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歷史-3

作者:陳毅弘*陳亦凡*龍玉雲

臺灣歷史-3

光復與遷臺後發展

一、戰後臺灣初期的發展

1.背景:
西元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宣布投降,臺灣回歸祖國懷抱。
2.局勢:
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臺灣人民,熱烈期待中華民國時代的自由來臨,但光復後發現國民政府官員水準良莠不齊,加以各種軍政措施失當,使人民大感失望,民心漸失。
(1)臺灣與大陸長期分離下所產生的隔閡,彼此認知不同。
(2)因大陸局勢不穩定,所以中央政府無暇顧及臺灣,於是發生從日本人接收過來的臺灣用米、糖,被賤賣到大陸,造成通貨膨脹波及臺灣,以致臺灣民生困苦。
(3)負責統治臺灣的行政官員水準不一,有許多不當的措施。如:自以為是、存有歧視臺灣人的心態、官吏貪瀆腐敗。
(4)無法有效控制社會秩序,社會問題嚴重,以及公共衛生不良。在這種局勢下,一次查緝私煙的行動竟引起官民對立,演變成全島的動亂。

二、二二八事變

1.爆發經過:
(1)導火線:1947年2月27日晚間,臺北發生因取締私煙所引發的官民衝突。
(2)經過:2月28日,不滿民眾發起罷工,包圍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當時臺灣最高行政單位),公署衛兵朝民眾開槍,行政當局未迅速處理,以致引起臺灣各地反國民政府的運動。
(3)結果:政府派遣軍隊進行逮捕鎮壓,以清鄉方式殺戮許多可能的反叛者,形成白色恐怖事件。
2.影響:
(1)因首任臺灣行政長官陳儀等行政官員的處置失當,未有效掌控全局,鎮壓、逮捕造成臺灣人民死傷者眾多。導致臺灣人民對國民黨統治階層的不滿,種下日後族群對立與省籍衝突的禍根。
(2)西元1989年,由侯孝賢執導的「悲情城市」,即為首部以「二二八事件」為主題的電影。

三、中華民國遷臺後發展

1.政治改革:
(1)重要關鍵人物的時代背景:
(2)國內政治發展的重要大事:
民國    西元    大事
38年    1949    政府遷臺,實施戒嚴。
39年    1950    實行地方自治,縣市首長、民意代表直接民選。
43年    1954    省議員直接民選。
48年    1959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改為正式省議會。
58年    1969    舉行中央公職人員增額補選。
60年    1971    退出聯合國。
64年    1975    蔣中正逝世,嚴家淦繼任總統。
67年    1978    蔣經國當選第六任總統。
總統頒布緊急處分會停止辦理中央民意代表增額補選。
76年    1987    總統宣告臺灣地區解嚴,解除黨禁及報禁,開放大陸探親。
80年    1991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懲治叛亂條例。第二屆國代選舉。
81年    1992    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
83年    1994    臺灣首任臺灣省長及改制後首屆臺北市、高雄市市長選舉。
85年    1996    第九任總統、副總統直選。
89年    2000    陳水扁、呂秀蓮當選第10任總統選舉正、副總統,民進黨執政
93年    2004    陳水扁、呂秀蓮連任當選第11任總統選舉正、副總統
97年    2008    馬英九、蕭萬長當選第12任總統選舉正、副總統,國民黨執政
99年    2010    立法院通過「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行政院所屬中央行政機關自2012年1月1日起從37個部會減為27個部會、2總處。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正式簽訂。
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市、台中縣市分別合併升格為直轄市。
101年    2012    馬英九、吳敦義當選第13任總統選舉正、副總統。
102年    2013    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臺星經濟合作協定(ASTEP)正式簽訂。
103年    2014    預計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立法院審查期間發生太陽花學運。
2.外交關係之演變:
民國    西元    對外關係
38年    1949    美國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兩國關係幾陷停頓。
39年    1950    韓戰爆發,美第七艦隊協防臺灣,並派駐華公使來臺。
41年    1952    簽訂中日和約,重建邦交。
43年    1954    中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
60年    1971    發生釣魚臺事件。聯合國接納中共政權,我國宣布退出。
61年    1972    日本承認中共,中日斷交。
67年    1978    美國宣布承認中共政權。
68年    1979    中美斷交。美國通過臺灣關係法代替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保持文化、經濟實質關係,並為提供我國防衛性武器的依據。
81年    1992    中韓斷交。
87年    1998    中非斷交
3.兩岸軍事衝突:
(1)古寧頭戰役:西元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解放軍乘勝追擊而大舉進攻金門古寧頭,因國軍的奮勇抵抗及美方的軍事援助,加以解放軍錯估情勢而大敗。此役獲勝,安定了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的局勢。
(2)八二三砲戰:發生於西元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隔海猛烈砲擊金門,至同年十月後改採「單日炮擊、雙日停戰」,持續至1979年中美建交方停止。金門知名的菜刀,相傳即是由八二三砲戰時解放軍施打的47萬枚砲彈之鋼材所製。

四、經濟建設的起飛

1.推動經濟發展:
藉著美援(美國對中華民國政府的一系列援助貸款及物資,如民生物資、戰略物資與基礎建設資材等)的幫助及威權的治理制度,政府全力推動經濟建設,創造全球視為典範的臺灣奇蹟。
(1)經濟奇蹟的原因:主因為臺灣地區的經濟制度,採財產私有制度,重要措施有二:
A.土地改革:
(A)三七五減租(西元1949年):規定每年佃農對地主繳納的地租,不得超過年收穫量的37.5%。
(B)公地放領(西元1951年):准許符合規定之承租農民申請承領公地,在繳清全部地價後,移轉土地所有權予農民,旨在扶植自耕農。
(C)耕者有其田(1953年):政府徵收地主超額之出租耕地,放領給現耕農民。此一政策使農民得以擁有土地,以此提高生產意願與生產力,除增加產量,同時改善農民生活。
上述土地改革措施使農民生產意願大為提高,地主則將釋出土地所獲取之資本轉向工商業投資。土地改革後,培植出廣大的自耕農以及強大的糖、米產業,奠定發展所需的經濟基礎。
B.獎勵私營企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
(2)美援的影響:民國39年(西元1950年)韓戰爆發,為防止共黨勢力過度擴張,美國對我提供軍事及經濟援助,幫助政府控制物價上漲。民生物資恢復供應後民心大振,對於臺灣地區脫離貧窮,美援確實是關鍵性的影響。
A.美援成立農復會(今農委會前身),推動農業改革。
B.當時臺灣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以米、糖(為出口大宗)、香蕉、洋菇等農產品為主。結合美援,臺灣地區的農業已能支持工商業發展。
C.協助重要建設,如石門水庫即是以美方經濟援助所建,為一具有多重功能之大型建設。
2.重大財經建設:
臺灣地區的財經建設,在嚴家淦、尹仲容及李國鼎的全力推動下進行改革。
(1)推動各項建設:
A.進行六期四年的經建計畫,採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策略。
B.推動臺灣地區的各項加工業,進入外銷時代,設立潭子、楠梓、高雄三個加工出口區。
C.因應石油危機,推動第二次進口替代,使產業轉型為重工業。
D.民國62年(西元1973年),在國際經濟不景氣下,全力推動十大建設,刺激國內需求並帶動經濟發展,為重工業奠立基礎。
(2)邁向成功之路:進入60年代,美國認為臺灣已脫離貧窮,因此逐步削減美援供應,為求持續的成長與發展,政府與民間上下一心,成就臺灣奇蹟。
A.民國49年(西元1960年)訂定獎勵投資條例吸引更多外資進入。
B.政府官員的貢獻,例如有科技教父之稱的李國鼎。
C.臺灣人民的努力,如謝東閔所提倡客廳即工廠的景象。
D.國際經濟情勢有利於我國,使臺灣經濟得以急速成長。

五、社會文教的變遷

1.教育的推展:
臺灣在日據時代,實施有限制的不平等教育,雖有基礎教育的建立,仍有不完備之處。光復後,政府制定許多相關教育政策,普遍提高國民的知識水準。
(1)學制改革:
A.國民教育:民國57年開始實施九年國教,解決國小升學壓力。
B.高中教育:原先與初中合併,初中改制為國民教育後,專設高中。設立與高職的比例為3:7。
C.職校教育:日據時代側重基層人力的培養,已奠定職校教育的基礎。故高職的發展遠較高中迅速。目前教育部因應社會實際需要,廣設專科學校並加強技術學院、科技大學的養成。
D.高等教育:發展快速最為顯著,政府致力於高等教育的人才養成,各公私立大學因此紛紛成立,並設研究所,重視學術研究。
E.社會教育:政府著重全民教育,重建社會文化。民國60年(西元1971年)推行的十二項建設特別加入文化建設,規定每一縣市建立均有圖書館、博物館和音樂廳的文化中心,力求城鄉發展均衡。此外並興辦公立社教機構,使社會教育朝向多元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2)教育改革:政府與民間均積極推動教育發展。
A.開放鼓勵民間投入資金興學。
B.擴大地方政府辦學權限。
C.廢除聯考,入學管道多元化。
D.教科書制度陸續全面開放。
E.推動十二年國教。
2.社會的轉變:
(1)人口變遷:
A.在進入工業化社會及教育政策的影響下,人口增長逐漸減緩。都市化的發展快速,導致人口過度集中,增加城市交通壅塞與空氣污染。
B.臺灣地區核心家庭漸增;婦女地位提高。
(2)社會階級結構的改變:
A.中產階級擴大,成為推動工業化與現代化的中堅力量。
B.農民數量萎縮,因各項重大建設,工人階層逐漸興起。
(3)社會福利的建立:
A.民國39年(西元1950年)倡辦勞工保險。
B.民國54年(西元1965年)頒行「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以及舉辦公教人員保險。
C.民國73年(西元1984年)又頒訂勞動基準法。
D.民國84年(西元1995年)擴大辦理全民健保。
3.臺灣文化的演進
(1)光復初期:
行政長官公署最主要的文化措施:
A.清除日本文化,限制日本圖書、音樂、影視的輸入與傳播。
B.強化中國文化,推行國語教育,公共場所禁用方言。
(2)政府遷臺後:
A.民國40年代:反共文學、戰鬥文學盛行。
B.民國50年代:引入歐美文化,是現代主義的文學。
民國50年代後期: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C.解嚴前:
(A)本土意識的鄉土文學興起,重視回歸鄉土、關懷社會。
(B)各項藝文活動的發展:校園民歌的興起、林懷民的雲門舞集、臺灣電影藝術。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