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事代書助理工作,媽媽是地政士,因為考慮到未來能接續媽媽的客源,加上目前埔里地政士第二代考上的很少,而現有的地政士幾乎都快到退休年紀, 這些都成為我想快點考上的動機。當初因為處於疫情期間,加上埔里沒有開實體課程,所以一開始我報名了雲端課程,就這樣在雲端上課一年沒有考上, 又在家自學一年沒有考上,於親友鼓勵下決定到台中補習,也因為當初線上課程一直非常喜歡戴久喨老師的上課方式,所以決定去上面授課。
【民法】 每次上課都會錄音,隔天一定會邊聽錄音邊複習,複習時間一定不能拖超過兩天,這樣效果會打折,複習時我會一起整理上課時的筆記, 我上課時會用鉛筆做筆記,回去時會擦掉,改用有顏色的筆加註一些簡單的法條解釋,讓我可以更加理解、更好記憶,然後把課本讀過一遍,每天練習題目。
【土地法規】 土地法規我是把課本讀一遍後,就都一直練習題目,土法對我來說比較多背誦的東西,我就把老師講的土地法規、 平均地權條例、土地徵收條例等,會出現的一般徵收整理起來。和區段徵收、照價收買等,一些徵收前至徵收後的程序架構記熟, 還有新修正的重點法條、上課老師說的大法官解釋都要背。
【土地稅法務】 土稅相對容易一點,把老師上課的筆記背熟,還有上課課本畫的重點複習,計算題也是多練習即可。
【土地登記實務】土登因為要背的東西很多,所以我是直接練習題目。
【國文作文】國文我沒有多花時間準備,只有把上課時老師說的如何讓字數衝高的訣竅記起來而已。 【地政士國文歷屆試題】
每次上課時,我都會錄音,回去的隔天複習聽錄音,同時整理上課的筆記,而以往申論題我最大的問題在於字數寫很少,這也是我這次準備加強最多的地方, 除了老師叮嚀多練習題目外,我會在平常讀書的時間,把上課的錄音重複播放,因為不是法律背景,我對法律專業用詞很陌生,而老師上課常常會講解一些題目, 或糾正申論題寫作方式,也會提到大法官解釋或判決,把這些錄音重複聽也可以當作是一種重複練習,法律條號和內容也會更加熟悉。我都是使用補習班給的教材, 戴久喨老師說考試是比誰記得多,不是讀得多,如果都能把老師給的東西都記起來就很夠使用了,重複練習、把東西背起來對我來說比較重要。
我從2023年11月補習班開始上課時準備備考,2021年有在雲端上課過,所以內容還是有點印象,但我還是把自己歸零,從頭開始學習, 把老師交代的事情做好。這次我把目標放在民法和土稅,尤其是民法花的時間最多,讀書的進度就是跟著課程複習,前幾個月是白天和下午讀民法和土地法, 晚上時間練習各科的題目。我每天的讀書計畫表是早上9點到12點,下午2點到5點,晚上7點半到11點,前半年我星期天沒有安排讀書計畫, 比較彈性分配,當周沒有讀完或練習到的題目,就會放到星期天,也是給自己一些緩衝的時間,有空閒多出來的時間的話會做一些運動。
在補習班聽取老師和上榜學長姐分享後,我慢慢修正了自己的讀書方式,原本就知道考試要下定決心,但到了補習班才明白實際要做到什麼程度, 所以我就把自己歸零,從零開始,老師說什麼我就做什麼,而把老師的叮嚀和家人朋友說後,自然而然在準備考試期間的每個家庭活動和節日或朋友聚會,大家就能明白我的缺席。
之前有考過2次的經驗,中間也很長時間沒讀書,所以2023年11月補習班開始上課後才開始準備讀書,為了讀書和休息時間能更好的運用, 我也在12月時選擇全職備考。在補習班時也會和旁邊熟悉的同學之間互相分享各自的準備方式,或討論問題,而這種氛圍也使我更有動力。 我真的非常感謝戴久喨老師和蔡定祐班導師,他們常常會叮嚀我們,如果想考上該如何做,而我也照做,也謝謝自己有堅持下去,現在有了證照, 就在媽媽事務所上班,累積更多實務經驗後再去台中闖一闖。
長時間的備考準備,一定會遇到讀得很累很煩的時候,我覺得看書當下很累時,我會換一種方式讀,大部分我都是聽戴久喨老師上課的錄音檔, 尤其老師上課有時候會帶幽默的風格,是我常常拿來當作充電的方式。
我盡量不會有其他外務或和朋友家人聚會的機會,而且老師也說過,考生沒有節日和聚會,因為我知道和他們坐下來聊天, 我自己就會放鬆下來,我在讀書時就不能立刻很專注,所以為了保持專注,我不想讓自己有鬆懈下來的心情, 所以我在備考的那段時間也很少有和別人相處的時間,但我還是需要有適度放鬆的時候,所以我在吃飯時會看一些影片或綜藝節目, 不需要用頭腦的東西,我覺得找到適合自己讀書的方式很重要,才能長時間的堅持下去。
國家考試開缺多元。根據自身需求、背景選擇適合類別是踏進國考之路的第一步!
三民輔考近45年專業經驗,分析各類求職者上榜路徑,提供您精準、速效的備考建議。歡迎點選下方按鈕,免費登記,預約諮詢(現場、線上多元諮詢管道,可依需求自行選擇)。
免費諮詢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