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簽訂條約

作者:陳奕凡

清簽訂條約

俄國侵略:

1.俄人的東侵:
(1)西伯利亞的佔領:俄國西元15世紀末脫離欽察汗國的統治。
(2)黑龍江北岸:清順治元年(西元1644年)築城尼布楚、雅克薩。
(3)尼布楚條約:是中俄外交的開始。
(4)恰克圖條約:
時間    雍正5年(西元1727年)。
內容    確定外蒙邊界,及開恰克圖為貿易之地。
結果    乾隆時3次關閉恰克圖市場,因俄人違約。
2.黑龍江以北之攘奪:
(1)道光二十七年(西元1847年),莫拉維也夫被任為東部西伯利亞總督。
(2)璦琿條約:
背景    莫拉維也夫,因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以防英法為名,逐步侵占中國領土,並陳兵璦琿。
時間    文宗咸豐8年
中方代表    黑龍江將軍奕山
內容    
•黑龍江以北之地歸俄屬。
•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由中俄共管。
•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由中俄共同航行。
影響    使我國在東北喪失廣大土地,是中國近代史上失地最多的條約。
3.烏蘇里江以東之侵占:
(1)背景:
俄乘第二次英法聯軍之役,佯作調人,逼迫中國簽訂天津、北京兩約。
(2)中俄天津條約:
時間    咸豐十年。
內容    海口通商、最惠國待遇,及勘查吉林以東未定界。
(3)中俄北京條約:
時間    咸豐八年。
中方
代表    恭親王奕訢。
內容    烏蘇里江以東(吉林東部)歸俄。
戡定西疆國界    許俄人在庫倫、張家口、喀什噶爾通商。
4.西北的侵占:
伊塔
通商章程    咸豐元年簽定,使俄人獲伊犁、塔城通商及設置領事權。
中俄
北京條約    藉機漸次侵併西北領土(條約見前文)。
塔城界約    簽定於穆宗同治三年,塔城以西之國土為俄所佔。
東西並進    俄人侵略中國的策略。

邊疆藩屬的喪失:

1.俄侵伊犁:
佔據伊犁    同治10年。
伊犁條約    
光緒5年,簽下了喪權辱國之約。
光緒7年,造成西北門戶洞開。
2.日軍侵台:
時間    同治13年,由琅嶠(恆春)登陸。
結果    訂立北京專約,賠錢了事。
3.日併琉球:光緒5年,日本吞併之,改為沖繩縣。
4.中法戰爭:
背景
因素    法圖謀越南
1.法國勢力入侵越南:17世紀後。
2.占據河內:同治12年。
(1)劉永福的黑旗軍,受越王求助,大敗法軍。
(2)兩次西貢條約:法國與越南簽定,迫使越南成為法之保護國。
爆發
時間    光緒8年
中國
主力    劉永福的黑旗軍及滇、桂軍
波及
台灣    法將孤拔毀福州馬尾船廠,攻陷基隆、進逼台北,占據澎湖。
結果    1.清朝戰敗,法國逼迫當時越南阮朝皇帝簽定第2次順化條約,否定清朝對越南的宗主權。
2.光緒10年簽訂中法天津和約,越南正式為法殖民地。
5.中英滇案:
起因    英翻譯馬嘉理被殺。
煙台條約    允雲南通商,增開重慶等處為通商口岸。
6.英併緬甸:
侵緬之始    道咸年間。
併緬時間    光緒11年。
中英訂約    中國承認英在緬權利,會勘滇緬邊界,另議滇緬商約。

甲午戰爭與台澎割讓:

1.朝鮮問題:中日戰爭遠因
江華島事件    日本藉此逼迫朝鮮否定中國宗主權。
大院君兵變    
親華派    首領為舊派(大院君,國王之父)。
親日派    以新派閔氏(王妃)為首。
時間    光緒8年。
結果    中、日均駐兵韓國。
親日派政變    日本趁中法戰爭煽動,旋為我駐韓將領袁世凱平定。
中日
天津條約    兩國均撤兵離韓。
設駐韓委員    李鴻章設,並派袁世凱擔任。
2.甲午戰爭:
導火線    日本藉口朝鮮東學黨之亂出兵,但亂事平定日軍不撤。
時間    光緒20年
結果    1.中國陸軍敗於平壤、海軍敗於黃海。
2.簽訂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    1.時間:光緒21年。
2.代表:中國李鴻章,日本伊藤博文。
3.重要內容:
(1)承認朝鮮自主。
(2)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給日本。清朝割一省之條約即是馬關條約。
(3)開蘇州、杭州、沙市、重慶為通商口岸。
(4)日享最惠國待遇,准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廠。
(5)賠償日軍2萬萬兩。
遼東半島
贖回    俄國聯合法、德干涉,中國乃得以3千萬兩贖回。
公車上書    康有為等舉人聯名上陳拒約。
3.台灣居民抗日之初:
台灣民主國    
時間    光緒21年。
丘逢甲倡導,推巡撫唐景崧為總統。
義軍與劉永福黑旗軍之抗日。
結果皆以失敗收場。

瓜分危機、庚子拳亂與日俄戰爭:

1.港灣租借,劃定勢力範圍:
(1)首先發動者:德、俄。
(2)各國租借範圍:
租膠州灣:光緒24年,租期99年。
1.中俄密約:
(1)光緒22年,李鴻章簽訂。
(2)俄得使用中國港口。
(3)允俄築鐵路經黑龍江、吉林以達海參威(即後來的東清鐵路,又稱中東鐵路)。
2.旅順、大連之租借:光緒24年,租期25年。
3.建造南滿鐵路:光緒25年。
租威海衛:光緒24年,租期25年。
以及擴展九龍界址:租期99年。
租廣州灣:租期99年。
2.勢力範圍的劃分:
(1)意義:等於是瓜分中國的初步。
(2)列強之勢力範圍:
法國    西南地區,勢力範圍最南。
英國    長江流域等區,在華利益最廣。
德國    山東及黃河流域部分地區,租借港灣最早。
俄國    長城以北,勢力範圍最大。
日本    福建,勢力範圍最小。
(3)門戶開放政策:
時間    光緒25年
提出者    美國國務卿海約翰
主張        
開放各國勢力門戶,列強經濟利益均等。
保持中國領土主權完整。
影響    使中國免於瓜分之禍。
3.庚子拳亂(義和團事變):在清代民變中,屬於民族主義之反撲
起源    原名義和拳,山東巡撫毓賢包庇之,並為其改名。
時間    光緒26年(西元1900年)
導火線    日本使館書記官被殺,及德公使克林德被殺。
結果        
造成八國聯軍之役。
北京失陷,慈禧與德宗出奔西安。
東南自保:東南各省因各督撫相約互保外人,不奉行宣戰詔令,得免於戰爭蹂躪。
4.辛丑和約:
時間    光緒27年
簽約者    李鴻章
重要
內容        
禁止軍火進口2年。
劃定使館界址,由各國駐兵防守(列強正式駐兵之始)。
賠款4億5千萬兩。
各國駐軍於北京至海口間諸要地。
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
影響
最大者        
賠款:嚴重影響國家財經與人民生活。
駐兵:門戶洞開,貽下無窮後患。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