、同一發源地等共同文化背景的人」。
社會組織    泰雅族是一個平權的社會,由領導能力強的人出任部落領袖,富有特色的文化為紋面。
祭典與信仰文化    泰雅族一年中的重要儀式為播種祭(Smyatu)和祖靈祭(Maho)。
泰雅族中有兩種特殊的信仰觀念:
(1)「Gaga」的觀念:所謂的Gaga是一種社會規範,風習俗慣的誡律,觸犯了Gaga表示觸犯了禁忌,可能受到神靈的懲罰。
(2)「Rutux」的信仰:所謂的Rutux是一種超自然的神靈信仰。一個人觸犯了Gaga,則可能會受到Rutux的處罰,被Rutux驚嚇到會生病,種種跡象顯示出泰雅族人對Rutux的懼怕。
(3)泰雅族人對祖靈信仰的崇拜表現在各個層面,最具代表性的為織繡,常見的菱形紋圖騰,即代表祖靈之眼,象徵祖靈的護庇。
2.賽夏族(Saysiat):
分布概況    賽夏族主要分布在新竹、苗栗兩縣交界山區,和泰雅族毗鄰而居,傳說賽夏族祖先曾自大霸尖山山麓移至大湖及苗栗一帶,其後又繼續南移。以鵝公髻山和橫平背山的脊線,分為南北兩支。
名稱緣由    賽夏族傳說是奧茲波彭神所命名,特別具有神聖的意義,相傳奧茲波彭神運用法力,口唸咒語而造出賽夏族人祖先,並賜名賽夏族人。
社會組織    賽夏族是典型的父系社會,分工上男子主要從事農耕,婦女則以操持家務為主。
祭典與信仰文化    一年之中有三大祭典,其中以矮靈祭最為盛大:
(1)播種祭(Pitaza):祈求農作豐收。
(2)祖靈祭(Pas-vake):祭祀已故的列祖列宗,或是認定家族成員。
(3)矮靈祭(Pas-taai):主要為慰藉、送迎矮黑人死靈(矮靈)的祭儀。
3.阿美族(Amis):
分布概況    阿美族為臺灣原住民14族中人數最多的一族,人數約有19萬,大多分布於臺灣東部地區,以花蓮到臺東一帶的縱谷平原與海岸山脈外側之平地為主,也有部分族人居住於屏東恆春地區。西元1899年日本民族學者伊能嘉矩依據地域、語言、風俗習慣的差異,將阿美族分為「南勢阿美、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馬蘭阿美及恆春阿美」五個地域。
名稱緣由    阿美族人自稱Amis或Pangcah。Amis在阿美語中的語意有北方之意,該語詞較為人所熟知的是卑南族對居住其北方的阿美族的稱呼。Pangcah則有人、同族人或為「同一血統的人們」的語意。
社會組織    阿美族為母系社會組織,家庭都以女性為中心。在年齡階級制度下有嚴格的分工制度,區分少年組、青年組、壯年組、長老組、老年組。
祭典與信仰文化    文化中有兩個重要祭典,豐年祭與海神祭。其中豐年祭是阿美族的新年祭儀,原始意義為感謝祖靈和慶祝豐收。
4.布農族(Bunun):
分布概況    布農族分布於埔里以南的中央山脈及其東側、知本主山以北的山地,為部落型散居社會,共六大社群,為臺灣居住海拔最高的高山原住民族。
名稱緣由    布農在該族語裡有人之意義,或指稱「未離巢的蜂」、「雞蛋已孵化,未出殼之雛雞」以及「眼球」等意義。
社會組織    父系社會,行大家族制。
祭典與信仰文化    (1)布農族是傳統祭儀最多的一族。由於對於小米收穫的重視,因而發展出一系列繁複而長時間的祭祀儀式。較常為學者提到的儀式,包括小米開墾祭、小米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入倉祭、射耳祭等。著名的八部合音即「祈禱小米豐收歌」,為祭祀時合唱的歌曲。
(2)布農族目前僅存二個重要的傳統祭儀,射耳祭與嬰兒節。其中射耳祭是布農族唯一全部落性的祭典。於每年四月底月缺的時候舉行,以射鹿耳-山區最大動物的耳朵來象徵來年的狩獵豐碩。
5.鄒(曹)族(Tsou):
分布概況    鄒族人現今分布以嘉義縣阿里山鄉一帶的山區為主,鄒族聚落以阿里山山區、曾文溪流域與濁水溪上游流域為中心,達娜伊谷為著名之鄒族聚落,流域內有稀有的保育類動物高山鯝魚。
名稱緣由    北鄒又稱「阿里山鄒族」或「阿里山Tsou」,今稱為「Tsou(Cou)」,中文記為「鄒」,其意義為人。
社會組織    父系社會,鄒族沒有階級制度,只有幾個擁有特殊地位的人如頭目、征帥、勇士等。
祭典與信仰文化    目前存在的祭典有:凱旋祭、小米收穫祭、小米播種祭、子安貝祭。 
6.太魯閣族(Truku):
分布概況    傳說太魯閣族以中央山脈中白石山腰的一顆大石柱為發祥地,後遷移至現在的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因人口增加,耕地及獵區分配不足,陸續翻越中央山脈,遷移至東部的立霧溪、木瓜溪、陶賽溪等地區。因族人自稱為Truku(太魯閣),故遷移後的新居地區今稱為「太魯閣地區」。
名稱緣由    太魯閣(Truku)族語意為「山腰的平臺」、「可居住之地」、為防敵人偷襲的「瞭望臺之地」,因此太魯閣族祖先稱住在此地的人為「太魯閣(Truku)族」。
社會組織    太魯閣是男女分工的生活模式,男獵女織,不過在日常生活中還是以兩性互補為原則。雖然是父系社會,女生隨著年紀的增長,在家中的地位也會漸漸提升,有發言權。
祭典與信仰文化    彩虹橋信仰,重要祭典有:祖靈祭、播種祭與收割祭。
7.卑南族(Puyuma):
分布概況    卑南族分布於中央山脈以東、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區及臺東縱谷的南方平原。臺東縣境內尚有巨石文化與長濱文化等石器文化遺址。
名稱緣由    「卑南」之名,取自於八社中最強盛的「卑南社」當中的普悠瑪(Puyuma),社名意味著「集中團結」,表示社群內各家系分散又集中的建社過程。
社會組織    學者的研究認為卑南族有明顯的母系傾向,卑南族年齡階級組織中最重要的為會所制度,會所分為青年會所(Palakuwan)與少年會所(Takuban),將青年與少年分開訓練。
祭典與信仰文化    猴祭與大獵祭是卑南族最重要的祭典,與族群社會組織密不可分。男孩12歲時必須要先通過猴祭的考驗,之後才得進入少年會所,接受年長族人的訓練。最後於大獵祭後,晉級為「Bangsaran」成為真正的男人。
8.魯凱族(Rukai):
分布概況    魯凱族主要居住臺灣南部,中央山脈的東西兩側,如高雄市茂林區、屏東縣霧臺鄉、三地門青葉村、馬家鄉三和村南三和及臺東縣卑南鄉東興新村、金峰鄉嘉蘭村新富社區等處。
名稱緣由    文獻的Rukai(魯凱),應該是擷取Ngudradrekai字中「Drekai」之音節,並因發音誤差自Drekai變為Rukai。魯凱人用國語自稱族群名稱時會用魯凱族,但若用母語自稱時不用Rukai而用Ngudradrekai。
社會組織    魯凱族部落為階級化的父系社會,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階級為世襲制度,會隨婚姻關係而提升或下降。
祭典與信仰文化    其傳統習俗與排灣族相近,有石板屋與百步蛇紋文化,並舉行「占卜祭」等祭典。
9.排灣族(Paiwan): 
分布概況    排灣族以臺灣南部為活動區域,依據現行的行政區域劃分,主要分布在屏東縣和臺東縣的12個鄉鎮市中。
名稱緣由    關於排灣族群的名稱,過往有各種不同的音譯及說法。其中一說認為其祖先發祥於大武山深處,相當於族人的天國,稱排灣而得名。此外有不少排灣族人表示Paiwan一字也有人的意涵。
社會組織    排灣族為兩性平等的社會,有嚴格的階級制度,階級世代承襲,大致劃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一個排灣族人,只要根據其姓名就可以判斷其階級。頭目及貴族享有裝飾上的特權,例如百步蛇的條紋、雄鷹羽毛、琉璃珠等。
祭典與信仰文化    排灣族將百步蛇作為神祉般地信仰、崇拜,重要祭典有收穫祭與六年祭。目前其分布區域仍內留有石板屋等文化遺跡。
10.達悟族(Tao):
分布概況    達悟族分布在臺東縣蘭嶼島,為臺灣唯一居住於離島的海洋原住民族。
名稱緣由    達悟族,舊稱為雅美族。此一名稱係西元1897年,日人鳥居龍藏抵達蘭嶼進行調查後,於報告中稱島民為「雅美族(Yami)」而來。自此以後,「雅美族」便成為該島原住民之族名。
島上的原住民自稱為Tao(達悟人)、Taonopongso(蘭嶼),意即人、島上的人之自我認同的名稱。於西元1998年正名為達悟族。
社會組織    為父系中心的民族,各部落之間有一定數目的氏族。達悟文化十分強調夫妻間的一體感,家庭是達悟族人最重要的社會單位,家庭成員間的關係極為緊密,以核心家庭為主。
祭典與信仰文化    達悟族最為有名的祭典為飛魚祭,在每年的飛魚汛期前舉行,祈求能帶來捕魚的好運。
11.撒奇萊雅族(Sakizaya):
分布概況    撒奇萊雅族原來分布於奇萊平原(花蓮平原),範圍相當於現今的花蓮市區,花蓮舊稱奇萊,為阿美族誤以「Sakiraya」一字為地名,而自該字中擷取「Kiray」的音節稱呼而來。
名稱緣由    撒奇萊雅族(Sakizaya)意義為真正之人,該族先民認定彼此為特定的一群人,使用的語言稱為Sakizaya,阿美族則稱「Sakiraya」,噶瑪蘭族稱其為「Sukizaya」。
社會組織    撒奇萊雅人的部落同樣有與阿美族相似的年齡階級,據日本《番族調查報告書》所記載的田野資料顯示,日據時期撒奇萊雅族的年齡階級(Sral)為每五年到九年進一級,級名採循環襲名制。
祭典與信仰文化    重要祭典為「巴拉瑪火神祭」(Palamal),與傳統豐年祭不同,為撒奇來雅族後人對祖先的追思祭典,體驗及追緬先民落難情境之祭儀。
12.賽德克族(Seediq):
分布概況    泰雅族原分為兩支,西元2008年4月,賽德克族經認定正式成為臺灣原住民第十四族,自泰雅族中分立出來。賽德克族集中分布在南投縣仁愛鄉,以濁水溪上游一帶為腹地,並建立7村12部落。據聞四、五百年以前,賽德克族就已經在濁水溪及其支流建立許多群落。
名稱緣由    德克塔雅群在民國19年(1930)霧社事件前是賽德克族勢力最大的族群。1931年,七個曾參與抗日的部落,其剩餘族人遭強制驅離,遷移至北港溪中游的河岸臺地,日人稱為川中島社。現為仁愛鄉互助村清流社區。
社會組織    賽德克族的主要文化特色包括:紋面、織布藝術、獵首以及狩獵技術。
祭典與信仰文化    賽德克族主要的傳統祭儀有播種祭、收穫祭、祈雨祭、狩獵祭、捕魚祭及獵首祭等,祭儀的意象為祈望族命得以綿延、族運得以發展順遂。
13.邵族(Thao):
分布概況    邵族分布在日月潭周圍地區,該區舊稱水沙連。邵族人究竟為高山族或平埔族目前仍有爭議,西元2001年原住民委員會認定為第十族。
名稱緣由    邵族自稱為Thao或者Thaw,意思為人。根據日本學者鳥居龍藏於1910年的報告,以日月潭地區的原住民自稱Saou(邵)來記音,其後學界的各項圖文記載,一般仍沿用鳥居龍藏的說法,將邵族譯稱為「Sso」或「Saou」。
社會組織    邵族為父系社會,族中事務有男、女職務分工。邵族人男女分工制度非常嚴格,男生從事比較粗重或危險性比較高的工作,例如:捕魚、狩獵等;而女生則從事一些比較瑣碎的工作,例如:舂米、紡織、照顧兒女等。
祭典與信仰文化    祖靈信仰是邵族的宗教特色,也是臺灣原住民族群的信仰基調,而邵族人更將祖靈信仰實體化,創造出公媽籃,也稱之為祖靈籃。
邵族人以日月潭中央的拉魯島(舊稱光華島)為其聖地
14.拉阿魯哇族(Hla’alua):
分布概況    拉阿魯哇族(Hla’alua)由排剪(paiciana)、美壠(vilangan)、塔蠟(talicia)、雁爾(hlihlara)4個社組成,主要聚居在高雄市桃源區高中里、桃源里以及那瑪夏區瑪雅里,約計有400人。
名稱緣由    拉阿魯哇為自稱,其意不可考。
社會組織    拉阿魯哇族是一父系氏族社會,以相同的祖先為中心,婚姻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制,以從夫居的嫁娶為主,較無多偶婚或招贅婚。
祭典與信仰文化    相傳族人原居地在東方hlasunga,曾與矮人共同生活;矮人視聖貝(takiaru)為太祖(貝神)居住之所,每年舉行大祭以求境內平安、農獵豐收、族人興盛。族人離開原居地時,矮人贈以一甕聖貝,族人亦如矮人般舉行「聖貝祭(miatungusu)」。祭儀最重要的部分是「聖貝薦酒」儀式:將聖貝浸在酒裡,察其顏色變化,如果變成紅色則表示太祖酩酊之狀,意味祭典圓滿成功。
15.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
分布概況    分佈於高雄市那瑪夏區楠梓仙溪流域兩側,現大部分居住於達卡努瓦里及瑪雅里,人口數約有520人(103年05月數據)。
名稱緣由    相傳數百年前,一位名叫「那瑪夏」(Namasia)的年輕男子,發現巨大鱸鰻堵住溪水危及部落安全,趕緊回部落向族人通報,然也因驚嚇過度染病,幾天後去世,傳說當時族人與山豬聯手殺掉鱸鰻讓危機解除,族人為了紀念這名年輕男子,當時以「那瑪夏」命現今之楠梓仙溪。
社會組織    卡那卡那富族的社會組織以父系為主,祭儀活動則以「米貢祭」與「河祭」為主。
祭典與信仰文化    祭儀活動則以「米貢祭」與「河祭」為主。

三、平埔族

1.噶瑪蘭(Kavalan): 
分布概況    噶瑪蘭族舊稱為蛤仔難三十六社,事實上其聚落數量超過六、七十社。主要分布於宜蘭、羅東、蘇澳一帶、花蓮市附近及東海岸之豐濱鄉與臺東縣長濱鄉等地。噶瑪蘭族原居於蘭陽平原,後因漢人爭地壓力而逐漸南遷。
名稱緣由    其名稱由來有二說;歷史學者阮昌銳認為,噶瑪蘭人自稱Kavalan或Kavanan,對照清代文獻蛤仔難、蛤仔欄等名稱,噶瑪蘭之名稱當為音譯;學者陳逸君則提出另一觀點,認為「噶瑪蘭」原指宜蘭地區,因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於上世紀初進行臺灣平埔族調查時,採用噶瑪蘭一詞稱呼當時住在宜蘭平原的原住民,才由地理詞彙轉化為族名。
社會組織    噶瑪蘭的傳統社會結構為母系繼嗣,夫從妻居,子女從母居。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的噶瑪蘭聚落,是現存唯一較為集中的平埔族部落。
祭典與信仰文化    噶瑪蘭傳統重要的祭典有祭祖儀禮與海祭。
2.其他族群:
清代初期,清廷嚴格限制女性移民,因此許多漢人男性便和平埔族女性結褵。歷經長時間的通婚及文化融合後,平埔族多已與漢人同化。目前現存的平埔族除噶瑪蘭族外,其餘各族幾乎都已消失,目前其他平埔族尚有資料可考者,其分布區域如下: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