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中特殊症狀預防與急救(三)

作者:陳偉隆、龍玉雲

旅遊中特殊症狀預防與急救(三)

低溫相關疾病

1.和低溫有關的常見疾病—低體溫和凍瘡:
(1)低體溫症:在寒冷的環境下(雪地、雨水、暴風、或浸在寒冷的水中等情況),身體散熱的速度會比產生熱能為快,而容易造成體溫過低。體溫過低多發生於體溫降至攝氏35度以下,而高危險的族群則包括年長者及嬰兒和幼童。低溫症的症狀有:顫抖或手腳活動遲鈍、虛弱、意識混亂、失憶、言語不清。當發現同伴有任何以上的情況時,記得要保暖並保持患者乾爽。假如體溫低於攝氏35度,應立即求醫。 
(2)凍瘡:凍瘡是組織因冷凝而受到損害,常常發生在血液循環不佳或未穿上適當禦寒衣服的情況。患處多是鼻子、耳、面頰、下頷、手指及腳趾,症狀有:皮膚蒼白或灰黃,且顯得格外僵硬或光滑;在患處則會感覺麻木,失去知覺。凍瘡可引致身體終身受損甚至須截肢。凍傷時不可磨擦也不可按摩患處,也不可以輻射熱方式(如火爐)使患處溫暖。並應注意回溫後不能再凍傷,否則會比沒回溫更嚴重。
2.嚴寒中的保健之道:
(1)穿著適當的服裝。
(2)穿備充足的保暖服裝。最好能選用能擋風和防水的材質,同時又能保暖。記得覆蓋外露的身體部分,如鼻子、耳朵、面頰、下頷,及用厚羊毛製的襪和手套來保護腳趾和手指等。一旦淋濕時要盡快除掉潮濕的衣服。 
(3)留意症狀的發生:注意自己及同伴有否凍傷的早期症狀。凍瘡通常不是自己發覺而是被同伴發現的。低體溫症屬於需緊急醫療的問題,應立即尋求醫療援助。 
(4)避免飲酒和吸煙。

高山症

1.定義:
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會使得大氣壓力下降,導致氧氣的分壓降低,以4000公尺高度而言,其氧氣濃度約為平地的60%。高山症是因為低血氧而引起,通常都是因為身體適應高地環境的速度趕不上高度上升的速度所造成。
2.種類及症狀:
(1)高山症主要分為三大類:
A.急性高山症: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通常在抵達高地後的6-12小時出現。臨床的症狀有:頭痛,伴隨有以下任一項:虛弱無力;腸胃道症狀: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頭暈頭昏;睡眠不佳。症狀通常在24-48小時後緩解,或因使用氧氣及止痛或止吐藥而解除。 
B.高海拔腦水腫: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高海拔腦水腫一旦出現是會快速導致死亡的疾病,通常在出現急性高山症(AMS)後出現:協調能力喪失、步態不穩或意識狀態改變。步態不穩可以以測試"Tandem gait":請受試者在平坦地面上,腳跟緊接著腳尖走一直線,大約走5公尺,正常者是不會搖晃或跌出線外。
C.高海拔肺水腫:Hight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高海拔肺水腫也是一旦出現是會快速導致死亡的疾病,而且進展到死亡的速度可能比高海拔腦水腫更快。臨床上可以單獨,或合併高海拔腦水腫一起出現。臨床症狀有:休息狀態下有呼吸不適、咳嗽、虛弱無力或運動能力喪失、胸悶。
3.預防:
(1)出發前諮詢醫生作身體檢查評估。
(2)避免一日內會使得晚上睡在海拔2750m以上的旅遊行程。並且盡量避免直接以飛行的方式前往高地。如果必須直飛使得首日睡眠得在高度超過2750m的地區,最好考慮使用預防性藥物。 
(3)在海拔2000-2500公尺以上的旅遊最好能過夜後再上升高度。 
(4)在抵達高地後的首24小時避免過度運動以及酒精性飲料。記得要多喝水。 
(5)爬山時要慢慢上山,不要操之過急,使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對低氧氣的環境轉變作出適應。可以白天爬高一點,晚上則睡在較低的地方。 
(6)注意自己或同行隊友是否出現高山症的早期症狀。
4.急救:
(1)不要帶著AMS的症狀上升高度。
(2)在同一高度休息後,症狀仍未緩解或一旦症狀惡化,立刻下山前往低海拔區域。
(3)不要將患有AMS的人單獨留下。
(4)高海拔腦水腫和高海拔肺水腫都是會快速導致死亡的疾病。但是,如果及早處理,卻幾乎可以得救且完全康復。所謂及早處理,就是一發現立刻下降海拔(一般降低500-1000m)。而像高壓袋治療、氧氣治療只是暫時救急的方法。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