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學-消費與儲蓄

作者:蘇文

總體經濟學-消費與儲蓄

短期消費

其他條件不變,消費支出的一部分會隨著可支配所得的增加而增加,呈現正向關係的函數(誘發性消費);而消費支出的另一部分則為維持正常生活的基本開銷,是一定要的支出的部分,不會隨著可支配所得而改變(自發性消費)。

儲蓄

儲蓄=所得-消費

生命週期假說(Life cycle consumption hypothesis)

將社會上的人口分為老年、中年及青年三代。
青年所得較低,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收入不足以支撐平日的消費需求,故先借錢;老年已退休所得較低,也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收入不足以支撐平日的消費需求,故消費過去存下的錢;中年邁入事業的巔峰,所得較高,經濟能力亦高,因此一面償還年輕時候的借款,一面為未來老年時的退休金做準備。

永久所得(Permanent income)

將所得分為暫時性的所得與永久性的所得,而對一個理性的消費者而言,永久性的消費為永久性所得的固定比例(暫時性的收入與支出不包括在內)。
C=βY

景氣循環理論

一、景氣循環
係經濟發展之過程,為一周而復始之波動現象,又叫做商業循環或經濟循環。景氣波動之主因,包含內生變數與外生變數,其中內生變數包括投資、消費、儲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等,外生變數包括戰爭、氣候變遷、科技進步等。
(一)循環階段
一般而言,景氣循環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
1.衰退(recession):
所得由頂峰開始下降的階段。
2.蕭條(depression):
所得逐漸減少至接近谷底的低水準。
3.復甦(recovery):
所得由谷底開始上升之階段。
4.繁榮(prosperity):
所得持續增加直至頂峰。
(二)景氣指標
景氣指標主要分成先、中、後三類。
1.領先指標
(1)股價指數 (2)台灣地區房屋建築申請面積 (3)躉售物價指數 (4)貨幣供給M1B (5)海關出口值 (6)製造業新接訂單指數(指耐久財) (7)製造業每月平均工作時數 
2.同步指標
(1)票據交換金額(2)工業生產指數(3)製造業生產指數(4)製造業銷售值(5)製造業每月平均薪資(6)國內貨運數量
3.落後指標
(1)勞工成本 (2)公司獲利 (3)失業率 (4)失業人數(5)失業持續天數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