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學-貨幣理論(三)

作者:蘇文

總體經濟學-貨幣理論(三)

凱因斯(J. M. Keynes)之貨幣理論

一九三六年,凱因斯出版《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一書,針對當時的經濟恐慌中諸項傳統貨幣理論學者無法解決的問題,作了多方面的檢討與批評,並配合經濟環境的轉變,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一)凱因斯對傳統貨幣理論的批評
1.否定「賽伊法則」:
1929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大恐慌,就是因為資本市場泡沫破滅後,整體消費與投資萎縮,造成歐美等大型經濟體系出現供給過剩的現象,導致大規模的失業潮出現。因此,供給並未明顯創造自身需求,同時因勞動市場的工資,存在「向下僵固性」,更進一步加深失業問題的嚴重程度,故難以使充分就業成為常態。
2.流動性陷阱的存在:
利率已降到極低水準,民間的消費及投資等支出意願仍無法提高,多數大眾仍選擇繼續持有貨幣,此時若欲以增加貨幣數量來增加社會的有效需要,則增加的貨幣供給數量,將完全被大眾持有貨幣的意願給吸收,此時所增的貨幣數量只會成為大眾的儲蓄或庫藏標的,即貨幣政策無效,凱因斯將此稱為流動性陷阱。
3.貨幣數量與物價的變動關係,須視情況而定:
由於有未充分就業的存在,貨幣數量增加一方面使物價上漲,另一方面亦使名目所得提高,然而,物價與貨幣數量為同向變動,但非為同比例變動,此乃貨幣數量學說所忽略的。惟有當接近充分就業時,貨幣數量學說的主張才能成立,即物價與貨幣數量為同向且同比例變動。
(二)凱因斯的利率理論
1.流動性偏好理論—保有貨幣的動機:
現金為最具流動性的資產,故根據大眾對流動性的偏好,便可解釋大眾持有貨幣的動機:
(1)交易動機:
保有現金,以便利交易的進行。
(2)預防動機:
保有貨幣,以備不時之需。而當所得愈高,則貨幣需求的預防動機愈強。
(3)投機動機:
為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利得而保有的貨幣需要。
基於前二項動機所保有的貨幣,稱為活動貨幣,此類貨幣需求與貨幣所得維持穩定的比例關係。後一項動機所持有的貨幣稱為閒置貨幣,其保有的數量多寡,主要由利率的高低決定。當中的假設條件及關係為:以債券為投機資金的主要去處,而因債券的股利息固定、債券買賣價格便與利率存在反向關係,當利率下降時,債券價格上升,此時宜賣出債券,使手中貨幣增加;反之,當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下跌,此時宜買入債券。由於買入債券而使手中貨幣減少,故利率高低與投機貨幣間,存在如此的關係。
2.均衡利率:
由於人們對流動性的偏好,在交易、預防、投機三動機下,對貨幣產生需求,因此若欲使大眾出讓其持有的貨幣,等同於犧牲流動性,此乃多數大眾所不願,故凱因斯認為利率是出讓流動性的報酬,其高低決定於人們對流動性的偏好程度,以及貨幣供給量的多寡。在貨幣供給量固定之下,利率上升,代表貨幣需求增加存在超額貨幣需求,利率下降,代表貨幣需求減少存在超額貨幣供給。唯有貨幣供給與需求相等時,產生均衡利率。
(三)貨幣面對實質面的影響
凱因斯認為「工資、物價自動調整機能」並不能對「實質的投資、儲蓄或貨幣需求」產生什麼影響,而唯一能夠有所影響者乃為「實質貨幣供給量」。這是因為在名目貨幣供給額不變之下,工資、物價的伸縮將使實質貨幣供給數量發生變動,而實質貨幣供給數量的增減,將影響利率,而利率的變動又能影響投資,終而帶動經濟使國民所得增加,恢復充分就業。
然而,凱因斯認為,在兩種極端情況下,會使得上述之因果關係不成立—
1.流動性陷阱(LM為水平線):
如前述之凱因斯對傳統貨幣理論的批評。
2.投資函數缺乏彈性(IS為垂直線):
即投資需求的利率彈性=0。縱使實質貨幣供給的增加能降低利率,但由於投資缺乏彈性,對利率的變化並未有任何反應,於是在投資未增加之下,失業問題日趨嚴重,甚至不可能藉由工資、物價的自動調整加以消除。
 在此二情況下,貨幣政策無效。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