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的方式

作者:邵康企業管理大意

激勵的方式

激勵因素可由貨幣性與非貨幣性來區分。貨幣性激勵因素,例如:薪資、獎金、物質性獎品與各種額外補助或津貼款等;非貨幣性激勵因素,例如:工作之成長性、成就感與責任、組織環境、信譽、人群關係、上司的領導作風、職位的升遷、工作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上司與同事的讚賞、支援等。

 

(一)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

1.基本假設

馬斯洛(Abraham Maslow, 1954)需求理論是根據下列三種假設而來:

(1)未滿足的慾望才能影響人的行為,已滿足的慾望則不具激勵作用。

(2)人的需求是具有層次性的,從基本到複雜,是有順序性的排列。

(3)人們只有在較低層次獲得滿足時,才會晉升到較高的層次。馬斯洛認為人類行為是由許多不同的具體需求所引發的,這些需求可依層次加以排列。
西元1954年,馬斯洛在《動機與人格》一書中,將人類需求由「低層次至高層次」區分成下列五大階層:

2.五大需求

(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通常是人類延續生命的一些必要條件,例如:食物、水、居住、睡眠等需求。
(2)安全需求(Security Needs)
亦稱為保障需求,是指人們免於恐懼、危險以及被剝奪的需求,例如:財產的保障、食物的安全、住家的安全及交通的安全等。
(3)社會需求(Affiliation Needs)
包括了親情、給予、與人交際、歸屬以及結交朋友、友誼等需求,又稱「愛與歸屬感(隸屬)的需求」,例如:談戀愛、結婚生子,或參與各種社團活動、同鄉會等組織的需求。
(4)自尊需求(Esteem Needs)
包括自信並受其同儕團體的認同與尊敬,此一需求之滿足通常來自權力、聲譽、地位與自信。
(5)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sation Needs)
自我實現需求指的是個人對自我潛能的充分發揮。在此一需求層次中,人們期望可以發揮潛能、自我成長、自我實現。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