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

作者:邵康企業管理大意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是一些簡易之圖形管理方法。在品管作業中,它們被用來當做是品質、數據、資料之整理及顯示,或者用做品質改善之工具。這些手法通常都不需複雜之計算。品管七大手法包含:魚骨圖、查檢表、柏拉圖、直方圖、散佈圖、管制圖、層別法。品管七大手法並非只能應用在品管上,它們也可應用在其他領域中。

(一)魚骨圖

(Fish-Bone Diagram, Cause-effect diagram)     

魚骨圖又稱特性要因圖,發明者為日本品管大師石川馨,故又被稱為石川圖。
我們將已知的主要原因先劃成大骨,再將造成大骨的原因劃成小骨,劃起來的圖就會長得像是魚骨,所以稱之魚骨圖。中央魚骨代表品質不良的現象,兩側愈大的魚骨代表愈重要的原因,愈小的魚骨則代表愈細節性的原因。常與腦力激盪法配合使用。
利用魚骨圖可以去除不重要之原因而專注於最有可能之原因上。故魚骨圖常用於尋找衡量關鍵因素的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簡稱KPI)。

(二)查檢表(Check Sheet)     

查檢表是將所有需要查核的內容明列在一張表上。就像是廁所門後會有的那種定期填的清潔卡一樣的東西。很簡單的概念,但是在管理上卻很實用。

(三)柏拉圖(Pareto Chart)     

柏拉圖就是排序的直方圖。柏拉圖又稱「重點分析圖」,以橫軸代表品質問題,縱軸代表發生次數,計算出各分類項目所佔之比例由左至右按照大小順序排列,再加上累積值的圖形。在1960年代,品管學者Juran將柏拉圖導入品管工作中。
柏拉圖亦可用在其他領域中。例如在存貨管理上,這種圖的結果就跟ABC分析的概念很接近。在品質改善活動中,柏拉圖通常用來區分造成品質問題之少數重要原因,及多數不重要之原因。若品質改善著重於問題之主要原因上,則通常在短期內可得較顯著之改進,這種想法就是80/20法則的觀念。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