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競逐時期 - 臺灣歷史 (二)

作者:陳亦凡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國際競逐時期 - 臺灣歷史 (二)

臺灣歷史 (二)

 

國際競逐時期

一、漢人與明代日本人活動時期

   (一) 漢人早期活動情形

 以前  派人來臺 三國吳大帝黃龍 2 年,派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
率軍來臺 隋煬帝大業年間,曾派朱寬、陳稜率軍自義安浮海至流求
民眾來臺活動 唐末(9 世紀末)有漢人在澎湖活動。12 世紀前葉,已有漢人移居澎湖,並到臺灣
從事貿易活動和短期居住。
設官 元朝始在澎湖設立巡檢司,一直到清康熙時才將臺灣納入版圖。
 明朝   
 以後  海禁 明朝初年為防漢人海盜及倭寇侵擾東南沿海,曾行海禁政策,甚至將澎湖居民遷回
福建。但因福建山多人稠,澎湖並未因此而沒落。明朝中葉,又漸成為漢人的活動
地區,而臺灣本島則透過澎湖與大陸接觸頻繁,使臺灣成為漢人捕魚、賽馬、走私
的活動場所。
駐軍 明世宗嘉靖年間,為防海盜而在澎湖駐軍。
設立政府 鄭氏在臺統治,是漢人在臺設立政府機構的開始。

   (二) 日本人的活動情形

         1. 早期發展:

            (1) 對臺稱呼:

                 史料記載,日本室町時代就有日本商人或海盜到臺灣活動。這些日人用「高沙」、「高
                 砂」、「塔枷沙古」或「高山國」來稱呼臺灣。

            (2) 發展歷程:

                 基於地理位置的關係,日本人前往南洋時,多會經過臺灣或澎湖,因此日本人可能很早即到
                 過臺灣,但十四世紀中末葉之際(元末明初)漸有日人來到臺灣活動,此事實較為明確。

         2. 倭寇擾臺:

             14 世紀末,在高麗、山東沿海的日本海盜,被漢人稱作倭寇;元末明初,倭寇劫掠地區漸南
             移,浙、閩、粵諸省常遭倭寇侵擾。後期常在雞籠和打狗出沒。

二、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的統治時期

   (一) 荷蘭人的統治(1624 ~ 1662)

來 臺 過 程

福爾摩沙的由來

• 16 世紀初,葡萄牙人船隻經過臺灣時,因臺灣之美感到驚艷,稱呼臺灣為福爾摩沙,意即美麗的海
  島
,1554 年由葡萄牙人所繪製之世界地圖,即以福爾摩沙稱臺灣。

• 16 世紀末,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先後佔領澳門和菲律賓的馬尼拉,作為對中國大陸貿易的基地。

從澎湖到臺南

西元 17 世紀,荷蘭人為拓展貿易,曾派軍攻佔澎湖。明朝政府調集大軍以武力驅逐,1624 年雙方
交戰後,荷蘭人和明朝政府達成協議,放棄澎湖進入大員(今臺南)進佔臺灣,以臺灣作為荷蘭對
亞洲貿易的中繼站,並建造
熱蘭遮城(安平古堡)。

佔領北臺灣

西元 1641 年,荷蘭派兵由臺南北上,攻佔由西班牙人據守的聖多明哥城,驅離西班牙人取得全臺灣
的控制權。鄭氏來臺後,殘餘的荷蘭勢力便集中於北臺灣負隅頑抗,相傳今日基隆和平島之「
番字
」,即為當年荷蘭人最後據守的地點。

 

統 治 方 式

經濟活動

經營臺灣初期,荷人自大陸沿海地區招募移民來臺,為求創造經濟利益、提高農產量,稻米甘蔗
作物均由荷人決定收購價格,並且對原住民部落實施「
贌社」的稅賦制度,以控制鹿皮貿易。荷蘭人
並將黃牛、虱目魚、馬鈴薯等品種引進臺灣。

高壓統治

荷蘭人為求取商業的最高利益,採高壓手段統治臺灣,並對人民課以繁重的稅賦,曾引起臺灣住民的
激烈反抗:

• 原住民抗暴:麻豆社的平埔族,曾起事殺害荷蘭傳教士。

• 漢人抗暴:清順治 9 年郭懷一事件,為大規模漢人抗荷事件。

文教方面

• 荷人為了傳教,除了成立教堂外還設立學校。

• 新港文書:原為荷蘭人為傳教而以羅馬拼音書寫的新港社平埔族語言(西拉雅語),後成為臺灣原
  住民最早使用的文字。主要為原住民與漢人訂定土地契約文件之用。

 進階學習 

安平古堡(原熱蘭遮城舊址)

● 西元 1624 年荷蘭佔領大員(臺南),建造奧倫治(Orange)城。

● 西元 1627 年以荷蘭行省名澤蘭(或譯熱蘭省)改名為熱蘭遮(Zeelandia)城,1634 年完工,
   成為荷蘭統治臺灣和對外貿易的總樞紐。

● 西元 1628 年因荷日間貿易稅務糾紛,爆發濱田彌兵衛事件。

● 西元 1662 年鄭成功攻下熱蘭遮城,緬懷故鄉而命名為「安平」,即「安平古堡」名稱之由來,
   又鄭氏政權三代皆居此城,又名「王城」。

● 西元 1683 年清軍入臺,政經中心漸移至 府城,1873 年英軍犯臺,安平古堡被炸成廢墟,1874
   年沈葆楨來臺後,將其牆磚運至二鯤鯓,建億載金城。

   (二) 西班牙人的統治(1626 ~ 1642)

來 臺 過 程

• 西元 1626 年西班牙出兵攻佔雞籠(基隆),建立聖薩爾瓦多城於社寮島,為政治中心。不久又佔
  領
滬尾(淡水),建立聖多明哥城,即今日紅毛城前身。

• 西班牙人在滬尾登陸後,曾攻打在臺灣東北部的噶瑪蘭族原住民,勢力抵達宜蘭地區。今日之三貂
   角
,即為當年西班牙艦隊停泊的海灣,並且由西班牙人所取的地名。

 

統 治 方 式

• 經濟活動:西班牙人佔領臺灣北部,使雞籠和滬尾發展成當時臺灣對外貿易的中心。

• 文教層面:與荷蘭人在臺灣南部的作法相似,皆因傳教士為傳教而建立教會、設立學校。

• 退出臺灣:17 世紀中葉荷蘭人北上,西班牙人戰敗投降,退出臺灣。

 進階學習 

淡水紅毛城

● 西元 1629 年西班牙佔領淡水,建造聖多明哥(San Domingo)城。

● 西元 1641 年荷蘭擊敗占據北臺灣的西班牙人,接收聖多明哥城,並加強主堡結構,改造成堅固
    的石堡,命名為安東尼堡(即今日所見紅毛城之樣貌)。

● 西元 1867 年英國政府長期租用至 1972 年,於 1980 年正式歸還。

 

 

 

 

考試資訊》

導遊領隊證照考試 考古題下載

一般警察特考 考古題下載

鐵路特考 考古題下載

台電招考 考古題下載

高普考 考古題下載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