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學-通貨膨脹

作者:蘇文

總體經濟學-通貨膨脹

定義

指一般物價水準持續而且顯著的上漲而言。一般物價水準視情況可由三個指標來判定:
(一)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二)躉售物價指數(WPI)
(三)國民所得平減指數(GNP or GDP deflator)
一般來說,只要物價連續二季顯著上漲,即屬通貨膨脹。若物價上漲不顯著,則亦不能歸為通貨膨脹,至於「顯著」的定義,則視各國而有所不同。

形成原因

(一)以政策差異區分
1.財政性通貨膨脹
如一國因戰爭為籌措龐大的軍費,入不敷出,因而不得不增加政府預算赤字,結果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升。另一方面,戰後由於百廢待興,復原所需經費彌鉅,政府必須透過舉債並增加貨幣供給,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不斷上漲。凡此種種,均屬財政性的通貨膨脹。
2.貨幣性通貨膨脹
如國營行庫對公營事業大量低利貸款,或商業銀行用擴大信用增加貸款,使得經濟體系之貨幣供給量大幅增加,市場通貨數量暴增,因而形成通貨膨脹。由於民間的可支配貨幣數量增多,使得貨幣價值降低,使企業生產要素價格上升,繼而導致消費價格,亦隨之上升。又如出口增加,因外匯儲備增多,政府不得不增發通貨以因應外匯順差所需要的貨幣,亦足造成貨幣價值下降的壓力。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為配合經濟發展的需要,貨幣供應量大都呈現與年俱增的趨勢,凡此均屬經濟性的通貨膨脹,也必引起物價的上漲。
(二)以預期效果區分
1.非預期通貨膨脹
(1)所得與財富分配:
A.得利者:
實質資產所得者、債務人、股東、持有實質物資者(報酬隨物價變動而變動者)。
B.受害者:
固定薪資、租金、利息、退休金、年金收入者、債權人以及公債持有者。
在物價膨脹的過程中,貨幣購買力亦隨之下降,商品價格上升,貨幣所得者因此受害,而實質資產所得者因此得利。
(2)生產效率降低:
物價膨脹,使生產成本增加,降低生產效率。
(3)資源分配不當:
投資者利用物價上漲的機會從事投機炒作,而不從事正當生產活動,導致資源分配不當。
(4)經濟成長受阻:
貨幣購買力下降,使得民間投資能力降低,且儲蓄意願降低,導致資本形成銳減。
(5)金融體制崩潰:
民眾對本國貨幣失去信心,國內金融體制崩潰。
(6)國際收支惡化:
因本國物價上升,導致本國商品失去出口競爭力,使得本國出口減少,進口增加,造成國際收支惡化。
2.可預期通貨膨脹
由於物價膨脹已被民眾事先預料到,因此民眾會提早有所反映,而不會有所得與財富重分配效果,但仍會造成以下成本:
(1)菜單成本:
因物價膨脹,使得商家提高商品價格,故須再花費一筆成本,重新製作菜單。
(2)皮鞋成本:
因物價膨脹,使得民眾必須常跑銀行提款,以因應消費支出所需。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