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大學畢業後,我進入科技業擔任業務運營,雖然工作內容具有挑戰性,也能累積實務經驗,但高壓的環境與長時間加班,使我身體狀況逐漸惡化,身心疲憊。 後來因緣際會下與一位已考上公職的大學同學深入聊過,他分享了公職工作的穩定性與生活品質改善的經驗,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職涯方向。我本身大學就讀政治系, 對申論題、法條內容與英文等科目有一定的基礎,因此在多方詢問、分析職務內容與錄取條件後,最終選擇報考移民特考與關務特考,希望能透過努力轉換跑道,實現更穩定與健康的未來。
我認為國家考試不僅考驗學科實力,更是對個人「自律能力」與「時間管理」的徹底考驗。全職備考少了外在制度的約束,若無明確規劃與自我要求,時間很容易被消磨掉。 因此,一旦下定決心要投入考試,就必須全心全意,不斷鞭策自己保持學習節奏。我每天都會安排固定的讀書時段與讀書計畫,並定期檢討自己的進度與弱點,讓準備方向不偏離。 透過高度自律與規律的生活,我慢慢建立起備考的信心與掌握度,希冀在有限時間內累積足夠實力,過上自己期望的生活。
若是以一年備考期來計算,我大約將整體準備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前四個月,我花了較多時間將所有函授課程完整上完,重點放在理解基礎概念與建立整體架構。 這個階段的任務是「打底」,確保每一科都至少有初步認識,尤其是對於自己較不熟悉的科目,如行政法與刑事訴訟法,我特別花時間聆聽老師的講解並配合課本複習, 避免後期複習時出現觀念斷層。【國考讀書計畫表】
第二階段是中期五個月,進入主力複習階段。這段期間我開始重複複習法條,並著重在理解法條的立法意旨與實際適用情境,而非只是死背文字。 我會將每條重點法規的關鍵字圈出來,並製作成條列式重點筆記,方便日後複習。行政法與刑訴法是我相對弱勢的科目,因此我會把常考法條手抄一遍來加強記憶, 並搭配考古題找出哪些觀念仍不清楚,針對這些易錯或模糊地帶再進一步補強。
到了最後三個月,也就是考前衝刺期,我的重心轉向考古題演練與錯題訂正。我將近十年的考古題分科練習,不僅限於作答,還會計時模擬考場情境。 每完成一套題目,我都會仔細檢討並整理出錯誤觀念的筆記,甚至把典型題目依主題分類,例如「行政處分的瑕疵」、「羈押與拘提」、「偵查與起訴之區別」等, 建立屬於自己的申論題資料庫,方便複習與套用。
在讀書計畫安排方面,我會每週提前列好當週進度表,依照科目難度與個人狀況分配時間。每天大約讀書6至8小時,內容包含兩科法律科目搭配一科語文類科, 如英文翻譯或國文作文練習。我也會預留每週一天作為彈性補課日,用來補上沒完成的進度或重新複習不熟悉的章節,避免累積壓力。這樣的節奏讓我在維持學習效率的同時, 也能保有一定彈性與身心平衡。
除了專心上課之外,我在課後也會進行有系統的整理與複習。上課時我會特別留意老師的講解重點與板書內容,課後再將這些重點重新抄錄整理,轉化成自己看得懂、 好記憶的筆記。這樣不僅能加深印象,也方便日後複習時快速掌握重點。針對國考的準備,我也下載並印出近十年的考古題,藉由實際演練題目,熟悉出題方向與答題格式。 每練習完一份考古題,我都會認真訂正錯誤並將錯誤部分整理成筆記,於考前重複複習自己容易出錯的部分。 【關務特考歷屆考古題免費下載】
由於我本身是政治系畢業,對於申論題的作答邏輯、法條理解與表達方式較為熟悉,也更能掌握答題的結構與層次。申論題需要的不僅是背誦法條, 更重要的是能將法條與實務案例、時事背景結合,提出具說服力的論點。因此,我也會搭配廖震老師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其講解,特別是針對重大時事事件的剖析與憲判字的延伸說明。 老師的講解深入淺出,能幫助我在短時間內掌握複雜的法理觀點,並了解如何將理論應用於實際申論題當中。
我覺得國考並沒有所謂的捷徑,透過上課吸收、筆記整理、考古題演練與時事補充一步一步土法煉鋼,既培養對於題目的熟悉程度,也提升對於考試的掌握感與穩定度, 等到實際上考場後看到題目比較不會慌張。
【行政法概要】 對我而言,我認為行政法是最困難的,因為題目出題範圍非常廣泛,且申論題題目常需要配合背誦並寫出法條內容才可獲得高分。我個人的準備方式偏向土法煉鋼, 先好好的上完課程,爾後將常考的幾部法一條一條閱讀完,如:行政程序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執行法、行政罰法、訴願法、國賠法、公務員相關法規......等。 其中行政程序法尤為申論題出題熱區,務必讀熟。
選擇題部分需要好好把握,行政執行法、訴願法、國賠法、公務員相關法規都是出題熱區,法條不一定需要一字不漏背起,但需要非常熟悉內容。 如此一來行政選擇題應能有不錯的分數。最後於考前約四個月開始練習近幾年考古題,我認為一開始確實無法順利將法條應用出來,但慢慢練習後可以逐漸掌握出題方向與規則。
【外國文 (英文)】 當初會選擇報考關務特考,主要是因為自身英文是強項,對英文科目的準備相對有信心。關務特考的英文分為選擇題與作文兩部分,其中作文占比不小,因此我特別注重寫作訓練。 每天我都會安排中翻英、英翻中各一篇,並撰寫一篇英文短文,訓練文法結構與論述邏輯。同時,我也習慣收看 BBC、CNN 等國際新聞,不僅能提升英文閱讀能力, 也有助於累積時事相關語彙與寫作靈感。為了貼近考試內容,我特別整理與海關、關稅、貿易、毒品走私、移民等主題有關的英文單字與句型,作為考前重點複習項目。 透過這樣有計畫的練習與累積,我逐漸建立英文應考的信心,也讓我在準備過程中保持高度投入與穩定進步。
【經濟學概要】 因為就讀科系的關係,我在大學期間已經修習過經濟學相關課程,對基礎概念如供需理論、彈性分析、市場結構、總體經濟指標等都有初步的了解。 因此,在準備關務特考的經濟學科目時,我採取了以「題目導向」的方式進行複習。我先從練習近十年的歷屆考古題著手,透過實際作答來檢視哪些觀念已熟練、哪些部分仍模糊不清。 每做完一回就會仔細訂正,並回頭查閱相關課本或補充教材,加深理解與記憶。
這一科對我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在短短一小時內完成 50 題選擇題,平均每題僅有一分多鐘的作答時間,因此時間管理至關重要。在模擬練習中, 我特別訓練自己迅速判斷題型難易,遇到過於繁複或計算量大的題目時,會先跳過,優先完成自己有把握的題目,確保基本分數到手。這樣的策略讓我在考試中更有信心, 也能有效發揮實力,穩定拿下這一科的成績。
【法學知識】 法學知識方面,熟讀憲法增修條文非常重要,另外重要的釋字、憲判字也可於考前利用時間閱覽。我認為本科多練習考古題,掌握考試常出題目即可獲得不錯分數。
【國文】 國文科相較其他科目算是較簡單的部分,我會利用其他閒暇時間閱讀新聞時事,增加現代文閱讀理解與時事論述之能力。作文方面則是多加練習老師提供的作文題目, 結合實例與名言佳句,使內容更具說服力。國文科範圍廣泛,我認為透過日常閱讀慢慢積累,穩紮穩打,即可維持這科一定之水準。
我是全職備考的考生,剛開始辭去工作、沒有收入來源的那段時間,確實讓我感到非常焦慮與有壓力。看著朋友們在職場上穩定發展,難免會懷疑自己離職備考是否正確。 然而,幸運的是,我的家人非常支持我的決定,給予我經濟與情感上的穩定後盾,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專心準備考試。為了讓自己有明確的方向與壓力控管, 我也設下兩年的停損點:若兩年內未能考取,便重新回到職場尋求發展,這樣的安排讓我備考過程更有目標與動力。
國家考試是一場持久戰,除了專業知識的累積,更是一種心理與生理的耐力考驗。對我而言,離職專心備考雖然能全力投入,但也伴隨著不小的經濟壓力與生活不確定感。 在面對長時間備考帶來的心理壓力與體力上的超量負荷時,我深刻體認到「穩定節奏」的重要性。為了避免焦慮與疲憊影響學習效率,我會為自己設定每日讀書進度與明確的時段安排。 若當天順利完成進度,便可提前休息,讓大腦與身體獲得充分修復;若未完成,則不會過度自責,而是於週末預留一日作為補課時間,維持彈性與自律間的平衡。
除此之外,備考期間我也特別重視身體狀況的維持。我會利用空檔時間做簡單運動,如慢跑、快走或核心訓練,一方面提升體能以因應關務特考的體測要求, 另一方面也藉此紓解長時間讀書帶來的壓力與煩躁感。透過規律作息、運動與進度調整的配合,我讓備考生活保持節奏與彈性,減少壓力積累,更能長期穩定前行。
【廖震老師】 首推廖震老師,老師是行政法權威,一開始我不太能理解行政法的立法邏輯,但透過老師的教導,對於行政法越來越熟悉。
【李仁老師】 國文李仁老師上課風趣幽默,特別在許多枯燥課程中,老師上課特別有趣,常常三個小時的課程不知不覺就結束了。老師也會特別將重點為考生們標註起來,省下不少時間。
【齊潔老師】 三民輔考齊潔老師每次考試前都會將考試相關缺額、資訊傳達給我,當我有問題時,三民的客服與老師能很快的即時回應我,特別因為我是只購買函授課程的學生, 不會直接接觸科目老師,如果找不到人解答考試相關疑惑會非常焦慮,感謝三民的老師及客服人員們能迅速地回答我的疑問。 【國考顧問諮詢】
國家考試開缺多元。根據自身需求、背景選擇適合類別是踏進國考之路的第一步!
三民輔考近45年專業經驗,分析各類求職者上榜路徑,提供您精準、速效的備考建議。歡迎點選下方按鈕,免費登記,預約諮詢(現場、線上多元諮詢管道,可依需求自行選擇)。
免費諮詢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