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生

上榜生:李詠翔

  • 國文:41分
  • 英文:57.5分
  • 專業A(應用力學、材料力學):52分
  • 專業B(熱力學與熱機學、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65分

身為工程師,過著規律的朝九晚五生活,雖然經濟上勉強維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薪資調整有限。近年來通膨嚴重,這使得我擔心若繼續留在現職,實際薪資可能倒退。 經過上網查詢後,我發現成功進入泛國營企業或許是一個解決之道。雖然初始薪酬可能不如現職,但後續的調薪幅度相當可觀。另外有同學已經在台電服務數年, 他們的經驗與鼓勵使我更加堅定報名參加國營企業考試。再加上我擁有本科學歷。但我決定不辭職,而是利用在職時間充分準備考試。

國營聯招機械類 各科準備方法

【專業科目B-熱力學】 跟著王立宏老師的函授學習,這科要拿高分不難,上完一個章節的函授後,馬上練習課本後的例題。熱力學第一定律很重要,單獨出個一題很常見, 同時第一定律也是熱力循環的基礎。而熱力循環更是考試中的重點,該循環使用什麼流體,過程的條件是什麼務必記熟。可以的話, 將各熱力循環的過程圖多繪製幾次,其中要用到的公式一併牢記,以利長期記憶的形成。熱效率的計算、溼度等也都很常考。 第二定律、燃燒、熱化學出現的機率沒那麼高,卻是決定高分的關鍵。

【專業科目B-流體力學】 這科是公認最難準備的一科,就學期間這科也被當掉,當初準備起來蠻擔心的。聽了兩位上榜同學的建議,一步一步跟著王立宏老師學習, 流體靜力學、流體動力學、白努力定律、質量守恆、動量方程式等章節,在學時期學不精的,聽了王老師的課程清楚很多。 這些章節也都是歷屆最常考的。近年來該科題目出得較靈活,可能一題用了跨越了兩三個章節的公式,千萬不能用記題形的方式來準備這科, 勢必要了解公式的用法。可以的話要會推公式的來源,歷屆也有考過公式的推導。

【專業科目A-應用力學(靜力學)】 靜力學是專業科目A的基礎,建議將其讀熟再讀另外兩科,其中的力的分解、自由體圖的畫法、形心位置、面積一次矩等,在動力材力都會用到。 桁架的章節投報率也很高,零力桿的判別等。此科的重點是,不僅要訓練自己寫對,還要寫得快。

【專業科目A-應用力學(動力學)】 運動學、能量守恆、動量衝量原理等,觀念很簡單但考得很活,要多做題目來練習,免得考場上看到不知如何應對。 直線運動、曲線運動,這種可以套公式的基本分一定要把握住。考試如果遇到題目完全沒想法就先做別題,找可以套公式就能馬上算出來的考題做比較划算。

【專業科目A-材料力學】 此科的公式較多且雜,需熟記各公式使用的方式及限制。應力應變轉換、剪力彎矩圖、薄壁壓力容器、扭轉、樑的挫曲等都蠻常考的, 建議可以多寫考古題練手感。可以把所有材力會用到的公式整理起來,利用瑣碎時間多背。因專A與土木使用相同試卷, 近一兩年材力有越考越難的趨勢。要追求高分的話,建議樑的章節要讀得更深入一點。

【國文】 國文部份我只有上網找歷屆的題目來做練習,多看範文並找出歷屆題目都通用的寫作內容。此方法雖然不會有太高的分數,但也不至於太低分。將心力分配在專業科目比較實在。

【英文】一天閱讀一篇英文雜誌,這部份有線上圖書館的資源可以運用。專業科目讀累了,拿出單字七千加減背, 主要是維持住自己的語感。考前一個月上網找國營英文常考的文法重點,稍微記一下即可。

【筆記參考】筆記1筆記2

國營聯招機械類 讀書計畫

【函授課程 自由規劃上課進度】

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我採取了先看完全部函授內容,再寫題目的方式。在這段期間,我週末每天都花時間看完兩堂函授, 平日則是慢慢地看半堂或一堂。為了追蹤自己的學習進度,我建立了一個 Excel 表格,紀錄我上課的進度。 這樣做的好處是,一來可以幫助我量化自己已經看了多少;二來每完成一堂課程,都能讓我感受到離目標更近了一步。

看函授的時候一定要專心,可以將手機收在不同房間以免自己分心。過程中一定要做筆記,可以加強記憶,對之後的複習很有幫助。我使用的是電子筆記, 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的裝置上閱讀,亦可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如乘車或上廁所時看電子筆記。上完一個章節後,馬上練習課本後的例題,來強化自己的觀念並知道各公式的使用時機。

【計畫表參考】

上榜生

【安排模擬考有助發現自身盲點】

在正式考試前,可以安排一次類似性質的模擬考,確認自己程度在哪,以及了解考試時自己會有的生理/心理反應。經濟部職員考試多在十月底, 我有報考七月底的中鋼師級考試。雖然考科跟經濟部的科目略有不同,但考試的臨場感,還是跟自己平常在家寫考古題差蠻多的, 很值得一試,也可以用成績來驗證自己需要再加強的部分。

【讀書時間分配與計劃表】

對於時間的分配,建議按照考試分數的分配比例來劃分專 A 和專 B 的學習時間。比如專A 佔 30%,專 B 佔 50%。專A又分成靜力、動力、材力,專B為熱力學、流體力學。 故我的時間分配為靜力(10%)動力(10%)材力(10%)熱力(25%)流力(25%),比較符合投資報酬率。 如果研究所為熱流組可以考慮減少專B的分配時間,反之如果為固力組可以多將時間分配至專B,這部分因人而異。

【理工本科生的讀書建議】

本身為理工科出身,一些基礎的數學底子還算穩固,如三角函數、微積分等。如果對這方面有疑慮也沒關係, 三角函數的基本公式記牢(sin cos tan)即可(用於力的分解合成),其他較深入的如向量微積分,等到要用到時再來理解即可。 從目前的歷屆考題來看,沒有額外上微積分/工程數學的必要。

在做考古題時,一定有自己很常錯或忘記的觀念,我有將自己常錯的部分整理成錯題本,將題目跟解題過程都抄下,並用紅筆標註出自己錯的部分, 直到連續兩次都做對為止(包括過程和答案)。此時要注意的是,只要有一個計算錯誤就會導致整題得分為零(國營考試計算題不給部份分),計算機的按法也需要熟練。

國營聯招機械類 口面試題目與準備重點

經濟部職員複試多在台電大樓,依抵達的時間分為紅、黃、藍三組,最先抵達的拿紅色帶子先面試後體測,拿到黃色帶子的考生分一半先體測, 一半先面試,最後抵達的藍組先體測在面試。期間會複測專A選擇題(25題),如果與初試成績落差太大會被面試官詢問,作文抄寫部份主要是要對筆跡, 以防代考情形產生。進到面試環節為兩兩一組,在外等待時可以跟面試夥伴閒聊降低緊張感。

被問到的口試題目如下:

  1. 看到人員未遵守SOP如何處理?
  2. 現職經驗如何帶到國營企業?
  3. 2050淨零碳排政策內容?
  4. 英雄團隊跟團隊英雄你較喜歡哪個?

【口面試準備重點】 網路上有相關資源可以參考,主要是簡歷表書寫的方式,面試官通常會從裡面找問題問。如果有相關工作經驗的話,要盡量隱惡揚善, 讓面試官對你做得好的地方有興趣。而這些地方最好還可以跟未來工作相關會更好。面試第一題通常會叫你做自我介紹,可以的話準備1.5分鐘左右的版本, 在緊張或忘詞的狀況下,語速變快差不多就是1分鐘。

【體測準備方法】 體測的各項目都有線上影片可以參考,練習個三到五次,臨場不要緊張即可。比較有可能出狀況的是告示牌及400公尺跑走。 告示牌的部份,視力0.9以上都可以正常識別,生僻字的部份網路上找的到,不放心的話多練習幾次即可。400公尺跑走的部分,平常有運動習慣的話,是不難完成。

國營聯招機械類 備考心路歷程

【下定決心與設立目標】 第一步是要有想脫離目前工作(舒適圈)的決心,備考過程很長,早起看函授,下班衝圖書館寫題目,說不辛苦是騙人的。 如果一直把注意力擺在痛苦的部分,恐怕撐不了多久,可以把自己最嚮往國營企業的部分,寫在書桌上或設成手機桌布,時時提醒自己有多想要這個東西,就比較能撐下去。

讀書很重要但也需要適量的休息,建議一天睡7-9小時有利於長期記憶的形成,每週也要安排兩次左右的運動來維持體力。 備考過程像是場馬拉松,而不是一百公尺短跑,中間補給站的安排也有其必要性;當月的讀書進度都有達標的話,可以吃頓大餐, 或看場電影來犒賞一下自己。如果遇到突發狀況,如身體不適或家庭因素等,我是請特休來補上讀書進度, 然後將特休轉換的金額,寫在書桌旁提醒自己這段期間要有的產值,以免因休假而讀書心態鬆懈了。

【備戰多間國營事業】 在職備考雖然壓力不如全職大,可以的話還是不要給自己太長的時間,否則拖著拖著心力就磨耗掉了。所以我決定只用一年時間, 並在考試前將自己所有的特補休請掉,用來準備考試,免得考完後成績不理想再來後悔。經濟部聯招的考試時程拉得很長, 初試考完後要過三個月再面試,面試完還要三個月才報到,考完後半年才進單位報到。如果是全職考生的話,建議讀書進度不要中斷,準備下一個就職考試,免得沒上榜經濟壓力會過大。

國營聯招機械類 推薦老師

王立宏老師 我很推薦王立宏老師的熱力學、流體力學,上課內容完整且有針對國營考試的難度做微調,對於熱流零基礎的我來說也不會太艱澀難懂,套句老師的名言: 「這不是難,而是陌生」,真的覺得瓶頸的地方多看幾次,一定也會有感覺。

【班導師】 在自學進度落後及遇到瓶頸時,上網搜尋到三民補習班有提供專業科目的課程,下班後便立刻前往逢甲班詢問,期間導師推薦最適合我的方式是DVD函授, 因時間彈性對於兼職考生較友善,也沒有多餘的推銷。繳完費後2-3天就收到DVD,有助於我追上讀書進度。

免費預約輔考顧問

國家考試開缺多元。根據自身需求、背景選擇適合類別是踏進國考之路的第一步!

三民輔考近45年專業經驗,分析各類求職者上榜路徑,提供您精準、速效的備考建議。歡迎點選下方按鈕,免費登記,預約諮詢(現場、線上多元諮詢管道,可依需求自行選擇)。

免費諮詢登記

© 三民輔考 版權所有 │ 網站地圖課程試閱網路諮詢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