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交通

作者:陳奕凡

臺灣交通

交通

臺灣交通建設完善,陸路交通便捷,入出口貿易以海運為主,空運為輔。
(一)鐵路:
早期臺灣私營鐵路規模最大者為臺糖公司,後由臺鐵專營鐵路,營業路線總長1,146公里,使用兩軌間距1,067公厘(3呎6吋)之窄軌鐵路,沿線多隧道和橋樑,東西鐵路連成一體,成一環島體系。
基隆-高雄,全長408公里,為電氣化鐵路,為臺灣交通運輸之動脈。
花蓮-臺東,北銜北迴鐵路,南接南迴鐵路。
連接西部幹線及東部幹線北段。
連接西部幹線及東部幹線南段,為環島鐵路網最晚完工者,北迴和南迴鐵路均為切穿中央山脈開鑿而成。
支線鐵路多因產業需要而鋪設,後因公路運輸便捷之故,目前臺鐵支線鐵路多已停駛,或和地方配合轉型為觀光之載客運輸。
(1)平溪線:三貂嶺-菁桐
原為礦業運輸鐵路,沿途主要景點為十分瀑布、平溪老街。
(2)內灣線:新竹-內灣
原為石灰泥業及林業用鐵路,沿途主要景點為內灣車站。
(3)集集線:二水-車埕
原為運送水利發電機組而興建,目前轉型為「南投觀光鐵道」,為全臺最長之支線鐵路。
(二)公路:
臺灣地區公路總長20,1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主要分布於西部地區,除高速公路外,尚有省道、縣市快速道路等公路網。 
基隆-高雄,臺灣地區第一條高速公路,另有支線連接桃園國際機場。
東勢-太魯閣,西沿大甲溪,東沿立霧溪,支線則沿蘭陽溪而建。1999年921大地震後,大甲溪谷關至德基路段即長期封閉,未對公眾開放,至2011年完成便道的整修,惟僅供梨山地區與公路沿線居民和工程人員等出入使用,未對公眾開放。
臺南玉井-臺東海端。
統稱「二高」,基隆至屏東業已全線通車。
(三)海運:
配合經濟發展,加強對外貿易。
1.以高雄、基隆、臺中、花蓮為四大國際貿易港。
2.增闢蘇澳、安平、馬公等次要港口。
(四)空運:
臺灣位於東北亞和東南亞航空線中間位置,航空交通繁忙。
國際機場    以桃園國際機場和高雄國際機場為主要機場。
航線    遍及自由世界各國。

貿易

臺灣地區的貿易屬美元集團,主要輸出品為工業產品,主要輸入品為農工原料和資本設備。以往臺灣地區之兩大貿易國為美國及日本,近年由於政策開放及全球趨勢,中國已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往來對象。
貿易貨品結構變化    出口貨品    民國104年我國主要出口產品中,最大出口項目為電子零組件;其次為資通與視聽產品;第3大為基本金屬及其製品。
進口貨品    民國104年我國第1大進口產品為礦產品;其次為電子零組件;居進口第3位為化學品。
市場分析    出口    自民國91年臺灣加入WTO之後,中國均為臺灣第一大出口貿易對象。民國104年,臺灣的第2大出口市場為東南亞國協(10國),美國則居第3。
進口    民國104年,臺灣第1大進口來源為中國大陸(含香港),第2大進口來源為日本。
對外貿易依存度高    
1.臺灣出口依存度高於進口依存度。近年兩岸開放,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更是大幅上升。
2.因應加入WTO之新形勢,應朝低勞力密集、高附加價值方向加速農業升級(即精緻農業)。

人口與都市

依內政部戶政司公佈之統計資料,至民國105年8月底止,臺灣地區總人口數約為2,351萬。
(一)人口分布(分布不均):
受地形、交通及產業的影響,人口主要分布於西部平原及盆地,廣大山區則人煙稀少。由此可知,影響臺灣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為地形。
1.人口集中區域:
臺灣人口主要集中在臺北、臺中、高雄三大都會區。
2.族群分布:
(1)原住民:
截至2016年8月,臺灣原住民族約有55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目前,經臺灣中央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共有16族。
(2)漢族:
河洛人
(福佬人)    泉州人    最早抵臺,散居於臺北盆地及嘉南平原西半部。
    漳州人    抵臺時間稍晚,散居於屏東平原及嘉南平原東半部。
客家人    最晚,居住於西北部丘陵和東部縱谷。
(二)都市:
臺灣地區都市主要集中於西部(因經濟繁榮、工商業發達)。
臺北市    1.位於臺北盆地中心,為臺灣地區陸空交通中心及貿易中心,以基隆為外港。
    2.直轄市,為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亦為臺灣地區第一大都市及政治、文化中心,人口非常密集。
高雄市    1.為臺灣南部最大商港、漁港和工業城。
    2.直轄市,臺灣第二大城,煉油、鋼鐵、造船、石化等重工業中心。
臺中市    1.位於臺中盆地。
    2.以臺中港(梧棲港)為外港。
臺南市    1.臺灣最早開發的城市,明鄭時期古都,古蹟多,為文化和觀光都市。
    2.地近高雄市,發展較慢。
新竹市    位於臺灣西北部,設有科學工業園區加速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嘉義市    位於嘉南平原,地當阿里山出入要口,為早期林木業之中心。
(三)都市化:
臺灣光復後隨著經濟起飛,都市化的發展十分快速。
都市化
原因    1.工業迅速發展。
2.經濟結構的轉變。
大量人口
移入問題地價高漲    
1.居民購屋困難。
2.公共設施土地不易取得,使都市更新和建設困難。
違建問題    非法或臨時違建,易成為治安死角和都市建設的絆腳石。
居住環境
品質惡化    
1.居住品質不佳。
2.噪音問題嚴重。
3.空氣污染:空氣中含大量懸浮微粒和灰塵,有害居民健康。
4.垃圾問題:每人垃圾製造量和都市規模與都市化程度成正比。
郊區化
問題    交通阻塞    通勤人口多。
    市政困擾    新住宅短缺和郊區公共設施不足。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