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歷史

作者:陳毅弘、陳亦凡、龍玉雲

臺灣歷史

國際競爭時期

一、漢人早期活動情形

1.明朝以前:最早之關於漢人於臺灣活動之史料記錄為三國時期,元代始於澎湖設巡檢司,臺灣正式納入版圖,則至清代以後。
2.明朝以後:明初曾行海禁政策,但因福建山多人稠,澎湖、臺灣於明代中葉後又成為漢人的活動地區。臺灣本島當時為漢人捕魚、賽馬、走私的活動場所,鄭氏來臺,才為漢人正式設立政府機構的開始。

二、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的統治時期

1.荷蘭人的統治(1624-1662):
(1)十六世紀初,葡萄牙人船隻經過臺灣時,因臺灣之美感到驚艷,稱呼臺灣為福爾摩沙,意即美麗的海島,1554年由葡萄牙人所繪製之世界地圖,即以福爾摩沙稱臺灣。
(2)十七世紀,荷蘭人為拓展貿易,派軍攻佔澎湖,明朝與荷軍一戰,1624年,雙方政府達成協議,荷人放棄澎湖進入大員(今臺南)並建造熱蘭遮城(安平古堡),以臺灣作為荷蘭對亞洲貿易的中繼站,臺灣的國際地位因而日益重要,1641年,荷蘭派兵由臺南北上,驅離西班牙人,正式取得全臺灣的控制權。
(3)經營初期,荷人自大陸沿海地區招募移民來臺開墾,為求提高稻米、甘蔗等作物產量,並對原住民部落實施「贌社」的稅賦制度,以控制鹿皮貿易。荷蘭人曾以羅馬拼音書寫新港社平埔族語言(西拉雅語),成為臺灣原住民最早使用的文字。用於與漢人訂定土地契約文件。
2.西班牙人的統治(1626-1642):
西元1626年西班牙出兵攻佔雞籠(基隆),建聖薩爾瓦多城作為政治中心,後佔領滬尾(淡水)建立聖多明哥城(紅毛城前身)。十七世紀中葉荷蘭人北上,西班牙人戰敗後投降,退出臺灣。

明鄭治臺 (1662-1683)

一、鄭氏王朝的建立與結束

1.西元1661年,鄭成功自金門出兵臺灣,先取澎湖,再由鹿耳門登陸率師進攻普羅民遮城(赤崁城),並圍困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八月餘,荷蘭人最終於1662年投降,鄭氏並於臺灣建立第一個漢人政權。
2.鄭氏以臺南承天府為主,設一府二縣,稱臺灣為東都,於澎湖設安撫司。鄭成功並採取屯田駐兵策略於各地屯墾,寓兵於農,解決軍糧、民食問題,今日臺灣地名前鎮、左營、林鳳營等即為當年由此政策所命名而來。
3.鄭氏王朝先後歷經鄭成功、鄭經及鄭克塽三代,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施琅率軍大敗鄭軍,鄭克塽投降,鄭氏王朝結束,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

二、寓兵於農的屯田開墾

鄭氏實施墾殖採軍屯、民屯和官墾並行,以寓兵於農的軍屯為主。鄭氏開墾範圍達3萬多甲,較荷蘭人擴充約3倍。今日臺南的新營、左鎮、柳營、官田;高雄的前鎮、左營等皆為明鄭時期屯田制相關之地名。

清領時期 (1683-1895)

清廷的治臺態度,前期顧慮明鄭政權故採取海禁,經營臺灣的態度較為消極,後期因列強侵略、臺灣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因而積極建設臺灣。

一、治臺前期—消極的經營治理

1.渡臺禁令:
(1)康熙時期解除海禁,但移民仍有須取得官廳許可證、一律不准攜家帶眷及不准粵地人民渡臺等的三禁限制。
(2)雍正時期逐步放寬限制,已入臺者得攜眷,有助臺灣的開發繁榮。同治時期,沈葆楨奏准廢除內地人民渡臺禁令,奠定建設根基。
2.設立政府機關:
(1)康熙時期:一府三縣:臺灣府以及諸羅、臺灣、鳳山三縣。
(2)雍正時期:一府四縣二廳:增設彰化縣、澎湖廳、淡水廳。
(3)乾隆時期:一府四縣三廳:改諸羅縣為嘉義縣,增設噶瑪蘭廳。
清初時期,民間仍多有反對勢力,各地均有多起民變事件,其中臺灣地區規模最大者為林爽文事件。
3.社會風氣與結構:
性別比例失衡為清初時社會發展最大的問題,男多女少、青壯多老幼少,導致遊民、單身漢(俗稱羅漢腳)多,易因細故而爭吵械鬥。移民主要來自泉、漳州及客家三大族群,泉州人多聚居西部沿海及臺北盆地,漳州人多居於西部內陸平原,客家人則多分布在桃、竹、苗、高屏等丘陵臺地。

二、治臺後期—列強侵佔與積極建設臺灣

1.列強侵略:
臺灣地處交通要衝,為東亞海路南北往來之樞紐,列強無不重視,其中又以日本最具野心。清廷遂於同治年間開始積極建設臺灣,成為清末現代化運動的重點區域之一。
(1)臺灣開港通商:鴉片戰爭時,英國曾派軍襲臺,英法聯軍後,清廷被迫開放臺灣為通商口岸,外商可來臺設洋行。
(2)牡丹社事件:同治10年日本以琉球居民遭臺灣排灣族殺害為由,藉口出兵臺灣,中日雙方於北京簽訂中日密約,同意日本所做行為保民義舉,並補償日軍軍費,成為日本併琉球的主因。
2.建設臺灣:
(1)天津條約簽訂後臺灣開港,國際貿易轉趨重要:出口貿易項目,由原本茶、糖為主的國內貿易、轉型成以樟腦、茶葉、蔗糖為主的對外貿易,三項輸出品有臺灣三寶之稱。
(2)外貿所帶來的影響:北部為茶葉、樟腦的主要產地,使得臺灣經濟重心逐漸北移,致使政治重心亦由南轉向北部。同時外貿帶來的大量外匯,亦為推行自強運動所需經費之主要來源。
(3)重要建設:在沈葆楨、丁日昌及劉銘傳等大臣積極建設下,臺灣正式設省,以劉銘傳為首任巡撫,設三府一州三廳十一縣,人口達二百萬以上,並興建如縱貫鐵路、電力設備等,為清末最為現代化之地區。

日治時期 (1895-1945)

一、日本統治政策及抗日活動(1895-1945)

1.日本統治策略,分三期:
武力鎮壓(始政)時期(1895~1915)    武官總督時期    西元1894年,清帝國於甲午戰爭中戰敗,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予日本。首任總督為樺山資紀,第4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及其幕僚後藤新平為臺灣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推手。
同化政策
(內地延長)時期(1915~1937)    文官總督時期    當時國際間盛行民族自決風潮,日本改以同化政策的統治方式,視臺灣為日本內地的延長,為日本領土的一部分。
皇民化時期(1937~1945)    武官總督時期    日本展開向外的軍事侵略行動。第17任總督小林躋造,以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為經營三大原則,使臺灣成為日軍南進之跳板,故強化皇民教育,同時進行臺灣的工業化,曾徵召原住民青年赴南洋作戰,最著名者為高砂義勇隊。
2.武裝抗日行動:
(1)臺灣民主國(西元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割讓臺灣、澎湖,丘逢甲等推舉唐景崧為總統,成立臺灣民主國抗日,稱乙未戰爭,雖奮勇抵抗,仍以失敗收場。
(2)其他抗日行動:臺灣民主國滅亡後,殘餘部隊仍於全臺各地持續武裝抗日行動,以林少貓等獅虎貓抗日三猛及各地原住民之武裝抵抗最為猛烈。

二、日本對臺的治理和建設

1.教育政策:設立國民學校,實施六年基礎教育。
2.經濟建設:日治時期臺灣經濟活動以農業為主,稻米及蔗糖為大宗。1930年代為配合日本的軍事擴張和經濟發展,推動工業化政策,逐步朝半工半農發展,並實施星期制、標準時間、設自來水設施,重要大型建設有:
(1)嘉南大圳:由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一設計,完工後嘉南平原水田面積大幅增加30倍,4年後稻獲量亦增加4倍。
(2)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提供工業化必需的電力來源。

光復與遷臺後發展

一、戰後臺灣初期的發展

西元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宣布投降,臺灣回歸祖國懷抱。光復後臺灣人民發現國民政府官員水準良莠不齊,加以各項軍政措施失當,使人民大感失望,最終引發二二八事件。

二、二二八事件

西元1947年2月27日晚間,臺北發生取締私煙所引發的官民衝突。2月28日,不滿民眾發起罷工包圍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當時臺灣最高行政單位),公署衛兵朝民眾開槍,行政當局未迅速處理,以致引起臺灣各地反國民政府的運動。政府並派遣軍隊進行逮捕鎮壓,以清鄉方式殺戮許多可能的反叛者,形成白色恐怖事件。
因首任臺灣行政長官陳儀等行政官員的處置失當,未有效掌控全局,鎮壓、逮捕造成臺灣人民死傷者眾多。導致臺灣人民對國民黨統治階層的不滿,造成日後族群對立與省籍衝突的遺憾。

三、中華民國遷臺後發展

1.政治改革: 
2.外交關係之演變:

四、經濟建設的起飛

1.推動經濟發展:
(1)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的地改革措施,使農民生產意願大為提高。土地改革後,培植出廣大的自耕農以及強大的糖、米產業,奠定發展所需的經濟基礎。同時獎勵私營企業,成為之後經濟發展的主力。
(2)美援的影響:民國39年(西元1950年)韓戰爆發,為防止共黨勢力過度擴張,美國對我提供軍事及經濟援助,助政府控制物價上漲。民生物資恢復供應後民心大振,對於臺灣地區脫離貧窮,美援確實具有關鍵性的影響,例如石門水庫即是以美方經濟援助所建,具有多重功能之大型重要建設。 
2.重大財經建設:
財經建設在嚴家淦、尹仲容及李國鼎的全力推動下進行各項改革:
(1)推動各項建設:
A.進行六期四年的經建計畫,採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策略。
B.推動各項加工業,設立潭子、楠梓、高雄三個加工出口區。
C.因應石油危機,推動第二次進口替代,使產業轉型為重工業。
D.民國62年(西元1973年)全力推動十大建設,刺激國內需求並帶動經濟發展,為重工業奠立基礎。
(2)邁向成功之路:60年代,美國逐步削減美援供應,為求持續的成長與發展,政府與民間上下一心,成就臺灣奇蹟。
A.民國49年(西元1960年)訂定獎勵投資條例吸引更多外資進入。
B.政府官員的貢獻,例如有科技教父之稱的李國鼎。
C.臺灣人民的努力,如謝東閔所提倡客廳即工廠的景象。
D.國際經濟情勢有利於我國,使臺灣經濟得以急速成長。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