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民

上榜生:張弘民

  • 高考總成績:64.68(排名第19名)
  • 普考總成績:63.40(排名第17名)
  • 關務四等總成績:69.2(排名第3名)

本人是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大學畢業後有在傳產和科技業待一段時間,傳產的景氣不好,而科技業非常忙碌,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 我自己有點社恐又被丟到研發部門,天天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還有一堆產品異常,忙得焦頭爛額,我待的公司薪水比普考的還少,越工作越痛苦, 後來發現機械高考錄取率高,薪水也比原公司高很多,在考慮要不要考公職的時候接到三民的電話介紹,經過三民輔考雲林斗六服務處的曹老師說明國考以及公務員待遇, 發現考公職不用面試正好適合不喜歡面對人的我,所以決定一邊工作一邊讀書,但科技業太忙,機械系的課程有一定難度,半工半讀並不容易, 於是我領完年終獎金就辭職全職備考,如果真的考2年考不上再回去找工作,也算是一種破釜沉舟吧。

高普考機械工程各科準備指南

【熱力學】 熱力學基本都是計算題,是得分的重點科目,幾乎都是考公式的運用,要背的公式並不算太多,主要會因為問題的變化改變公式的順序。

多練例題和考古題,最好是看到題目就能想到要用哪幾條公式,看清楚題目要求,依序列出公式並帶入題目給的條件,通常題目的條件、數字都不會少給或多給, 只要公式對、流程正確,數字有全部帶到,接下來就是數學問題,計算機按對就能求解。 【高普考機械工程考古題下載

王立宏老師教得課程十分扎實,上課務必要抄筆記,老師都寫板書了真的不要偷懶,下課複習強化記憶,如果時間不夠算考古題至少也要練習上課講過的例題, 王立宏老師上課也會講哪些是常考的範圍,好好把握拿分的關鍵。

【流體力學與工程力學】 雖然流力和工程力學合併後單一考科的範圍變廣了,但主要都考計算題,會畫自由體圖,知道如何列公式,很多考題都是從基礎題目變化出來的,多練題掌握題感。

流體力學的王立宏老師上課的筆記一定要抄,就算微積分、工程數學的基礎不好,多聽幾遍他的課就能學會,上完課最好盡快複習,多算題目,基礎打好、熟記公式, 遇到變化題型的時候也能一步一步算出答案,練題時不要先看詳解,盡量靠自己想解法,真的想不到才看詳解,多練習不去看解答獨立完成所有計算過程。 看解答可以很快算出答案,但終究不是自己的,如果不夠熟練、不理解公式的用法,就算看到相似題型也不一定馬上想到解題方法,或是算到一半忘記某些步驟而卡住。 【國考申論用紙下載

【機械製造學】 機械製造學的涵蓋範圍非常廣,只要跟機械有關的幾乎都能算製造學,半導體材料、鑄造製程都能當作考題。教材並不是很難,可以盡快把課程上完, 每天有時間就拿書出來翻一翻,把講義當故事書看,有些延伸知識可以上網查多了解,至少有點印象考試時比較不會寫不出東西。

【機械設計】 機械設計包含了製造學、工程力學、機械原理等觀念,先把前面的課先上完再來上課才比較不會聽不懂。由於考試逐年變簡單,機械原理考科被刪除了, 但原理和設計的內容高度重疊,有些考題就是直接從原理出來的,多練習考古題會更好知道考點。不過也不要因為設計很難就放棄讀別科,破壞理論還是很容易考的, 讀其他章節可以當作複習其他考科加深印象。【國考申論用紙下載

【國文】 國文的部分短時間內是不容易提升的,靠以前學校讀書的印象作答就可以,而作文的部分李仁老師教的作文技巧很實用,靈感是不可靠的,知道作文的題眼, 建構出作文大綱,照著老師教的方式去發想,就能寫出一篇作文,如果太久沒寫作文可能會生疏,有時間的話至少要練習寫一篇作文練練手,以免正式考試時卡住寫不出東西。 【實用國文完全攻略

【法學知識與英文】 法學知識的廖震老師教得很好,並不是死背法條,而是先理解架構,知道法條的意涵並懂得如何運用,慢慢就會記住了,法學很多題目都是考古題的變換題型, 觀念相近,只是換種問法變成一個新題目,多練考古題多少會有點幫助。英文要短時間內提升不太可能,而且英文的出題範圍很廣,平常利用空閒的時間多背一些單字, 學一些文法,個人還是盡量把重心花在分數佔比重的專業科目上。 【英文強化包下載

高普考機械工程讀書計畫

【8個月備考計畫】 我從去年10月底開始兼職備考, 今年2月中開始當全職考生,全部備考時間約8個月。由於我從來沒有考過公職考試,所以計畫先考關務特考四等做練習, 因為考科重疊,要準備的科目也比較少,可以先準備工程力學和機械原理,如果還有時間就讀一下製造學,後面也比較好銜接流體力學和機械設計。

【計算題好得分要把握】 我把準備的重點擺在專業科目,尤其是考計算題的考科,安排更多時間練習考古題,上課時間也都盡量在白天精神比較好的時候來上, 共同科目的部分通常都是在上完專業課之後的晚上,或假日出去玩晚上才來上課,國文我沒複習靠以前學校學的印象做題,可以利用一些瑣碎的時間看看法緒或背個單字。 【高普考機械工程考古題下載

【上完課馬上練習題目】 工程力學上幾堂就穿插個製造學,睡前把製造學的書當故事書拿來翻一翻複習,流力跟熱力學課可以交錯上,上完課當天或隔天複習練題, 不要隔超過2堂課才複習,以免忘記太多內容。

所有有計算題的考科盡量在上完課後趕快練習題目,還有靠自己想解答不看詳解,如果解不出來可以看看詳解的解題思路, 會了之後過段時間再把答案蓋住練習不看答案寫出全部過程。我排課時盡量避免一整周都上同一堂課,不然很容易上完之後又忘記更早之前的課。

【考試科目環環相扣】 因為我高職讀機械科,大學是機械系畢業的,讀機械的課程容易上手,機械系有些科目是環環相扣的,要依照順序學習才不會卡關, 先從靜力、動力、材料力學等基礎課程開始,然後再來是流體力學,熱力學跟其他科目較沒有前後順序的科目。

安排課程時盡量不要一次上完同一個課程才上下一個課程,如果又沒有複習的話先上的一定先忘記,只記得最後上的課, 同一天或同一周可以流力和熱力交錯上課然後複習,考計算題的考科,最好上完課就盡快練題強化記憶。

考試前多練習考古題或教材的例題維持解題的手感。製造學範圍廣又是申論題所以最好盡快上完課後經常複習,課程難度不高但數量多,可以穿插在工程力學課程之間, 才不會一直都是面對算術,給自己有一點喘息時間。【高普考機械工程考古題下載

【投考組合增加上榜機會】 機械原理是關務四等的考科,但機械設計部分考題和基礎知識是從原理出來的,原理跟力學有一點點關聯,可以和力學交錯或是上完力學後再上原理, 機械設計包含了製造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等觀念,最好先把前置課程的基礎都打好了再來開始上課。

高普考機械工程備考心路歷程

【擬定讀書計畫表由淺入深學習】 做任何事情事前規劃很重要,一邊工作一邊讀書的話時間真的很寶貴,三民的曹老師協助我規劃自己的讀書計畫表,依照機械系的課程順序一步步由淺入深學習。 也許是太常聽到我對工程師工作的抱怨了,對於我要考公職,家裡人都表示支持,甚至媽媽也和我一起到補習班去了解公職考試相關問題。 【國考讀書計畫表

【保留彈性適當休息很重要】 長時間備考一直面對考試壓力會讓心情緊繃,安排課程盡量避免排程滿檔,課表看起來很精實但實際上窒礙難行,一遇到突發狀況就會影響到整個排程, 盡量勞逸結合,合理安排一些休息時間,做一點運動或是休閒活動調適心情,合理安排休息時間的話,如果臨時有其他事情或是生病也能夠更有彈性地做調整。 我備考期間也是有生病過,我是利用後面沒有排課的時間把原本的課程補回來,停課後面還是要補課的,國家考試不會因為沒有上過課就不會考。

還有盡量不要連續太多堂困難的課程,以免面對難題的挫折感太重,困難課程之間可以穿插一些簡單課程,轉換一下心態比較不會壓力太大, 像是我上幾堂力學如果覺得算數算到眼花之後就會去上製造學,當成聽故事轉換一下心情。

【全職備考考驗自律能力】 剛開始上課是從靜力學開始,因為是基礎課程,高職和大學也都有學過,上課也很順利,但隨著課程的深入,發現上完課如果沒有馬上複習很快就會忘記, 而且計算題需要多做題累積經驗,有足夠的題感才有可能看到題目就想到要用什麼公式,發覺照原本的安排高普考前才勉強把課程上完,幾乎沒有複習的時間, 工作回家很累很不想讀書,連休假都沒有時間好好休息,考慮很久之後決定領完年終後開始全職備考,全職備考雖然不用工作,但是非常考驗自律, 要事先規劃每一天的課表並嚴格執行,讀書是自己的事,雖然過程很孤獨,但依然要朝著目標前進。

高普考機械工程推薦老師

李仁老師 我讀工科的不太會寫作文,上完李仁老師的課學到了很多作文技巧,讓我在寫作文時能有方向可以寫出東西。

王立宏老師 專業科目的王立宏老師,他教的熱力和流力非常詳盡,我幾乎忘光以前大學的課程,跟著老師的教學可以從零學到會,就算微積分、工數不熟也能聽懂。

【曹老師】 三民的曹老師在我選擇課程前有向我介紹公職考試和國營事業的考試科目和薪資待遇,還有協助我訂定讀書計畫表,根據我的時間來安排課程進度, 上課時遇到瓶頸也會協助我解決問題,高普考報名時間到了會提醒我報名避免我錯過時間。 【國考讀書計畫表

免費預約輔考顧問

國家考試開缺多元。根據自身需求、背景選擇適合類別是踏進國考之路的第一步!

三民輔考近45年專業經驗,分析各類求職者上榜路徑,提供您精準、速效的備考建議。歡迎點選下方按鈕,免費登記,預約諮詢(現場、線上多元諮詢管道,可依需求自行選擇)。

免費諮詢登記

© 三民輔考 版權所有 │ 網站地圖課程試閱網路諮詢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