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學-消費與儲蓄(二)

作者:蘇文

總體經濟學-消費與儲蓄(二)

景氣循環理論

二、循環理論
(一)創新循環理論
由熊彼德(Schumpeter)提出。因生產事業不斷創新,使得經濟體系投資增加,供給亦增加,使得產品市場價格下跌,直到廠商利潤降至0為止。接著,因無利潤可圖,故投資隨之停止,生產因而停滯,經濟出現衰退,繼而導致景氣蕭條。唯有等待下一個創新的到來,才能再出現相同的循環。
(二)乘數效果下之景氣循環
1.乘數-加速理論:
由薩繆爾遜(P.A.Samuelson)提出,透過乘數與加速原理,能夠使經濟發展出現反覆波動的現象。
 當總需求增加時,投資加速進行,透過乘數與加速效果,使所得呈倍數擴張,造就景氣循環過程中的繁榮期。
 當總需求減少時,投資加速放緩,透過乘數與加速效果,使所得呈倍數緊縮,造就景氣循環過程中的蕭條期。
2.Hicks景氣循環理論:
當總需求增加,透過乘數與加速效果,使產出增加,景氣循環進入繁榮期,直到產出上限,總需求之增加速度便開始減緩,透過乘數與加速效果,使產出減少,景氣循環進入衰退期,甚至轉為蕭條,直到景氣谷底,之後用在適當之時機下,重新復甦。
(三)政治景氣循環理論
Tullock與J.M.Buchanan主張以民主政治取代市場機能,藉由投票過程,來決定民眾之消費與福利水準。由於執政者在選前為求勝選,往往會採取擴張性政策,以求景氣現況轉佳,然而,到了選後,為求赤字平衡,接下來便採取緊縮性政策,進而造成衰退,甚至蕭條。
(四)貨幣學派之景氣循環理論
造成經濟波動的主因,乃不當之貨幣政策。
(五)新古典學派之景氣循環理論
構成景氣循環之主因,為意外的驚奇或資訊不完全。
 若政府政策可以完全被大眾預測到,則政策無效,所得產出仍不變。
(六)實質景氣循環理論
此論點也是由新古典學派之學者於1980年所提出,主張資訊落差的時間不會太長,故無法以此解釋持續數年之景氣循環現象,因而在理性預期與市場均衡的前提下,推得實質景氣循環模型,強調景氣變動之主要原因,係實質面或供給面因素之變動所造成,而非貨幣面或需求面之因素。
1.實質面或供給面因素包括:
(1)技術創新 (2)天災 (3)戰爭、動亂 (4)能源危機 (5)其他實質面因素。
2.次要主張:
(1)貨幣中立性:
貨幣供給的變動,不影響任何實質變數
 貨幣只是一層面紗(Money is a veil)。
(2)產出與利率之變動:
勞動替代效果下之總合供給曲線,使產出隨實質利率之上升而增加。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