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軍校畢業後,踏入軍旅生涯21年,退伍時覺得自己不應該只有保全、保險、寶塔這些職業可以選擇,理應讓自己更上一層樓才對,再加上畢業時, 教授告訴我們,軍人不該只是軍人;因此透過好朋友的鼓勵下,毅然決然地選擇地政士考試,期望再創人生第二個高峰。
這段路,的確很艱辛,對於一個45歲的中年大叔而言,「記憶力」是我面臨的最大瓶頸,但卻不能成為準備考試的藉口,只有透過不斷不斷練習、複習、背誦, 讓這些法條刻在我的腦袋裡,作答時才能第一時間反射動作的寫出來。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那裡,這一年來,沒有假期、沒有跨年晚會、沒有除夕圍爐,只有書本陪我。 唯有花更多時間,才能拼過那些20幾歲的小伙子,不是嗎?
其實,無論是在職或全職考生,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怎麼充分利用時間,哪怕是零碎的時間都不可以浪費,畢竟老天是公平的每一個人每天都是24小時。 以我來說,我會將能夠連貫的時間拿來練習題目及閱讀每科課本,而零碎的時間則用來加強不熟或重要法條的背誦,另外將重要法條製作成小書卡隨身攜帶,有空就可以翻閱。
面對考試的讀書方式,不外乎練習、練習、還是練習,大量的做題目,包括地政士歷屆試題、高普考地政士題、地方特考三等四等試題, 這是最快抓住考試重點及方向的方式,而且也是典試老師認為重點的法條,重複出現的機率相當高,再來就是近三年新修的法條,也一定是出題重點,拼命也要把它背起來。
以我來說,地政士歷屆試題會以近15年至17年考試通通都練習,每年都練習30至50遍以上,是的你沒看錯就是30至50遍,只要考出一樣或類似題目一定要完整做答, 狠狠拿下25分,再來就是高普考地政試題、地方特考三等四等試題以近三年題目做滿20遍即可。因為很多時候這些考試題目都會拿來考地政士。
【民法】 戴久喨老師的架構圖,是讓我瞭解民法內容的速成法,回到家後再把上課進度的課本看一遍,很快就能理解老師教授的內容,再加上戴老師上課很喜歡問問題, 千萬不要怕,也不要擔心被問到而低頭,因為這是一個很好檢視自己的機會,問到不會的法條,立刻翻書查找,記憶就會很深刻。戴老師,不只是老師,也是教練,有機會讓教練訓練,功力勢必大增,千萬把握。
【土地法】 雖然這科是很多考生的瓶頸,但天無絕人之路,其中一題地政士法一定要完整背熟,25分的投資報酬率很高,再來就是從歷屆考題中找出平均地權、土地法、 土地徵收條例常考的題目及其延伸尚未考出的重要法條,例如土地徵收之應有負擔,現金補償就是土徵35、36及平權11,抵價地就是土徵41、42。
【土地登記實務】 康捷老師給的講義其實已經相當完整,也都把重點節錄出來,基本上熟讀三至五遍,做題目不成問題,另外我會把曾經考過的條文,在講義上用紅筆框起來加深印象,畢竟這科也是屬於「背多分」。
【土地稅法】 謝萬華老師上課會以簡單易懂的方式教授,不過在考試作答一定也要把完整的條文內容也出來,才會拿高分,縱使計算題一樣也要寫出條文喔。
【國文】 說真的,我沒有花很多時間準備,不過我用當初考大學聯考的方式,每天看一篇社論,是個增進文章不錯的方法,尤其是聯合報的社論,算是社論中的翹楚。
很多人跟我一樣都不是法律或地政相關科系畢業生,一開始會抓不住頭緒,不知如何下手準備,而我是用比較土法煉鋼的方式但卻很有效,就是「抄」,看完題 目後,動手抄答案,每題答案至少抄10遍,在抄的過程中腦袋就會開始記憶,同時也會開始思考這個題目主要測試的內容。
讀書計畫不需要拘泥形式或時間,但自己訂的讀書計畫就一定要戮力完成,沒有模糊空間也不能苟且;以我而言,考前四個月,要求自己每天完成24題的考古題(寫出完整作答), 再加上重點法條抄寫15條,並看完一年份的公職歷屆考題,如此一來,在考試前一周就能把考題練過8至10遍,也能熟記法條。
長時間處在緊繃的狀態,適時紓壓很重要,我會在晚上看完書後跑去買一盒生魚片,一邊看電視一遍吃東西,放鬆自己的大腦,明天起床再繼續完成進度。 每天訂的讀書進度最好是超前一點點,以防止突發狀況而造成進度落後。
另外,有一個很重要的心態,就是無論你打算用多久的時間考上,都一定要用一次考上的態度做準備,不然會因為怠惰、隨興及煩躁,慢慢消磨意志力,¬而最終選擇放棄,這也是大多數考生常常會面臨的困境。
【三民名師團:戴久喨、康捷、謝萬華】 每一位老師都相當有特色,【戴久喨老師】的架構圖及教學訓練方式、【康捷老師】的講義教材及不厭其煩的耐心、【謝萬華老師】的口訣,都是相當受用, 關鍵在於學生願不願意充分利用與吸收,拋開抗拒的心態,既然補習費都繳了,應該好好地向這些名師討教。另外也相當推薦參加【蔡老師】的讀書會、模擬考,每一科經過蔡老師地統整及考猜,命中率都相當高!
符合國家考試或退除役特考考試資格的軍人官兵, 報名政府立案補習班所設之考試類科,可申請補助最高五萬元
國家考試開缺多元。根據自身需求、背景選擇適合類別是踏進國考之路的第一步!
三民輔考近45年專業經驗,分析各類求職者上榜路徑,提供您精準、速效的備考建議。歡迎點選下方按鈕,免費登記,預約諮詢(現場、線上多元諮詢管道,可依需求自行選擇)。
免費諮詢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