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行政與法規-2

作者:陳毅弘、陳亦凡、龍玉雲

觀光行政與法規-2

觀光法規

發展觀光條例(100.04.13)

(一)立法目的
1.發展觀光產業,宏揚中華文化。
2.永續經營台灣特有之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資源。
3.敦睦國際友誼。
4.增進國民身心健康。
5.加速國內經濟繁榮。
(二)名詞解釋
觀光產業
指有關觀光資源之開發、建設與維護,觀光設施之興建、改善,為觀光旅客旅遊、食宿提供服務與便利及提供舉辦各類型國際會議、展覽相關之旅遊服務產業。
觀光旅客    
指觀光旅遊活動之人。
觀光地區    
指風景特定區以外,經中央主管機關會商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後指定供觀光旅客遊覽之風景、名勝、古蹟、博物館、展覽場所及其他可供觀光之地區。
風景特定區    
指依規定程序劃定之風景或名勝地區。
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    
指無法以人力再造之特殊天然景緻、應嚴格保護之自然動、植物生態環境及重要史前遺跡所呈現之特殊自然人文景觀,其範圍包括:原住民保留地、山地管制區、野生動物保護區、水產資源保育區、自然保留區、及國家公園內之史蹟保存區、特別景觀區、生態保護區等地區。
觀光遊樂設施    
指在風景特定區或觀光地區提供觀光旅客休閒、遊樂之設施。
觀光旅館業    
指經營國際觀光旅館或一般觀光旅館,對旅客提供住宿及相關服務之營利事業。
旅館業    
指觀光旅館業以外,對旅客提供住宿、休息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相關業務之營利事業。
民宿    
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閒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
旅行業    指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為旅客設計安排旅程、食宿、領隊人員、導遊人員、代購代售交通客票、代辦出國簽證手續等有關服務而收取報酬之營利事業。
觀光遊樂業    
指經主管機關核准經營觀光遊樂設施之營利事業。
導遊人員    
指執行接待或引導來本國觀光旅客旅遊業務而收取報酬之服務人員。
領隊人員    
指執行引導出國觀光旅客團體旅遊業務而收取報酬之服務人員。
專業導覽人員    
指為保存、維護及解說國內特有自然生態及人文景觀資源,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在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所設置之專業人員。
(三)主管機關
1.發展觀光條例所稱「主管機關」:
(1)在中央為交通部。
(2)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3)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2.中央主管機關之權責:
(1)中央主管機關為主管全國觀光事務,設觀光局;其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2)風景特定區之評鑑、規劃建設作業、經營管理、經費及獎勵等事項之管理規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3)觀光旅館業、旅館業之設立、發照、經營設備設施、經營管理、受僱人員管理及獎勵等事項之管理規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4)旅行業之設立、發照、經營管理、受僱人員管理、獎勵及經理人訓練等事項之管理規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5)觀光遊樂業之設立、發照、經營管理及檢查等事項之管理規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6)導遊人員、領隊人員之訓練、執業證核發及管理等事項之管理規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7)依發展觀光條例所為處罰之裁罰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8)觀光產業之國際宣傳及推廣,由中央主管機關綜理,並得視國外市場需要,於適當地區設辦事機構或與民間組織合作辦理之。
(9)中央主管機關得將辦理國際觀光行銷、市場推廣、市場資訊蒐集等業務,委託法人團體辦理。其受委託法人團體應具備之資格、條件、監督管理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10)民間團體或營利事業,辦理涉及國際觀光宣傳及推廣事務,除依有關法律規定外,應受中央主管機關之輔導;其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11)為加強國際宣傳,便利國際觀光旅客,中央主管機關得與外國觀光機構或授權觀光機構與外國觀光機構簽訂觀光合作協定,以加強區域性國際觀光合作,並與各該區域內之國家或地區,交換業務經營技術。
(12)為有效積極發展觀光產業,中央主管機關應每年就觀光市場進行調查及資訊蒐集,以供擬定國家觀光產業政策之參考。
(13)觀光產業之綜合開發計畫,由中央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實施。
(14)外籍旅客向特定營業人購買特定貨物,達一定金額以上,並於一定期間內攜帶出口者,得在一定期間內辦理退還特定貨物之營業稅;其辦法,由交通部會同財政部定之。
(15)經營管理良好之觀光產業或服務成績優良之觀光產業從業人員,由主管機關表揚之;其表揚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16)主管機關為加強觀光宣傳,促進觀光產業發展,對有關觀光之優良文學、藝術作品,應予獎勵;其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有關機關定之。中央主管機關,對促進觀光產業之發展有重大貢獻者,授給獎金、獎章或獎狀表揚之。
(17)為維護遊客安全,水域管理機關得對水域遊憩活動之種類、範圍、時間及行為限制之,並得視水域環境及資源條件之狀況,公告禁止水域遊憩活動區域;其管理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18)主管機關對各地特有產品及手工藝品,應會同有關機關調查統計,輔導改良其生產及製作技術,提高品質,標明價格,並協助在各觀光地區商號集中銷售。
(19)為加強機場服務及設施,發展觀光產業,得收取出境航空旅客之機場服務費;其收費及相關作業方式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20)中央主管機關,為適應觀光產業需要,提高觀光從業人員素質,應辦理專業人員訓練,培育觀光從業人員;其所需之訓練費用,得向其所屬事業機構、團體或受訓人員收取。
(四)風景特定區之規劃與維護
1.風景特定區之規劃:
(1)風景特定區計畫,應依據中央主管機關會同有關機關,就地區特性及功能所作之評鑑結果,予以綜合規劃。
(2)計畫之擬訂及核定,除應先會商主管機關外,悉依都市計畫法之規定辦理。
(3)風景特定區應按其地區特性及功能,劃分為國家級、直轄市級及縣(市)級。
(4)為維持觀光地區及風景特定區之美觀,區內建築物之造形、構造、色彩等及廣告物、攤位之設置,得實施規劃限制;其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有關機關定之。
(5)風景特定區計畫完成後,該管主管機關,應就發展順序,實施開發建設。
2.風景特定區之維護:
(1)中央主管機關對於劃定為風景特定區範圍內之土地,得依法申請施行區段徵收。公有土地得依法申請撥用或會同土地管理機關依法開發利用。
(2)為維護風景特定區內自然及文化資源之完整,在該區域內之任何設施計畫,均應徵得該管主管機關之同意。
(3)具有大自然之優美景觀、生態、文化與人文觀光價值之地區,應規劃建設為觀光地區。該區域內之名勝、古蹟及特殊動植物生態等觀光資源,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嚴加維護,禁止破壞。
(4)為保存、維護及解說國內特有自然生態資源,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於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設置專業導覽人員,旅客進入該地區,應申請專業導覽人員陪同進入,以提供旅客詳盡之說明,減少破壞行為發生,並維護自然資源之永續發展。
(5)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之劃定,由該管主管機關會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劃定之。
(6)專業導覽人員之資格及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3.處罰:
(1)損壞觀光地區或風景特定區之名勝、自然資源或觀光設施者,有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處行為人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責令回復原狀或償還修復費用。其無法回復原狀者,有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再處行為人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鍰。
(2)旅客進入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未依規定申請專業導覽人員陪同進入者,有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處行為人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
(3)於風景特定區或觀光地區內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由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A.擅自經營固定或流動攤販,其攤架、指示標誌或廣告物予以拆除並沒入之,拆除費用由行為人負擔。
B.擅自設置指示標誌、廣告物,其攤架、指示標誌或廣告物予以拆除並沒入之,拆除費用由行為人負擔。
C.強行向旅客拍照並收取費用。
D.強行向旅客推銷物品。
E.其他騷擾旅客或影響旅客安全之行為。
(4)於風景特定區或觀光地區內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由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
A.任意拋棄、焚燒垃圾或廢棄物。
B.將車輛開入禁止車輛進入或停放於禁止停車之地區。
C.其他經管理機關公告禁止破壞生態、污染環境及危害安全之行為。
(五)觀光旅館業、旅館業之經營管理
1.執照及登記證:
(1)經營觀光旅館業者,應先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核准,並依法辦妥公司登記後,領取觀光旅館業執照,始得營業。
(2)經營旅館業者,除依法辦妥公司或商業登記外,並應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登記證後,始得營業。
2.業務範圍與管理:
(1)觀光旅館業業務範圍如下:
(2)觀光旅館等級,按其建築與設備標準、經營、管理及服務方式區分之。
(3)觀光旅館之建築及設備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內政部定之。
(4)觀光旅館業、旅館業經營者,於經營該業務時,應依規定投保責任保險。
(5)觀光旅館業、旅館業者,應懸掛主管機關發給之觀光專用標識;其型式及使用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觀光專用標識之製發,主管機關得委託各該業者團體辦理之。
(6)觀光旅館業、旅館業者,經受停止營業或廢止營業執照或登記證之處分者,應繳回觀光專用標識。
(7)觀光旅館業、旅館業者,暫停營業或暫停經營一個月以上者,其屬公司組織者,應於十五日內備具股東會議事錄或股東同意書,非屬公司組織者備具申請書,並詳述理由,報請該管主管機關備查。
(8)觀光旅館業、旅館業者申請暫停營業或暫停經營期間,最長不得超過一年,其有正當理由者,得申請展延一次,期間以一年為限,並應於期間屆滿前十五日內提出。停業期限屆滿後,應於十五日內向該管主管機關申報復業。
(9)觀光旅館業、旅館業者未依規定報請備查或申報復業,達六個月以上者,主管機關得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3.限制:
(1)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不得為觀光旅館業之發起人、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執行業務或代表公司之股東:
A.有公司法第30條各款情事之一者。
B.曾經營該觀光旅館業受撤銷或廢止營業執照處分尚未逾五年者。
(2)已充任為公司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執行業務或代表公司之股東,如有上述情事之一者,當然解任之,中央主管機關應撤銷或廢止其登記,並通知公司登記之主管機關。
4.獎勵:
(1)民間機構開發經營觀光旅館經中央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核定者,其範圍內所需之公有土地得由公產管理機關讓售、出租、設定地上權、聯合開發、委託開發、合作經營、信託或以使用土地權利金或租金出資方式,提供民間機構開發、興建、營運,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國有財產法第二十八條及地方政府公產管理法令之限制。
(2)民間機構開發經營觀光旅館經中央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核定者,其所需之聯外道路得由中央主管機關協調該管道路主管機關、地方政府及其他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興建之。
(3)民間機構經營觀光旅館業之租稅優惠,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36條至第41條規定辦理。
(4)為加強國際觀光宣傳推廣,公司組織之觀光產業,得在下列用途項下支出金額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限度內,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當年度不足抵減時,得在以後四年度內抵減之;其投資抵減之適用範圍、核定機關、申請期限、申請程序、施行期限、抵減率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A.配合政府參與國際宣傳推廣之費用。
B.配合政府參加國際觀光組織及旅遊展覽之費用。
C.配合政府推廣會議旅遊之費用。
5.處罰:
(1)觀光旅館業、旅館業者經主管機關依第37條第1項檢查結果有不合規定者,除依相關法令辦理外,並令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定期停止其營業之一部或全部;經受停止營業處分仍繼續營業者,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2)觀光旅館業、旅館業者經依第37條第1項規定檢查結果,有不合規定且危害旅客安全之虞者,在未完全改善前,得暫停其設施或設備一部或全部之使用。
(3)觀光旅館業、旅館業者,規避、妨礙或拒絕主管機關依第37條第1項規定檢查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
(4)觀光旅館業、旅館業者有玷辱國家榮譽、損害國家利益、妨害善良風俗或詐騙旅客行為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定期停止其營業之一部或全部,或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5)觀光旅館業、旅館業者經受停止營業一部或全部之處分,仍繼續營業者,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6)觀光旅館、旅館業業之受僱人員有玷辱國家榮譽、損害國家利益、妨害善良風俗或詐騙旅客行為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7)觀光旅館業違反發展觀光條例第22條規定,經營核准登記範圍外業務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得廢止其營業執照。
(8)觀光旅館業、旅館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A.觀光旅館業、旅館業者違反發展觀光條例第42條規定,暫停營業或暫停經營未報請備查或停業期間屆滿未申報復業。
B.觀光旅館業、旅館業者,違反依發展觀光條例所發布之命令。
(9)未依發展觀光條例領取營業執照而經營觀光旅館業務者,處新臺幣九萬元以上四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禁止其營業。
(六)民宿之經營管理
1.經營:
民宿經營者,應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登記證及專用標識後,始得經營。
2.管理:
(1)主管機關應依據各地區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輔導管理民宿之設置。
(2)民宿之設置地區、經營規模、建築、消防、經營設備基準、申請登記要件、經營者資格、管理監督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3)民宿經營者,於經營該業務時,應依規定投保責任保險。
(4)主管機關對民宿經營者之經營管理、營業設施,得實施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民宿經營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檢查,並應提供必要之協助。
(5)民宿經營者,應懸掛主管機關發給之觀光專用標識;其型式及使用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觀光專用標識之製發,主管機關得委託各該業者團體辦理之。
(6)民宿經營者,經受停止營業或廢止營業執照或登記證之處分者,應繳回觀光專用標識。
(7)民宿經營者,暫停營業或暫停經營一個月以上者,其屬公司組織者,應於十五日內備具股東會議事錄或股東同意書,非屬公司組織者備具申請書,並詳述理由,報請該管主管機關備查。
(8)申請暫停營業或暫停經營期間,最長不得超過一年,其有正當理由者,得申請展延一次,期間以一年為限,並應於期間屆滿前十五日內提出。停業期限屆滿後,應於十五日內向該管主管機關申報復業。
(9)未依規定報請備查或申報復業,達六個月以上者,主管機關得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3.處罰:
(1)民宿經營者經主管機關依第37條第1項檢查結果有不合規定者,除依相關法令辦理外,並令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定期停止其營業之一部或全部;經受停止營業處分仍繼續營業者,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2)民宿經營者經依第37條第1項規定檢查結果,有不合規定且危害旅客安全之虞者,在未完全改善前,得暫停其設施或設備一部或全部之使用。
(3)民宿經營者規避、妨礙或拒絕主管機關依第37條第1項規定檢查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
(4)民宿經營者有玷辱國家榮譽、損害國家利益、妨害善良風俗或詐騙旅客行為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定期停止其營業之一部或全部,或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5)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A.民宿經營者違反發展觀光條例第42條規定,暫停營業或暫停經營未報請備查或停業期間屆滿未申報復業。
B.民宿經營者違反依發展觀光條例所發布之命令。
(6)未依發展觀光條例領取登記證而經營民宿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禁止其經營。
(7)民宿經營者未依發展觀光條例第31條規定辦理責任保險者,限於一個月內辦妥投保,屆期未辦妥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8)民宿經營者未依發展觀光條例第41條第3項規定繳回觀光專用標識,或未經主管機關核准擅自使用觀光專用標識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勒令其停止使用及拆除之。
(9)依本條例所處之罰鍰,經通知限期繳納,屆期未繳納者,依法移送強制執行。
(七)旅行業之經營管理
1.經營:
(1)經營旅行業者,應先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核准,並依法辦妥公司登記後,領取旅行業執照,始得營業。
(2)中央主管機關得按其性質,區分為綜合、甲種、乙種旅行業核定之。非旅行業者不得經營旅行業業務。但代售日常生活所需國內海、陸、空運輸事業之客票,不在此限。
(3)外國旅行業在中華民國設立分公司,應先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核准,並依公司法規定辦理認許後,領取旅行業執照,始得營業。
(4)外國旅行業在中華民國境內所置代表人,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核准,並依公司法規定向經濟部備案。但不得對外營業。
(5)經營旅行業者,應依規定繳納保證金;其金額,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金額調整時,原已核准設立之旅行業亦適用之。
(6)旅行業未依規定繳足保證金,經主管機關通知限期繳納,屆期仍未繳納者,廢止其旅行業執照。
2.限制:
(1)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不得為旅行業之發起人、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執行業務或代表公司之股東:
A.有公司法第30條各款情事之一者。
B.曾經營該旅行業受撤銷或廢止營業執照處分尚未逾五年者。
(2)已充任為公司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執行業務或代表公司之股東,如有上述情事之一者,當然解任之,中央主管機關應撤銷或廢止其登記,並通知公司登記之主管機關。
(3)旅行業經理人應經中央主管機關或其委託之有關機關團體訓練合格,領取結業證書後,始得充任;其參加訓練資格,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4)旅行業經理人連續三年未在旅行業任職者,應重新參加訓練合格後,始得受僱為經理人。
(5)旅行業經理人不得兼任其他旅行業之經理人,並不得自營或為他人兼營旅行業。
3.業務範圍:
(1)接受委託代售海、陸、空運輸事業之客票或代旅客購買客票。
(2)接受旅客委託代辦出、入國境及簽證手續。
(3)招攬或接待觀光旅客,並安排旅遊、食宿及交通。
(4)設計旅程、安排導遊人員或領隊人員。
(5)提供旅遊諮詢服務。
(6)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與國內外觀光旅客旅遊有關之事項。
4.營業與管理:
(1)旅行業辦理團體旅遊或個別旅客旅遊時,應與旅客訂定書面契約。而契約之格式、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2)旅行業將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之契約書格式公開並印製於收據憑證交付旅客者,除另有約定外,視為已依規定與旅客訂約。
(3)旅客對旅行業者,因旅遊糾紛所生之債權,對保證金有優先受償之權。
(4)旅行業者,於經營該業務時,應依規定投保責任保險。
(5)旅行業辦理旅客出國及國內旅遊業務時,應依規定投保履約保證保險。且應投保之保險範圍及金額,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6)導遊人員及領隊人員,應經考試主管機關或其委託之有關機關考試及訓練合格。
(7)導遊人員及領隊人員,應經中央主管機關發給執業證,並受旅行業僱用或受政府機關、團體之臨時招請,始得執行業務。
(8)導遊人員及領隊人員取得結業證書或執業證後連續三年未執行各該業務者,應重行參加訓練結業,領取或換領執業證後,始得執行業務。
(9)旅行業者暫停營業或暫停經營一個月以上者,其屬公司組織者,應於十五日內備具股東會議事錄或股東同意書,非屬公司組織者備具申請書,並詳述理由,報請該管主管機關備查。
(10)申請暫停營業或暫停經營期間,最長不得超過一年,其有正當理由者,得申請展延一次,期間以一年為限,並應於期間屆滿前十五日內提出。停業期限屆滿後,應於十五日內向該管主管機關申報復業。
(11)未依規定報請備查或申報復業,達六個月以上者,主管機關得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12)為保障旅遊消費者權益,旅行業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中央主管機關得公告之:
A.保證金被法院扣押或執行者。
B.受停業處分或廢止旅行業執照者。
C.自行停業者。
D.解散者。
E.經票據交換所公告為拒絕往來戶者。
F.未依第31條規定辦理履約保證保險或責任保險者。
5.獎勵:
(1)為加強國際觀光宣傳推廣,公司組織之觀光產業,得在下列用途項下支出金額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限度內,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當年度不足抵減時,得在以後四年度內抵減之:
A.配合政府參與國際宣傳推廣之費用。
B.配合政府參加國際觀光組織及旅遊展覽之費用。
C.配合政府推廣會議旅遊之費用。
(2)投資抵減,其每一年度得抵減總額,以不超過該公司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百分之五十為限。但最後年度抵減金額,不在此限。
(3)投資抵減之適用範圍、核定機關、申請期限、申請程序、施行期限、抵減率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4)經營管理良好之觀光產業或服務成績優良之觀光產業從業人員,由主管機關表揚之;其表揚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5)中央主管機關,對促進觀光產業之發展有重大貢獻者,授給獎金、獎章或獎狀表揚之。
6.處罰:
(1)旅行業者經主管機關依第37條第1項檢查結果有不合規定者,除依相關法令辦理外,並令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定期停止其營業之一部或全部;經受停止營業處分仍繼續營業者,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2)旅行業者有玷辱國家榮譽、損害國家利益、妨害善良風俗或詐騙旅客行為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定期停止其營業之一部或全部,或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3)旅行業者經受停止營業一部或全部之處分,仍繼續營業者,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4)旅行業之受僱人員有玷辱國家榮譽、損害國家利益、妨害善良風俗或詐騙旅客行為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5)旅行業違反發展觀光條例第27條規定,經營核准登記範圍外業,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得廢止其營業執照。
(6)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A.旅行業違反發展觀光條例第29條第1項規定,未與旅客訂定書面契約。
B.旅行業者違反發展觀光條例第42條規定,暫停營業或暫停經營未報請備查或停業期間屆滿未申報復業。
C.旅行業者違反依發展觀光條例所發布之命令。
(7)未依發展觀光條例領取營業執照而經營旅行業務者,處新臺幣九萬元以上四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禁止其營業。
(8)外國旅行業未經申請核准而在中華民國境內設置代表人者,處代表人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勒令其停止執行職務。
(9)旅行業未依發展觀光條例第31條規定辦理履約保證保險或責任保險,中央主管機關得立即停止其辦理旅客之出國及國內旅遊業務,並限於三個月內辦妥投保,逾期未辦妥者,得廢止其旅行業執照。
(10)旅行業違反停止辦理旅客之出國及國內旅遊業務之處分者,中央主管機關得廢止其旅行業執照。
(11)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逕行定期停止其執行業務或廢止其執業證:
A.旅行業經理人違反發展觀光條例第33條第5項規定,兼任其他旅行業經理人或自營或為他人兼營旅行業。
B.導遊人員、領隊人員或觀光產業經營者僱用之人員,違反依發展觀光條例所發布之命令者。
(12)旅行業經理人、導遊人員、領隊人員或觀光產業經營者僱用之人員,經受停止執行業務處分,仍繼續執業者,廢止其執業證。
(13)未依發展觀光條例第32條規定取得執業證而執行導遊人員或領隊人員業務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禁止其執業。
(八)觀光遊樂業之經營管理
1.經營:
(1)經營觀光遊樂業者,應先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並依法辦妥公司登記後,領取觀光遊樂業執照,始得營業。
(2)為促進觀光遊樂業之發展,中央主管機關應針對重大投資案件,設置單一窗口,會同中央有關機關辦理。
(3)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不得為觀光遊樂業之發起人、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執行業務或代表公司之股東:
A.有公司法第30條各款情事之一者。
B.曾經營該觀光遊樂業受撤銷或廢止營業執照處分尚未逾五年者。
(4)已充任為公司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執行業務或代表公司之股東,如有上述情事之一者,當然解任之,中央主管機關應撤銷或廢止其登記,並通知公司登記之主管機關。
2.營業與管理:
(1)觀光遊樂業於經營各該業務時,應依規定投保責任保險。
(2)主管機關對觀光遊樂業者之經營管理、營業設施,得實施定期或不定期檢查。觀光遊樂業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檢查,並應提供必要之協助。
(3)觀光遊樂業者,應懸掛主管機關發給之觀光專用標識;其型式及使用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觀光專用標識之製發,主管機關得委託各該業者團體辦理之。
(4)觀光遊樂業者,經受停止營業或廢止營業執照或登記證之處分者,應繳回觀光專用標識。
(5)觀光遊樂業者暫停營業或暫停經營一個月以上者,其屬公司組織者,應於十五日內備具股東會議事錄或股東同意書,非屬公司組織者備具申請書,並詳述理由,報請該管主管機關備查。
(6)申請暫停營業或暫停經營期間,最長不得超過一年,其有正當理由者,得申請展延一次,期間以一年為限,並應於期間屆滿前十五日內提出。停業期限屆滿後,應於十五日內向該管主管機關申報復業。
(7)未依規定報請備查或申報復業,達六個月以上者,主管機關得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3.獎勵:
(1)民間機構開發經營觀光遊樂設施經中央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核定者,其範圍內所需之公有土地得由公產管理機關讓售、出租、設定地上權、聯合開發、委託開發、合作經營、信託或以使用土地權利金或租金出資方式,提供民間機構開發、興建、營運,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國有財產法第二十八條及地方政府公產管理法令之限制。
(2)民間機構開發經營觀光遊樂設施經中央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核定者,其所需之聯外道路得由中央主管機關協調該管道路主管機關、地方政府及其他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興建之。
(3)民間機構開發經營觀光遊樂設施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者,其範圍內所需用地如涉及都市計畫或非都市土地使用變更,應檢具書圖文件申請,依都市計畫法第27條或區域計畫法第15條之1規定辦理逕行變更,不受通盤檢討之限制。
(4)民間機構經營觀光遊樂業之貸款經中央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核定者,中央主管機關為配合發展觀光政策之需要,得洽請相關機關或金融機構提供優惠貸款。
(5)民間機構經營觀光遊樂業之租稅優惠,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36條至第41條規定辦理。
(6)為加強國際觀光宣傳推廣,公司組織之觀光產業,得在下列用途項下支出金額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限度內,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當年度不足抵減時,得在以後四年度內抵減之:
A.配合政府參與國際宣傳推廣之費用。
B.配合政府參加國際觀光組織及旅遊展覽之費用。
C.配合政府推廣會議旅遊之費用。
4.處罰:
(1)觀光遊樂業經營者,經主管機關依第三十七條第一項檢查結果有不合規定者,除依相關法令辦理外,並令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定期停止其營業之一部或全部;經受停止營業處分仍繼續營業者,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2)觀光遊樂業者規避、妨礙或拒絕主管機關依第37條第1項規定檢查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
(3)觀光遊樂業或民宿經營者有玷辱國家榮譽、損害國家利益、妨害善良風俗或詐騙旅客行為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定期停止其營業之一部或全部,或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4)觀光遊樂業之受僱人員有前述行為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5)觀光遊樂業者經受停止營業一部或全部之處分,仍繼續營業者,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6)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A.觀光遊樂業者,違反發展觀光條例第42條規定,暫停營業或暫停經營未報請備查或停業期間屆滿未申報復業。
B.觀光遊樂業者違反依發展觀光條例所發布之命令。
(7)未依發展觀光條例領取營業執照而經營觀光遊樂業務者,處新臺幣九萬元以上四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禁止其營業。
(8)觀光遊樂業者未依發展觀光條例第31條規定辦理責任保險者,限於一個月內辦妥投保,屆期未辦妥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