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理論

作者:林林元

貨幣理論

一、交易型貨幣數量學說

現金交易型貨幣數量學說,為最早的貨幣學說,經濟學者費雪為此派的代表人物。

(一)基本假設

依據古典貨幣數量學說,貨幣數量與物價水準成正比例之關係,係基於下列假設:
1.充分就業為常態:
此為古典學派理論的一貫假設。由於經濟體系無失業,故代表經濟產出之供給與需求完全均衡(只有在供給遠大於需求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失業問題),財貨勞務數量T亦因此而確定,所以貨幣數量M的增減,並不影響財貨勞務數量T之大小,只會使物價造成波動。
2.貨幣功能僅限交易媒介:
基於此假設,當貨幣數量增加,大眾將其持有之貨幣,全數用於消費,而不作儲藏之用。而在財貨勞務T不變下,當大眾之消費需求提高時,自然造成物價上升。
3.其他因素不變:
其他因素包括影響貨幣流通速度V與社會支付制度,金融制度、個人習慣、對未來預期、生產力大小等因素,均假設不變。

(二)主要論點

貨幣的功能為交易媒介,故大眾手中的貨幣,會全數用來購買財貨與勞務。
貨幣的購買力,即貨幣的價值,與貨幣數量M成反比,即在財貨勞務數量T不變之下,貨幣數量M增加,將使單位貨幣所能購買的物品減少,即貨幣的購買力下降,而貨幣的購買力又反映在物價的變動上,即購買力低時,物價P上漲;反之,則下降,故貨幣數量M將影響物價P的高低。
除貨幣數量外,物價P亦受貨幣流通速度V及財貨勞務數量T的影響。
然而,在短期內,貨幣流通速度V與財貨勞務數量T固定,故物價P僅由貨幣數量M決定,二者成同方向同比例的關係。

(三)現金交易方程式

古典學派之貨幣理論,以費雪(Fisher)的交易方程式(Equation of exchange)為代表,著重在貨幣數量M(貨幣供給)與物價P:
MV=PT  或 P="MV" /"T" 
M:特定時期內貨幣的流通數量
V:同時期內貨幣的流通速率,即每一單位貨幣的使用次數。
P:物價指數(即每單位財貨勞務的平均價格)
T:特定時期內財貨勞務的交易量(即以貨幣購買一切財貨勞務的交易量)
1.此方程式代表一地區某時期內成交的財貨勞務T,乘以其平均每單位價格P,必等於經濟體系同時期內貨幣流通數量M,乘以其流動速率V,亦財貨勞務的交易總價值PT,必等於經濟體系內的貨幣數量總額MV。
2.物價水準P的決定因素為M、V、T,即一般物價水準P與M、V成正比,與T成反比:
(1)P的變化與M、V的變化成正比,而與T的變化成反比。
(2)增加貨幣數量(M)或速率(V),或減少物品與勞務的交易量(T),則物價水準(P)上升;反之,減少貨幣數量或速率,或增加物品與勞務的交易量,則物價水準下降。
(3)在正常情形下,P為被動因素,受M、V、T三者的相互影響,所以某一因素變動,P並不一定隨之變動。如T增多一倍,而M、V亦同時增多一倍時,P便不會變動。
(4)短期內,V與T變動甚少,故令V與T不變: V=V ̅,T=T ̅。因此,P由M所決定,二者變動方向與幅度呈正相關。

(四)缺點

1.貨幣並非只有交易媒介的功能,故持有貨幣者,並非都要馬上支用,且其流通速度,也會因為交易市場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2.在特定情況下,貨幣的增加使得資本增加,故反而引起產量的增加。因此物價不一定會上漲。
3.由於個人對貨幣的使用習慣不同,會使其比例有出入,同時此習慣也會左右物價漲跌的程度,故貨幣數量與物價兩者間,未必存在比例的關係。
4.只由貨幣數量的增減,來說明財貨勞務的貨幣價格,卻忽略了財貨勞務產量的增減,對物價的影響。
5.一個國家的幣值,不僅受貨幣數量的影響,在全球化的今天,匯率的變動,亦決定一國幣值的升貶,進而左右物價的漲跌。

二、現金餘額說–劍橋現金餘額方程式

(一)理論要點


由英國劍橋學派的代表人物庇古(Pigou)提出的一種貨幣需求函數。其理論要點如下:
1.貨幣的價值由貨幣的供給與需求共同決定,而貨幣供給量係由貨幣主管當局決定,短期下為一固定值,故直接影響貨幣價值高低者,為貨幣需求。
2.大眾將社會資源以貨幣形式保留在手中,稱為「現金餘額」,大眾保有貨幣的理由,乃因貨幣可為交換媒介,亦可為價值儲藏的工具。
3.貨幣需求數量的大小,由社會總資源中願以貨幣形式保有的比例及物價水準所決定,前二者在短期內大致不變,故貨幣需求量與物價之間有同方向同比例變動的關係。
4.貨幣需求=貨幣供給貨幣市場均衡。

(二)劍橋現金餘額方程式

庇古教授以小麥為例:
"π ="  "ky" /"M" 
π:以一定小麥數量表示的單位貨幣價值。
y:以小麥來代表的社會總資源。
k:總資源中願以貨幣形式保有的比例。
k為以小麥代表的社會總資源中願以貨幣形式保有的部分。
"ky" /"M" :將ky與貨幣數量相比,即為小麥的單位價值,故兩邊相等。
由於注重貨幣的需求動機,故可將上式轉為貨幣需求方程式:
Md=KTP
K:特定時期所得中經常以貨幣形式保有的比例。
P:特定時期內財貨勞物的每單位價格(物價水準)。
Md:特定時期內的貨幣需求量(民眾願意持有的貨幣總量)。
T:特定時期內財貨勞務的交易量(即以貨幣購買一切財貨勞務的交易量)
TP:特定時期內財貨勞務的交易總價值。
KTP:TP中以貨幣形式保有的部分,即交易總值TP當中,以貨幣形式持有的價值為何。
意思就是,如果要進行總價值這麼多的交易,那麼就需要這麼多的貨幣數量來進行交易。因此,民眾願意持有的貨幣總量Md,即持有貨幣的需求,等於進行財貨勞務交易的貨幣總價。
又由於貨幣需求與供給量須相等,才達成貨幣市場的均衡,即Ms=Md故Ms=KTP。由於K與T在短期內由外在變數決定,可假設為固定,故貨幣數量的增加,將造成物價水準同比例的上升。
因此,當Ms=Md時,"PT" /"V" =KTP 1/"V" =K或K=1/"V" ,K與V為倒數關係。

三、所得支出說

(一)意義

所得的基本概念所得由消費、投資等各項支出構成,而此各項支出亦由於有所得而產生。但所得與支出並不一定相等。如本期支出與前期所得相等,則生產、物價均無變動,如支出大於前期所得,則通貨膨脹;如支出小於前期所得,則通貨緊縮。從所得與支出一體兩面的關係,可知經濟體系的總支出,構成經濟體系的總所得。

(二)公式

所得支出說的公式由韓森所提出。
"P="  "Y" /"O" 
P:代表一般物價水準
Y:代表貨幣支出
O:代表物品與勞務的實際生產量
又有人以I代表貨幣所得,R代表真實所得,故將上式進行改造:
"P="  "I" /"R" 
任何一個時期,若貨幣支出增加速度,大於生產量的增加速度,則物價將上漲;反之,若生產量的增加速度,大於貨幣的支出速度時,則物價將下跌;若二者增減比率相等,則物價將維持原來水準。也就是說,貨幣數量的增加,是有效需求(包括消費+投資)增加的結果。故貨幣數量在所得支出說中僅發生被動的作用。換言之,貨幣乃物價變動的結果,而以支出的變動為物價變動的中心,此與貨幣數量學說以貨幣數量為因,物價變動為果不同。

四、凱因斯(J. M. Keynes)之貨幣理論

一九三六年,凱因斯出版《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一書,針對當時的經濟恐慌中諸項傳統貨幣理論學者無法解決的問題,作了多方面的檢討與批評,並配合經濟環境的轉變,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一)凱因斯對傳統貨幣理論的批評

否定「賽伊法則」:
1929年供給並未明顯創造自身需求,同時因勞動市場的工資,存在「向下僵固性」,更進一步加深失業問題的嚴重程度,故難以使充分就業成為常態。
流動性陷阱的存在:
利率已降到極低水準,民間的消費及投資等支出意願仍無法提高,多數大眾仍選擇繼續持有貨幣,此時若欲以增加貨幣數量來增加社會的有效需要,則增加的貨幣供給數量,將完全被大眾持有貨幣的意願給吸收,即貨幣政策無效,凱因斯將此稱為流動性陷阱。
貨幣數量與物價的變動關係,須視情況而定:
物價與貨幣數量為同向變動,但非為同比例變動,此乃貨幣數量學說所忽略的。惟有當接近充分就業時,貨幣數量學說的主張才能成立,即物價與貨幣數量為同向且同比例變動。

(二)凱因斯的利率理論

1.流動性偏好理論—保有貨幣的動機:
現金為最具流動性的資產,故根據大眾對流動性的偏好,便可解釋大眾持有貨幣的動機:
交易動機:
保有現金,以便利交易的進行。
預防動機:
保有貨幣,以備不時之需。而當所得愈高,則貨幣需求的預防動機愈強。
投機動機:
為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利得而保有的貨幣需要。
當中的假設條件及關係為:以債券為投機資金的主要去處,而因債券的利息固定、債券買賣價格便與利率存在反向關係,當利率下降時,債券價格上升,此時宜賣出債券,使手中貨幣增加;反之,當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下跌,此時宜買入債券。由於買入債券而使手中貨幣減少,故利率高低與投機貨幣間,存在如此的關係。
2.均衡利率:
由於人們對流動性的偏好,在交易、預防、投機三動機下,對貨幣產生需求,因此若欲使大眾出讓其持有的貨幣,等同於犧牲流動性,此乃多數大眾所不願,故凱因斯認為利率是出讓流動性的報酬,其高低決定於人們對流動性的偏好程度,以及貨幣供給量的多寡。在貨幣供給量固定之下,利率上升,代表貨幣需求增加存在超額貨幣需求,利率下降,代表貨幣需求減少存在超額貨幣供給。唯有貨幣供給與需求相等時,產生均衡利率。

(三)貨幣面對實質面的影響

凱因斯認為「工資、物價自動調整機能」並不能對「實質的投資、儲蓄或貨幣需求」產生什麼影響,而唯一能夠有所影響者乃為「實質貨幣供給量 〖"M " 〗^"S" /"P" 」。這是因為在名目貨幣供給額不變之下,工資、物價的伸縮將使實質貨幣供給數量發生變動,而實質貨幣供給數量的增減,將影響利率,而利率的變動又能影響投資,終而帶動經濟使國民所得增加,恢復充分就業。
然而,凱因斯認為,在兩種極端情況下,會使得上述之因果關係不成立—
流動性陷阱(LM為水平線):
如前述之凱因斯對傳統貨幣理論的批評。
投資函數缺乏彈性(IS為垂直線):
即投資需求的利率彈性=0。縱使實質貨幣供給的增加能降低利率,但由於投資缺乏彈性,對利率的變化並未有任何反應,於是在投資未增加之下,失業問題日趨嚴重,甚至不可能藉由工資、物價的自動調整加以消除。
在此二情況下,貨幣政策無效。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