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民首頁

99年高普考

科目(高考)政治學

 

●申論題:

一、民族主義(nationalism)是什麼?是否會導致國家的分裂或戰爭?全球化後民族主義是否會消退?

教材出處:
講義(一) P40
(一)民族之概念:
所謂「民族」(nation),係指一群具有共同認同意識之人,賦予他們異於其他民族之獨特性。民族之概念,可由以下三個層次加以說明:
1.文化的層次:
一個民族意指基於共同的語言、宗教、歷史和傳統而結合在一起的團體。
2.政治的層次:
一個民族指的是認定自己乃基於自然而結合的政治社群。此一觀念傳統上是以想要建立或維繫一個國家的方式表露出來,但是亦可透過公民自覺的方式表現。
3.心理的層次:
一個民族是一群人分享著不同於異族的忠誠或情感,並以愛國主義的方式流露出來。
(二)民族主義之概念
所謂「民族主義」(nationalism)係以民族之認同為本位所形成之意識型態。該意識型態認為民族之重要性遠高於個人,所有個人均應為民族之利益而貢獻與犧牲。有關其對於國家之影響以及未來於全球化下發展之趨勢,可分述如下:
1.對於國家之影響
(1)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重疊時:
當文化認同所形成民族本身與以國家認同為基礎之政治認同相重疊時,代表該文化民族本身之構成員均有相同之國家認同,此時對於國家之統一與維繫具有正面之助益。例如以色列。
(2)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產生歧異時:
A.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均不一致
當一個國家中,有許多不同之文化民族,而這些民族之政治與國家認同並不一致時,此時便容易形成分裂主義,而造成國家之分裂以及內部各民族之衝突,
例如加拿大。
B.文化認同雖不一致,但政治認同具有一致性:
國內雖同時存在許多不同之文化民族,但其政治認同則屬一致,此時國家仍然能夠在共同之認同基礎上,獲致穩定之結果>
(三)全球化對民族主義之影響
依據學者哈伯瑪斯(J. Habermas)於《歐洲的民族國家與全球化的壓力》一文中提出,全球化的結果,對於以民族主義為基礎所組成之民族國家,將會產生以下影響與危機:
1.全球化對於民族國家所造成的影響
(1)對內:
經由移民流動及文化階層化,而危及了相對同質的民族人口組成。
(2)對外:
日益受到全球經濟與全球社會的影響,而導致其自主空間、行動能力及民主內涵均逐漸減少。
2.民族國家的危機
(1)自主性的衰退:
一個國家再也不能仰仗自己的力量,提供其公民充分的保障,使其不受其他行動決策者的外在效果所影響,也不能確保源自其疆界之外的各種衝突過程,不至於對其公民造成影響。
(2)正當性的虧損:
A.有權制定民主決策的一群人,卻與受此決策影響的另一群人,無法吻合,也因此而造成民主正當性的虧損。
B.較不明顯但更為持久的民主正當性的虧損,發生於協調的需要。相互依賴的程度有增無減,則國家間的協議也日漸增多。民族國家被鑲嵌在各種跨國協定與組織所形成的網絡中,這樣的事實也就在某些政策領域,創設了民族國家不得不讓渡的權柄。
C.然而,透過國家之間的協議而訂定的事項越多、越重要,便意味著越多的政治決策已從民主的意思與意志形成領域中脫離,因為民意完全只在國家層次形成。
(3)執行力的減弱:
A.歷來民族國家用以動員,以求透過干預來遂行正當的社會政策之能量,亦受到以下因素所侷限:
B.民族國家在其領土上的行動空間已受到限制
C.全球的市場的成形與資本流通速度加劇
以上兩個因素造成本國經濟在功能上已無法自給自足。擁有勞動力供應的社會,為了生產所需,必須擁有能夠配套的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資本與組織。但資本家為了找尋投資機會,不再有任何義務必須要留在本國。若政府為了保障社會生活標準、維持工作安全或保有政府營造的需求時,飽具投資性格的資本家便威脅要將資本出走,則反而造成本國經濟的衰退。如此一來,本國政府就不再擁有權能,也無法再動員任何可資導引本國經濟的機制。無法再刺激經濟成長,也就無法取得合法運作政府機制的重要基礎。市場取代政治所造就的後果,反映於失業率上揚,社會安全體系緊繃與國民保險金額萎縮這樣的惡性循環圈。國家如今站在兩難困境的角色:越是想要提高可動資產的稅賦並採取手段刺激成長,以求能補充國家預算的耗損,卻越是無法在民族國家已受限制的範圍內,如願以償。

二、何謂政治意識型態(political ideology)?其特質為何?試說明之。

教材出處:
講義(一) P17-P18
(一)意義:
1. 從社會-科學的觀點來看,意識型態是一組或多或少相互連貫的觀念。不論意識型態意圖到底是在維繫、修正或推翻既有的權力關係體系,意識型態確實提供了組織化政治行動的基礎。
2. 因此,海伍德(A. Heywood)認為,所謂「意識型態」係指,由一組彼此相關的觀念所匯集而成,並以某些方式來指導或刺激政治的一種具有行動取向(action-orientated)的信念體系。
(二)內涵:
1. 提供對既有秩序的一種解釋,通常以「世界觀」(world view)的形式出現。
2. 提供一種對追求未來的模型,且對理想的社會提出它的看法。
3. 闡述政治變遷可能或應該如何發生。
(三)意識型態的構成要件
1.價值觀
每個理念都立基在人們堅信有些價值是比其它的價值來得重要,而最高的價值觀提供了評判其他觀念、信仰和行動的標準。
2.理想政體的願景
每個理念都受一個討論理想「政體」(polity)的願景所啟示。
3.人性的概念
每個意識型態都涵蓋有關人類、社會和政府為什麼如此作為的一些信仰與假設。
4.行動策略
每個意識型態都有改變目前政體以成為該意識型態中理想政體的策略(strategy)。
5.政治戰術
「戰術」(tactics)意指實現其基本策略的方式。因此,每個政治理念都會選擇和運用某種特定政治行動,來實現其目標,而不會考慮其它的行動方式。
(四)意識型態之特質
政治科學家馬克里迪斯(Roy C. Macridis)認為意識型態有四個特質使其與觀念(idea)之間產生差異:
1.包容性(comprehensiveness)
一個完全的意識型態包含了許多事物的觀念。
2滲透性(pervasiveness)
意識型態中的特定觀念不僅為人所知好一段時間,且形塑了許多人的政治信仰與政治行動。
3、擴張性(extensiveness)
一套觀念通常由一大群人所持有,而在一個或更多國家的政治事務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4、內聚性(intensiveness)
一套觀念能激起其追隨者強烈的企圖心,並且明顯的影響他們的政治信仰與政治行動。

三、試區別民主政體中「西敏寺模式」(Westminister model)與「協合式民主」(consociational democracy)二者之主要特徵。

教材出處:
講義(二) P132-P133
一、 西敏寺模型(Westminister model)
(一) 意義:
係指一政體處理公共事務時,是依多數決的方式為之。能夠以多數決方式來決定的原因,來自於穩固的政治社群感(sense of political community)。即此一群體係由屬性經驗頗為類似的成員所構成,故能依議題(issues),形成各種構成不同的多數,作為處理共同事務的依據。因採取該表決方式的典型國家機關係為英國國會,而該國會乃設置於西敏寺內,故亦稱為「西敏寺模型」。
(二) 特徵:
李帕特(A. Lijphart)指出多數決民主具有以下特徵:
1. 行政權集中:單一政黨與過半數的內閣。
2. 權力融合與內閣優勢(內閣控制國會)。
3. 非對稱的兩院制。
4. 兩黨制。
5. 單一面向的政黨制度。
6. 相對多數決的選舉制踱。
7. 單一制與中央集權政府。
8. 不成文憲法與國會主權(沒有司法審查)。
9. 排他性代議民主(反對直接民主)。
(三) 多數決民主的限制:
若國家構成成員間,存有明顯而無法改變的間隙,亦即其語言、宗教等因素間存有明顯裂痕(fragmented)的複式社會(Plural Society)中,其多數與少數及可能是固定的,或變化極少的。如此如透過多數決原則決定其共同事務,可能意味著多數及同壟斷了所有事務的決定權,此時共識原則便扮演重要角色。
二、 協合式民主(Consociational Democracy)
(一) 意義:
荷蘭、比利時、奧地利、瑞士等國都是所謂的複式社會。在此種情況下,這些國家的政治精英發現,他們如要避免分裂、有效決策,就要避免多數決,而改以協商的方式,來尋求共同接受的決定。這種決定,是先在代表各個集團的精英之間達成共識,再經由這些精英對所屬團體的影響,使之成為政治社群的共同結論,此即為協合式民主的政治。
(二) 特徵:
1. 行政權分享:廣泛的聯合內閣。
2. 正式與非正式的權力分立。
3. 平衡的兩院制與少數代表權。
4. 多黨制。
5. 多面向的政黨制度。
6. 比例代表選舉制度。
7. 聯邦主義與地方分權。
8. 成文憲法與少數者否決。

四、何謂政黨分裂化?如何測量政黨分裂化的程度?在民主國家中,政黨分裂化較高的國家有何特色?而政黨分裂化較低的國家又有何特色?

教材出處:
講義(三) P231-P232
(一)政黨分裂之意義:
所謂「政黨分裂」,係指一個政黨分裂成兩個或三個政黨,使原有的政黨力量一分為二或三,當然削弱了原有政黨的力量。國民黨的分裂成新黨和親民黨,就是最好的例子。
(二)測量政黨分裂程度之方法:
依據政治學者雷伊(D. Rae)之分類標準,該國政黨是否分裂,以及分裂之政黨數目,可由各政黨於國會中佔有之席次比例加以說明:
1. 一黨專制:
一國中最大黨在國會中佔有大於或等於百分之九十以上之席位。
2. 一黨獨大制:
一國中最大黨在國會中佔有大於或等於百分之七十以上之席位。
3. 二黨制:
一國中的前二大黨於國會中所佔有之席位總和大於或等於百分之九十以上,惟無任何一黨單獨佔有百分之七十以上之席位。
4. 多黨制:
一國中的前二大黨於國會中所佔有之席位總和小於百分之九十,且無任何一黨單獨佔有百分之七十以上之席位。
(三)政黨分裂化程度之特徵:
(一) 選舉制度的影響
依據杜瓦傑的看法,一個國家政黨體系的形成與其選舉制度有關:
1. 單一選區制:
(1) 在一個選區內,僅有一名候選人當選,由於此種制度對小黨不利,其候選人甚難當選,因此,小黨的一些核心份子必然會因其政治慾望無法滿足而求去。
(2) 但反觀大黨,由於小黨的日漸衰微,其大黨的勢力反倒會日趨鞏固。故政黨分裂化程度較低。
2. 比例代表制:
依據比例代表制,每一選區可有數位當選人,而每一政黨獲選的議員名額是按其所獲的選票比例加以分配的,因此這種制度能夠鼓勵小黨的產生,並維持小黨的生存,故政黨分裂化程度較高。

(二) 歷史背景
1. 兩黨制:
(1) 在英國,現代政黨之爭出現在光榮革命的前後(1688),主要的爭執是議會權力與王權之爭,因此,政黨分為王黨(court)與民黨(country),日後並演變為托利(tory)與輝格(whig)兩黨,成為保守黨與自由黨的前身。
(2) 二十世紀初勞工運動興起後,自由黨的大黨地位為代表勞工階級的工黨所取代,而造成英國兩大黨勢力涇渭分明。
(3) C. J. Friedrich特別重視政黨興起於國會內部與國會外部的影響。此種內造政黨成立較早,其合法地位早已建立,人民中政治意識新興或新獲選擇權的份子往往附麗於已存在的政黨,透過它們來達成自己的政治目標。而且,政黨也主動爭取新興集團的支持,並且把它們納入組織。如此一來,政黨培養了妥協的習慣,沖淡了意識型態的重要性。也因此不易造成政黨之分裂。
2. 多黨制:
(1) 在歐洲大陸,「合法的政治反對」這一政治傳統奠立得較晚,大多數政黨都是在國會外組織所演變而成的,由於它們不可能在國會中佔一席之地,因此只得另謀發展。
(2) 這種政黨往往表現出「群眾運動」的傾向,可能對議會採取敵對態度,妥協性甚低,也較易造成多黨制。
(三) 社會與文化影響
1. 兩黨制:
(1) 在英美等國,社會不同集團間的「共識」(consensus)的程度相當高,其政治想法往往是站在全國性立場,此種特性對於政黨制度的建立與維持,其作用不容忽視。英美兩國這種深入民間的「國族」觀念,對於限制政黨數目頗有效益。
(2) 此外,英美在完成「政教分離」一點上,較歐洲大陸國家順利而徹底。美國在憲法中明確標示「政教分離」;英國雖然在早期提高國教地位,並壓迫天主教徒,但至20世紀初葉,政教已大體分離,人民不再因宗教信仰的歧異而發生政治爭執。
2. 多黨制:
(1) 在歐洲大陸,政治社會的團結力要薄弱得多,許多重疊的社會與文化的分歧都構成組織不同政黨的理由。
(2) 而且,若干分歧是情感性的,社會上各種團體間要互相溝通與容忍便比較困難,其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社會衝突與危機,都可能使政治社會的割裂情形加重,此亦容易形成政黨分裂。
(四) 制度因素
國家制度的特性,對政黨體系的形成與維護,也有其重要性,因此,政府的形式與傳統極為重要。在美國,總統的職位與權力非常重要,任何政黨如不能有效地爭取此一職位,在政治上不可能擁有重大的影響力。而欲達到此點,它必須有把握爭取相當多選票。由於總統職位是個人職位,因此爭取該職位之競爭乃是「有與無」之爭,這個因素對美國兩黨制的維持,影響至為重要;英國雖非總統制,但在傳統上,內閣需集體負責,此對政黨團結性的維持,亦有積極的作用。

 
公職考試
99年高普考
 

(高考)行政學
(高考)經濟學
(高考)政治學
(高考)行政法

(普考)行政學概要
(普考)經濟學概要
(普考)會計學概要
(普考)行政法概要
(普考)政治學概要

 
 
公職考試徵才講座

   

 

特考類免費講座

特考類考試講座

座位有限盡早登記

國營事業招考免費講座

國營類考試講座

座位有限盡早登記

公職考試免費講座

公職類考試講座

座位有限盡早登記

 
 

^ 回到上面

三民輔考 版權所有 公職考試國營事業銀行招考金融證照會計記帳領隊導遊不動產證照網路書店 隱私權政策網站地圖

【三民輔考全國服務處及交通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