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民首頁

99年高普考

科目(普考)政治學概要

 

一、關於國家的起源,有哪幾種不同的學說,試分別說明之。

教材出處:
講義(一)P48
早期人類生活於自然社會中,為求個人權益與社會秩序的維護而組成群體,冀望透過群體之力量來達成上述之目標。故如羅馬學者西賽羅(Cecero)便認為所謂國家即為「一群在共同的正義觀念之下,為了享受共同利益而結合的民眾社會。」。惟該群體為何以「國家」(state)之形式出現,學者之看法可分別論述如下:
(一) 神意說
假託人之所以形成國家乃是該國家所信奉的神之意旨。故統治者的權力係來自於神,因此,在君權神授之下,被統治者只有服從。此說用意在於鞏固統治者的權力。
(二) 社會契約說
1. 中國:
在古代中國,與社會契約說相同的概念即為墨子的「尚同」之說。墨子以為上古的人都過著禽獸般的生活,為有異於禽獸,遂選擇賢能智慧之士,舉他為「天子」並享有統治權。天子的責任在於「一同天下之義」。所以人民必須「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
2. 西方:
(1) 洛克(J. Locke):
主張「天賦人權」,認為基本人權是與生俱來,國家不得任意干涉。
(2) 霍布斯(T. Hobbes):
於其著作「巨靈論」(Leviathan)中認為,一旦人民與國家簽訂契約,則應放棄所有權利,對於國家之統治與命令應完全服從。
(3) 盧梭(J. J. Rousseau):
提出「社會契約論」(Social Contract)的概念,認為國家之統治權力不過是人民與國家簽訂之契約中由人民委託於國家行使。
(三) 家族起源說
亦稱為「自然起源說」,認為人類在原始狀態下,為了繁衍後代,同種的人類會聚居在一起,因而形成家族社會。等到族人越聚越多,自然會形成具有排難解紛的有組織生活。
同時,為了保衛族人,或進行狩獵等集體行動。而有家長或族長等領導階層,並進而形成部落社會。
(四) 武力說
1. 法國學者布丹(Jean Bodin)認為,國家是由武力所造成。
2. 為了征戰而形成國家,似乎只是形成國家的的原因之一。但形成國家之後,很少有國家不和其他國家發生戰爭。因此,武力說比較上是有了國家以後的現象。
(五) 演化說(歷史說)
1. 英國學者柏克(Edmund Burke)認為,國家是歷史之產物。
2. 美國當代政治學者Robert Morrison MacIver就認為,國家是歷史性的產物。不是由哪一個單一因素產生,而是像血統、宗教、經濟、戰爭及政治意識型態等各種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

二、我們常說民主政治就是民意政治,請問何謂民意?那麼民意有無可能被政府刻意創造出來?形塑民意差異的因素有哪些?試說明之?
教材出處:
講義(三)P278、P281、P291

【擬答】
所謂「民主」(Democracy),其意涵即為以人民之意見為國家政策制定基礎之政治體系。此處所謂「人民之意見」,即為「民意」(Public Opinion)。有關民意之意涵,以及民意之形成與影響因素,分別論述如下:
(一) 民意之意涵:
所謂「民意」,係指一種人民大眾的公共意見,亦指人民對於特定公共政策所呈現出的集體偏好。因此,學者對於民意分別有以下定義:
1. 基伊(V. O. Key): 民意是「一些政府要慎重注意的民眾意見。」
2. 金德(Kinder):
金德延續基伊的觀點,認為民意是政府覺得重要之任何人民的偏好。因此,人民之任何偏好,只要是政府認為應該重視的,就是民意。這些偏好或意見,人民可以完整地或是片段地形成,也可以是盲目、偏執或是理性與充分知悉的。我們在瞭解民意的同時,也必須探討民眾瞭解公眾事務的過程,以及民眾在諸多公眾事務之中如何判定優先順序。
金德認為,民意除了包括民眾的意見(opinion)以外,民眾的情感(affect)與認知(cognition)也應該成為研究的主題。因此,民意研究的範圍,應該從意見擴及到情感與認知等成分,且強調民眾處理資訊的能力以及議題對民眾的相對重要性。
(二) 民意的形成:
既稱為「民意」,所代表者為「人民之意見」。惟該意見是否均由人民主動形成?抑或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塑造而形成?其概念可由不同面向分述如下:
1.由人民的集體意見所形成:
在民意的概念中,其內容應由市民社會中由下而上的形成。因此原則上,民意是民主國家政府制定政策時,必須考慮的要件之一。倘若政府一再制定違反民意的政策,或者執行政策的方法一再拂逆民意,執政黨就可能在國會中遭致在野黨的抨擊,並且可能在日後的大選中落選。
2.由政府刻意塑造而成:
(1)政治菁英的塑造
與一般常識不同的是,民意的形成,在大多數情況中,並不是由下而上的意見表達,而多屬於精英由上而下的動員大眾。某些「先知先覺」的精英對於某些公共政策或議題有意見,透過傳播媒介激起大眾開始關心這些問題,或喚起相關利益人士的注意,從而形成集體的意見,以影響政策的過程,此即為所謂的「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
(2)政府的主動塑造:
即使多數民意反對政府既定決策之情形下,政府政策亦非一定需要改變,而仍有彈性行動的空間,其原因如下:
?政府不僅被動地接收民意,且能主動地影響民意,甚至改變民意:
A.現代政府都有龐大的宣傳與公共關係的機構雇用大批專業人員,來影響民意與改變民意。
B.倘若朝野平時維持良好的關係,即使政府做出一兩件人民普遍反對的事,也往往能夠藉其宣傳與公關的努力,維持其在民間良好的形象與聲譽。
?政府過去的執政績效,會對民意的形成產生影響:
現代政府政府決策領域甚大,決定的政策甚多,倘若政府在決策領域內大體上有良好的表現,則若偶而某些政策不合民意,人民一不致於有過大的不滿與反彈。因此,一些大體上為人民堅強支持的民主政府,往往會在外交與國防等問題上,採取一些不合民意的政策,而這些政策可能是領導人認為國家長遠利益所必須採取的。
(三) 形成民意差異的影響因素:
民意於理論上雖為人民之集體意見,但其概念並非如同法國思想家盧梭(J. J. Rousseau)所稱之「全意志」(General Will),是全體人民共同之意志。事實上,社會中對於特定政策往往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民意,而在民意形成過程中造成差異之原因,可依據學者之不同看法分述如下:
1.「接收-接受-取樣」模型(Receive-Accept-Sample, RAS):
依據學者Zaller的看法,認為民意會受到「資訊」與「政治練達度」之影響:
(1)資訊:
該模型主張民眾在一般民意調查中所呈現出來的政治態度,實際上是在其接受民意調查時,聽完訪員所提出的問題後,先在腦海中搜尋相關資訊,經過考量之後,所做的意思表示。故隨著民眾腦海中既存之資訊不同,其意思表示所呈現出的民意亦會產生差異。
(2)政治練達度:
政治練達強調的是民眾對於政治事務的認知能力,分析其對資訊處理、儲存以及據以決策的能力,討論民眾是否能以抽象的意識型態進行思考,對於各項不同議題立場的一致性以及相同議題在不同時間點的穩定性。因此,政治練達不但注重民眾擁有政治資訊的數量多寡,也注重民眾對於這些資訊整合與組織的能力。政治練達程度越高的民眾,擁有較多的資訊且其對各種資訊的組織與整合能力較強,對於各項議題立場的一致性與穩定性較高。
(二)政治傳播與媒體的影響:
除上述之影響因素外,學者派萊茲(Paletz)認為「政治傳播」(political communication)以及「媒體」(media)對於民意亦會產生形塑之作用:
1.議題設定效果(agenda-setting effect):
所謂議題設定效果是傳播媒體所選擇報導的新聞內容,會影響民眾對該相關議題重要性的排序。當一個新聞被列為當日報紙或是電視新聞的頭條消息,並給予顯著報導時,自然會影響民眾對相關議題的關切程度。
2.預示效果(priming effect):
所謂預示效果係指電視新聞的報導內容,會影響我們據以判斷政府、總統、政策或是競選公職候選人的標準。根據預示效果的研究發現,民眾經常暴露在特定的資訊或是內容之下,會催化特定概念。因此,當其他相關事件出現時,他們就會將此一事件與該概念連結。
3.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
(1) 意義:
所謂「框架效果」,是指媒體報導事件的歸因,會影響民眾的態度方向。
(2) 類型:
學者Iyengar進一步將框架效果區分為兩類:
?插曲式(episodic)的框架:
係大眾傳播媒體在報導時著眼於報導單一事件或是個別事件。
?主題式(thematic)的框架:
將該事件放在當前的社會與經濟脈絡下討論。
一般而言,某事件如經由大眾傳播媒體以插曲式框架進行報導,則民眾會認為該問題的發生應歸因(attribute)於個人;但如以主題式的框架加以探討,則民眾則傾向將問題歸因於社會制度的不完善。
4.樂隊花車效果(bandwagon effect)
即臺灣俗語所稱「西瓜偎大邊」,也就是民眾傾向支持在民意調查中較為領先的候選人。依據Berelson等人的研究發現,除了選民對選情的認知會影響其個人偏好的樂隊花車效果外,選民的個人偏好也可能影響他對選情的認知。因此,投射效果(projection effect)其實也提供不同的解釋。
5.沈默螺旋(spiral of silence)
(1) 為德國學者諾爾紐曼(E. Noelle-Neumann)所提出,係指大眾媒介會塑成強烈的民意氣氛,使不贊成此議題的社會成員為了避免孤立,而對議題表示沈默。換言之,民眾對於身邊政治氛圍的認知會影響他表達其政治傾向的意願。
(2)由於個人不希望被團體中多數成員所孤立,因此,當他認知到自己所支持的政黨或是候選人,與其所處團體的主流偏好相同,他會勇於表達它的態度。相反的,如果他是團體中的少數意見,與上述樂隊花車效果不同的是,他並不會改變立場支持主流候選人,而是傾向保持沈默。
(3) 而大眾傳播媒體對於特定政黨或是候選人在民意調查中排名先後的報導,是提供一般民眾評估其所支持的政黨或是候選人士否為多數人支持或是僅有少數人喜愛的重要資訊。
6.第三人效果(third-person effect)
(1) Davison認為,所謂「第三人效果」,係指民眾認為媒體的內容對於自己或是與自己相似者的影響效果,遠低於對其他人(第三人)的影響效果。
(2) Perloff的研究則發現,當以下情形出現時,民眾認為資訊對第三人的影響效果會較大:
?對個人具有重要性。
?認為媒體的訊息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認為消息來源有明顯地偏差。
?當受訪者有較高的教育程度。
?所謂的他人(第三人)是較為模糊而廣泛的。

 
公職考試
99年高普考
 

(高考)行政學
(高考)經濟學
(高考)政治學
(高考)行政法

(普考)行政學概要
(普考)經濟學概要
(普考)會計學概要
(普考)行政法概要
(普考)政治學概要

 
 
公職考試徵才講座

   

 

特考類免費講座

特考類考試講座

座位有限盡早登記

國營事業招考免費講座

國營類考試講座

座位有限盡早登記

公職考試免費講座

公職類考試講座

座位有限盡早登記

 
 

^ 回到上面

三民輔考 版權所有 公職考試國營事業銀行招考金融證照會計記帳領隊導遊不動產證照網路書店 隱私權政策網站地圖

【三民輔考全國服務處及交通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