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職場後每天的生活三點一線,時間常奉獻於工作上,覺得沒什麼生活品質,且薪水也不高。某天看到關務三等的資訊,發現薪水幅度比現在高很多, 毅然走向這條不歸路。第一次報考是在碩二,當時沒什麼準備,且考前一天還在學校跑實驗,忙到晚上11點多才回家,結果成績理所當然的慘不忍睹, 印象中31左右。於是在畢業後,趁上班前夕與當兵的空檔好好準備,隔年拿到成績單發現離錄取標準差了三分,印象中才拿48分。當時卡在要不要繼續準備與放棄的決定, 但在看到還有些書籍沒寫完,甚至是沒翻過時,覺得愧對於此,於是在思考了幾周後,決心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在這一年中,加強了工程力學、 自動控制與熱工學,擬訂了時間分配表,終於在最後成為榜首。
【熱工學】 大學曾經學過材料熱力學,但翻了下熱力學相關書籍才發現內容完全不同,因此在上網爬文後,選擇了三民補習班王立宏老師的課程從頭學起。 我在讀熱力學這科時,主要先把上課講解過的題目弄懂,然後再去做相關章節的題目,而每題都至少做過三到五遍以上。
熱力學前七章到冷凍循環要把握住,其中最重要的不外乎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甚至是各種循環機構pv圖與ts圖都要會畫以及熱效率的計算, 再更好一點連各個循環機構的特點也要懂,比如otto cycle發生爆震原因,diesel cycle與otto cycle差異,提升郎肯循環的方法等等。
剩下的章節如熱力一般式,燃燒與濕度,這三個單元也要多琢磨,而且投資報酬率很高,題型也很固定,許多人在這裡就放棄, 殊不知卻常是各大公職考試是上榜與否的關鍵,而且常常一題就佔了25分,所以不得不拿。
在正課都上完後,各章節題目也都練習完,接著就是歷屆試題的部分。關於歷屆試題的寫法,在這邊我的建議是上題庫班,透過王老師開的題庫班, 將歷屆試題按造各個章節分章解題,上完並練習多次,再重新寫過三四遍以上,即可得到不錯的分數。
【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可分為靜力動力材力三科,前期主要先讀動力學。除了三維運動以外,將其他動力學的題目刷過三遍。接著再讀材料力學,除了非線性以外, 其他題目刷三遍。最後才去讀靜力學,而靜力學則是念了摩擦、行架與虛功法,並將這三個單元的題目大約刷三遍。
考前一個月也將101~111年的三等相關試題寫完一遍,接著就是反覆練習第二遍,嘗試不看解答寫一次,若有不會的題目,則是將該題多寫幾次,寫到記熟為止。 雖然這樣很像在背答案,但好處是若有天遇到不會的題目,至少腦袋會想到以前做過的題目,可以掰出東西來,而不會在愣在那。
總結算一算,我總共寫了2000多道題目在上面,許多題目利用反射動作即可算出,並在考試當下,整份考卷也花不到一小時搞定,也拿到了不錯的分數,說明題海戰術其實有用。
【自動控制】 前期主要先以筆記內容打底,將筆記的內容讀通後,再著手寫課本的題目。整本課本刷個三遍並將筆記題過的題目算過五遍以上後,開始找歷屆試題寫。 歷屆試題將99-111年的題目刷過7遍以上,並將不會的題目做熟,即可在這科拿到不錯的分數。這科內容除了現代控制以外,前面的單元都要好好把握, 翻了翻歷屆試題,古典控制占比幾乎占了7成,因此不能放。
至於現代控制,許多人會認為太難就直接放掉。我的建議是把他讀通。當時我也遇到許多挫折,很多題目也是想很久,翻了下相關書籍才知道怎麼解, 但經過研讀後會發現現代控制其實不難,只是看有沒有真的去理解而已。
【機械製造】 我在考前兩個月才開始準備這科,從歷屆試題開始寫,每天會寫個三回,一邊寫一邊背,當作是背課文。然而,有些看起來很奇怪的答案, 寫不太下去時,會上網查看有沒有適合的可以理解。若遇到比較難用文字理解的加工法,則是會上網看相關影片作為輔助。
到考前一天,大約做了101~112年的關務三等、高普考101~111年、地特105~111年以及103~106年鐵路三等的考古題。四等方面,則是做了94~100年普考與地特的考古題。 其他像是鐵路四等與原住民特考也做了幾回來練習。每做完該回,隔天就要複習,複習的方式可以是默寫或是默念,為的是保持記憶,如此在寫類似的題目時,才不會忘記寫過的東西。
機械製造科看似很難,但比的是廣度,寫的東西越多,分數拿越多,即使沒看過加工法,也要擠出東西來。 像這次出的題目很冷門,我也是每題擠了一頁以上的東西,才拿到些許分數,不然該科可能拿不到分數。
>>>>關務特考歷屆考古題免費下載
【國文】 國文這科,分為選擇題與申論題,選擇題的部分,靠的是平常知識的累積,若平常有在培養閱讀的習慣,在選擇題方面會較好上手。比方說在形音義, 或是一些題意的替換字。至於申論題的部分,則是要多看看學測或指考範文,並記取一些優美詞句,在考場上運用。我在考前一兩天, 時不時一直爬學測和指考範文,看了數以千計的文章,並將有用的字句寫進筆記本內,雖然過程辛苦,很想趕快跳過這一科, 但只要想到要上榜的決心,偷懶的念頭就會瞬間化為烏有,使我堅持下去,並在考試當下,發揮得很好。許多時詞字句也派上用場, 讓整篇文章不會看起來枯燥乏味,而在收到成績單時,也覺得這一切辛苦值得了。
【法學知識與英文】 法學知識的準備方法,較常用阿摩刷題目以及利用youtube觀看廖震老師的歷屆試題影片,如此在準備過程中才不會碰壁,也會較好上手。
英文的部分則是考前一個月刷歷屆考古題,從103~112年,並把錯誤跟翻譯題不會的單字寫進筆記本內,每天背一些。此外,也額外買了一本托福的單字書來唸, 一樣每天背一些,而作文的部分則是在考前一天看英檢中級範文跟學測範文,背了幾篇作文並參考別人怎麼組織英文作文架構就直接上場了。
>>>>關務特考歷屆考古題免費下載
【兩年多讀書歷程】 前年暑假至年底為觀念打底,每當老師上完該科,將會著手寫該題型數次,為的是培養熟練度,而在去年初至今年第二次考試前為歷屆試題的練習, 使觀念與題型的認知增加。在去年落榜後,開始了新的讀書計畫。這次的計畫則是將先前沒有打好的觀念補足,將時間一樣拉至去年底, 並加強所有科目的練習,找出較為劣勢的科目,如工程力學,除了加強題目的練習以外,還將觀念更為仔細的複習。
【近十年歷屆試題刷題】 從今年初,也著手開始反覆練習歷屆試題,我所寫的各科關業科目的歷屆試題,大約都是從101寫到111年。時間允許的話,我有時候會寫到96-97年, 可以的話我會盡量練到幾乎所有的題目都會。寫歷屆試題推薦先理解算式過程,並寫到五遍以上,寫越多記得的東西會越多, 許多東西會不自覺背起來。這樣在考場上看到題目,可以不經過大腦思考,即可反射動作寫出算式與答案,這樣速度會快很多。 像這次考試,除了機械製造以外,其他科目的計算題我總共花不到一小時寫完。
【申論題準備方式】 申論題的部分,舉英文而言,要多多背單字及多看各大考試的範文,才能好好寫出翻譯題與作文。國文的部分則是內容不離題, 且字數也夠就沒什麼問題。其他專業科目,如機械本科,涵蓋自動控制、工程力學、熱工學與機械製造, 這幾科的準備方式也是靠刷題去準備,如此即便遇到不會的題目也可寫出東西來。
【講義與筆記整理】 講義與筆記的部分,我的整理方式是跟著老師的步調走,除了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東西,口述的東西我也有寫進筆記內, 盡量做到滴水不漏。另一方面,老師上到哪我講義就寫到哪,甚至有時候會超前進度,這樣才能跟上老師的腳步。
我的背景是材料與機械系,兩科系在備考期間有的幫助是在機械製造的部份,由於有材料的背景, 可以寫出一些課外的東西去彌補我所沒看過的加工法,其餘的地方,我認為比較像是重頭開始學習。
備考了幾年,中間也落榜了兩次,心理不乏會產生想放棄的念頭。但每當看到目前工作的薪水很少,且輪班導致身體狀況差,放棄的念頭就會灰飛煙滅, 使我一直堅持下去。心態上也與前兩年不太一樣,以前都是急著要考上,使得準備上很慌忙且倉促,如同囫圇吞棗般,導致心態較為不穩。 而這次備考下來多的是穩定且不慌,畢竟在這一年當中,題目寫了好幾千題,練到題目都可以反射動作,寫到最後都會發覺快沒題目寫。
在兩年多的準備過程中,發現了許多以前看不到的盲點,研讀教材時,將這些認為是補充專業知識,如同課外讀物一樣,使我心態上較為穩定。
【廖震老師】 共同科目中的法學知識,我推薦的老師是廖震老師,即使我只有在youtube上看過他解題,但還是能夠讓我對法學知識有進一步的認知。
【王立宏老師】 另一方面,專業科目中,我推薦的老師是王立宏老師,老師教的熱力學,從觀念到解題都不馬虎,在上課時能感受到他對學生的用心。 即使很多人為了考國營才補他,我認為若要考高考地特或是關務特考,也可以因為考科有熱力學或熱工學上他的課,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從我這次關務特考的熱工學就可看出,能夠不經大腦思考寫出算式及正確答案,在他的教導下拿了91分,取得了榜首佳績。
國家考試開缺多元。根據自身需求、背景選擇適合類別是踏進國考之路的第一步!
三民輔考近45年專業經驗,分析各類求職者上榜路徑,提供您精準、速效的備考建議。歡迎點選下方按鈕,免費登記,預約諮詢(現場、線上多元諮詢管道,可依需求自行選擇)。
免費諮詢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