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理-3

作者:陳毅弘、陳亦凡、龍玉雲

臺灣地理-3

區域概論


臺灣北部區域

1.範圍:
(1)一般泛指大甲溪以北地區。包括:臺北市、新北市、新竹縣市、基隆市、宜蘭縣、桃園縣和苗栗縣等地。
(2)臺灣北部區域的開發較中、南部為晚。目前為全島人口最密集地區,也是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
2.自然環境:
(1)地形:地貌複雜,北部山地以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為主幹,包括:
A.桃竹苗臺地:原為古山麓沖積扇隆起受河川分割而成,表面覆有紅土、多礫石。河川短小,淡水河上游襲奪石門溪,產生河川襲奪現象。頭前溪、大安溪、大甲溪較大,河口有狹小沖積平原。
B.宜蘭平原:位於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之間,由山麓沖積扇及聯合沖積扇所組成,扇端有湧泉流出,地下水資源豐富。
C.臺北盆地:斷層陷落而成,原為臺北湖,後因湖緣侵蝕作用而消失,形成盆地。
(A)淡水河流貫其間,主支流分布涵蓋基隆、臺北、桃園、新竹等縣市。
(B)淡水河早期富航利,是臺灣流量最豐,水位變化最小河川。
(2)氣候:臺灣北部區域屬副熱帶季風氣候。
A.特色:
(A)東北部:基隆、宜蘭雨量較多。
(B)西北部:桃竹苗一帶,冬季乾燥(東北季風雨蔭區)。
B.植物:受雨量分布影響,沿海為草原,臺地多樟樹、相思樹;山地多混合林。
3.人文環境:
(1)漢人移墾:
A.臺灣北部原為平埔族的生活空間:凱達噶蘭族居於臺北盆地;噶瑪蘭族居住在宜蘭平原。十八世紀開放移墾,大批漢人攜眷移入。
B.臺灣北部以宜蘭為開發較晚者,至清代中期始開墾經營,頭城即為當時開墾之第一站,今日火車站前尚有「開蘭第一城」的石碑。
(2)水稻農業的建立:
A.水利開發:因應不同的自然環境而有不同的水利開發方式,使稻米產量增加,得以容納更多移民。
(A)宜蘭平原:埤、圳(地下水、湧泉)。
(B)B.臺北盆地:圳(河水)。
(C)C.桃園臺地:埤塘(雨水)。
(D)D.竹苗丘陵:埤圳(河水)。
4.近代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
(1)經濟重心北移:清代通商口岸開放,北部的茶葉、樟腦取代蔗糖為全臺貿易出口大宗。晚清以後,淡水港的貿易額更超越了南部的打狗港(高雄)。
(2)政治中心的建立:
A.北部區域人口於清末快速增加,許多新市鎮崛起如大稻埕、三峽、大溪、竹東等。
B.清光緒年間,先後設臺北府府衙和臺灣省巡撫衙門於臺北。
C.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和主要政府機構均設於臺北。
D.國民政府遷臺,以臺北為臨時首都,政治中心地位確立。
5.大臺北都會區的形成:
大臺北都會區與新北市、基隆市、桃園縣密切結合,都會圈的概念已跨越行政區界。民國60年代後,中山高、北二高通車,新竹科學園區建立,使都會圈更形擴大。

臺灣中部區域

1.範圍:
指大甲溪至曾文溪之間地區。包括: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及嘉義縣市。中部區域為臺灣地區最大的稻米、甘蔗生產帶。
2.自然環境:
(1)地形:東半部為山脈及山前丘陵;西半部為盆地、臺地與平原。
A.臺中盆地:為斷層陷落的構造盆地,主要由大肚溪(烏溪)主支流挾帶泥沙堆積而成。
B.埔里盆地群:為地殼擠壓形成之陷落盆地群,主要由埔里、魚池、日月潭、頭社等四大盆地組成,高度約300~700公尺,知名景點日月潭即位於此區域。
C.大肚、八卦臺地:位居臺中盆地的西緣,主要為礫岩與沙岩地質,高度約200~400公尺,頂部平坦。
D.平原:(分為三部份)
(A)清水平原:為海岸隆起平原,臺中港即位於此區。
(B)彰化平原:位於大肚溪與濁水溪之間。
(C)嘉南平原:位於濁水溪與曾文溪之間,為臺灣最大的平原。
E.海岸濕地:以高美濕地最具代表性。
(2)氣候(熱帶、副熱帶季風氣候):
A.特徵:
(A)氣溫:位居北回歸線兩側,全年高溫22°C ~24°C。
(B)雨量:
a.由內陸向沿海遞減:阿里山、玉山約年雨量約3000mm,至沿海地區減為1500mm。
b.降雨季節分布不均:夏季面西南季風吹送帶來80%的雨量,氣候溫暖濕潤;冬季位在東北季風的雨蔭區(背風坡),氣候乾燥。愈往南乾季愈明顯。
(3)水文(南北差異大):
A.濁水溪以南:水資源較少。
(A)曾文溪外,河川多源於淺山或平原,流量有限,洪枯期水位變化大。
(B)為隆起海岸平原,沖積層較薄,因此地下水蘊藏量較少。
B.濁水溪以北:水資源較豐。
(A)濁水溪、大肚溪、大甲溪均源於中央山脈,源長流量豐,洪枯期水位變化較小。
(B)此區多沖積扇,土層較厚,地下水資源豐富。
3.人文活動:
(1)早期(清代):
A.濁水溪以南:主要作物為甘蔗與甘藷等雜糧作物,以旱作為主,原因在於:
(A)雨量集中於夏季,乾季明顯。
(B)埤圳數目雖多,規模小。
B.濁水溪以北:以水田為主,主因為:
(A)沖積扇地形上埤圳開鑿較易。
(B)河川長,水量豐沛穩定。
(C)埤圳規模大:如彰化平原的八堡圳;臺中盆地的葫蘆墩圳。
(2)日人治臺後:積極發展臺灣的米糖農業,為供應日本本土之用。
A.水利系統的革新:
(A)西元1901年大型私有埤圳收歸地方政府管理。
(B)西元1921年水利組合令將全臺埤圳納入水利組合管理。
B.興建嘉南大圳:
(A)中部河川灌溉面積有限,倚賴天候決定收成的看天田多,夏季易受洪水沖毀,冬季又乾旱。
(B)以嘉南平原全區為範圍,引濁水溪與曾文溪之水。採三年輪作制,劃分三區種植水稻、甘蔗及雜糧輪耕,以三年為一週期循環,維持較高的地力使用效率。
C.稻蔗品種的改良:由爪哇引進甘蔗新品種,生產量與出糖率增加。大正10年引進水稻新品種(蓬萊米)使產量大增,彰化平原及臺中盆地成為臺灣最大穀倉。
(3)光復後:
A.農業上:致力於土地改革及生產技術改良,並支援工業部門建設,成效卓著。
B.水利環境的改變:興建曾文水庫穩定嘉南平原的用水,支持稻蔗之栽培。
C.都會區的發展:
(A)臺中都會區:
a.清末日據時期:為中部行政中心、縱貫鐵路之重要車站。
b.民國40年代:工業化與都市化迅速擴張。
c.民國60年代:臺中港開港、高速公路通車,臺中都會區。
4.未來展望: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農業遭嚴重考驗,選擇市場潛力大、附加價值高、社會成本低的農產(精緻農業)為發展重點的對象。

臺灣南部區域

1.範圍:
南部地區指曾文溪以南到恆春半島,包含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與澎湖縣。為臺灣最早墾殖地區。
2.自然環境:
(1)地形:為中央山脈西側陷落,且為阿里山、玉山山脈南行的末端,平原廣闊。
A.屏東平原:為全臺第二大平原,高屏溪流貫其中,為臺灣流域面積最廣的河川。
B.河流堆積旺盛:河川上游坡陡流急,出谷口易形成沖積扇。下游平緩彎曲,多氾濫及沖積平原。
C.海岸線多變:潟湖淤塞,海岸線西移,如臺江內海陸化。
(A)沿海多沙洲、潟湖,可為航道和航運基地。洲外大陸棚廣大,漁產豐富,如臺江內海即為此區之代表性潟湖。
(B)南端珊瑚礁海岸,為觀光重要資源。高雄附近隆起的珊瑚礁石灰岩地質提供水泥所需之原料。
(2)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A.氣溫:終年高溫,陽光充足。
B.雨量:夏雨冬乾,夏季西南季風吹送,帶來豐沛溼氣,降水量占全年90%,冬季長而乾適合鹽業發展
3.人文環境:
(1)商業性的農業墾殖發展歷程:
A.明朝中葉:大陸漁民來此,從事漁撈和貿易,多屬季節性。
B.荷蘭時期:由荷屬東印度公司經營,從事蔗糖事業。
C.清代:漢人大批移入,農墾趨向商業化,米糖為出口大宗,以安平和打狗為輸出港。
(2)府城(臺南市)的興起與沒落:
A.興起:
(A)荷蘭時代:赤嵌樓初具市街雛形。
(B)明鄭時期:以臺南為政治、文化中心。
(C)清朝時期:首設府城於臺南,且以鹿耳門為正式港口對大陸廈門、泉州貿易,故文風鼎盛文教設施普及。
B.沒落:
(A)港口地位衰退:清代以降,因臺江內海淤積陸化,缺乏良港,導致其港口機能衰退。
(B)經濟地位衰退:北部的樟腦、茶葉取代蔗糖,成為臺灣最重要的輸出品。
(C)臺灣建省:省城臺北取代了府城政治地位。
(D)高雄崛起:臺南喪失南部最大都市的地位。
(3)高雄市:近代高雄都會區形成,成為南部發展的核心。
A.早期的打狗(意為竹圍):
(A)自然條件優點:為天然潟湖,水域開闊有沙洲屏障,形勢險要,且因河川短小含沙量低,較無泥沙淤積問題。
(B)發展:
a.明末:為大陸漁民烏魚汛期的重要據點。
b.明鄭時期:因軍屯和民墾,成永久性聚落。
c.清同治2年開港,對外貿易快速發展,以糖為主。
B.日治時期:
(A)1908年縱貫線通車,打狗為終點站,為海陸運貨物集散地。
(B)1908年築港,奠定其現代化港口基礎,逐步取代安平港。
(C)港市結合,鹽埕填築為新生地,成為港市發展的核心。
(D)工業興起:基礎建設與基礎工業紮實。
a.糖業發達。
b.水泥工業興起。
c.水產加工與冷凍業發達。
d.作為日本南進的軍事基地,擁有港口與位置的雙重優勢。
C.光復後:
(A)配合經濟建設計畫擴建高雄港,設全臺最大的臨海工業區。
(B)民國60年代後發展為重工業區:如中鋼、中船、石化工業。
4.未來展望:
南部區域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居住品質下降(如民生用水、房屋品質、空氣污染等),未來發展應重視環保議題。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