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與特產(古蹟)

作者:陳亦凡自然與人文地理

藝文與特產(古蹟)

一、傳統文藝

(一)布袋戲

又稱為掌中戲,欣賞重點首推口白與操偶。

(二)油紙傘

美濃是臺灣油紙傘的故鄉。油紙傘的油紙二字和「有子」諧音,加上傘中有四人,且傘形圓滿,因此,帶有多子多孫的祝福之意。所以在男孩16歲成年禮時,或是女兒出閣,即贈與一對紙傘,象徵團圓多子多孫之意。

(三)捏麵人

又稱為米雕人,其材料為糯米粉團、麵粉團,蒸熟後運用。最早出現在中國山東河北一帶。

(四)吹糖

吹糖以麥芽糖為主要材料,吹糖的手藝雖然很快就能學會,但要得到竅門就得費上一番工夫。

(五)中國結

中國結的起源,目前可以查考最早的資料,可以溯源到一萬八千年以前的舊時代晚期,從北京山頂洞人文化遺跡中出土的一枚長約8.2公分的骨針,及一些穿孔的貝殼、石珠。民國69年,臺灣一群熱愛結繩藝術的朋友將其命名為「中國結」。

(六)陀螺

1.中國在宋朝時

就已出現一種類似陀螺的玩具,叫作千千。

2.在桃園大溪

當地人幾乎從小到大都會抽陀螺,福仁宮的一代陀螺王所展為扯鈴。

(七)南北管

彰化縣是全省南管及北管音樂戲曲上保存最完整的縣市,早期因經濟蓬勃發展而盛極一時。

(八)歌仔戲

「歌仔」源自大陸福建漳州一帶,隨著移民傳入臺灣,後吸收北管戲、南管戲、四平戲、外江戲曲等戲曲精華,而於宜蘭地區逐漸興盛。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