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主要學派

作者:林林元

總體經濟主要學派

一、古典學派

(一)起源

1.1776年,Adam Smith出版《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一書,強調在市場機制下,透過各國分工化,能夠使全球資源達到更有效的運用,將全球總產量放大,接著,各國便可分食此經濟成長的大餅。後來A. Marshall、D. Ricard、J. S. Mill以及A. C. Pigou等經濟學家又將此觀點發揚光大後,形成了古典學派的理論基礎。
2.歷史背景

(二)主張

1.強調價格機能市場上那隻看不見的手:
(1)長期之下,工資與物價可自由調整,最終必能達到均衡,故政府應尊重自由市場機制,放手讓市場自行運作,不應加以干預。
    著眼於長期均衡(long run equilibrium)與自由放任(leissez faire)。
(2)充分就業為經濟體系的常態。
(3)由於物價可以自由調整 所以商品需求一定會等於商品的供給。
賽伊法則(Say's Law):供給創造自身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
2.貨幣中立性
貨幣僅具備交易媒介的功能,因此貨幣供給變動,只會帶來名目變數(貨幣市場)同比例的變動,不會使實質變數(商品市場)造成變動。
貨幣只是一層面紗(Money is a veil — from Pigou)。
3.古典二分法
將整個總體經濟體系分成兩個部門—實質部門跟金融部門。實質部門所決定的產出和實質利率水準,和金融部門無關。

二、凱因斯學派

(一)起源

1.古典學派的理論在1930年代引起爭論,當時全球經濟在十年間處於高失業與停滯成長的情況。
全球經濟在十年間處於高失業與停滯成長的情況,古典經濟學派認為大蕭條終將結束,但是並未提供任何能使大蕭條提早結束的對策。
2.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J. M. Keynes撰寫的《就業、利率與貨幣的一般理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1936;簡稱一般理論)一書,於經濟思想史上掀起劃時代的革命,後人稱之為「凱因斯革命」。
3.歷史背景

(二)主張

1.Keynes認為,1930年代世界經濟大恐慌的主要原因,係社會的有效需求不足,而產生「非自願性失業」,政府應直接參與經濟活動,利用公共支出以彌補私人支出之不足,並可透過減稅來刺激社會大眾的需求增加,進而增加生產,解決失業問題,此即其所謂「精微調整」的政府政策。
2.強調市場經濟固有的不穩定性,以及需要積極的政府干預,以達成充分就業與永續的經濟成長。
3.蕭條與高失業發生的原因,在於家計單位對消費性貨品與服務的消費不足,廠商對新資本的投資也不足,亦即私人消費太少導致經濟衰退。
為了克服民間消費與投資不足的問題,政府支出必須增加,以帶動就業,進而提高所得,增加經濟體系的總支出。

三、貨幣學派

(一)代表人物

1960年代以弗利德曼M. Friedman為首的重貨幣學派,透過統計資料來驗證其對物價上漲與失業的看法。

(二)主張

Friedman主張,控制物價上漲最主要的變數,為控制貨幣供給,並順應市場機制,反對Keynes政府必須干預市場的主張。他認為,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政府控制貨幣供給不當所引起,故主張每年控制貨幣供給的成長率,應為固定一套法則。

四、供給面經濟學

(一)主要論點

1.美國於1980年前後的經濟問題,主要癥結在於供給,即在於生產率低下,供給不足,而非社會總需求不足直接否定凱因斯之論點。
2.崇尚賽伊法則,認為供給創造需求的論點,即使到了20世紀下半葉,仍然適用。
3.減稅為刺激總體產出的必要手段贊成政府以適度之財政政策,改善經濟現況,此論點又與凱因斯不謀而合。
4.拉弗曲線:
基本上,政府提高稅率,或是擴大稅基,的確可達到增加稅收的效果。但是,當稅率高到一定程度,稅收總額不僅沒有成長,反而開始下降。主要原因在於,稅率不斷提高,將導致民間可支配所得嚴重萎縮,繼而影響消費與投資,使得景氣陷入低迷,最後政府能課到的稅收,也隨之不增反減。

(二)具體措施

雷根政府對於提振經濟,依據供給面經濟學所採行的措施:
1.增加國防預算。
2.減少國內預算。
3.減稅。
4.減少管制。

五、新興古典學派

(一)歷史背景
(二)主張

1.1970年代以後,工業化產品日趨增多,經濟體系進入資訊爆炸的時代。對生產者而言,透過這些資訊,可以隨時瞭解其所生產的少數產品動態,且又因常接觸這些商品,故對這些商品訊息較易掌握。
2.然而,對消費者而言,市場商品種類多如牛毛,所以相關訊息,不易掌握。因此,造成生產者與消費者訊息不對稱。在訊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僅能利用其所獲得的有限訊息,對市場進行預期。此即為理性預期,此種預期會影響其經濟行為,進而影響經濟結果,乃新興古典學派的核心思想。

六、新興凱因斯學派

(一)背景

20世紀70年代,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的經濟出現了「停滯性通貨膨脹」,原凱因斯學派之學者由於無法解釋該現象,而受到了盧卡斯(Lucas)、巴羅(Barro)、弗利德曼(Friedman)等人新興古典經濟學派的學者批評。為了反擊新興古典學派的批評,勞倫斯鮑爾等學者,便依據原凱恩斯的觀點精髓,並採用新興古典學派的框架,發展出新興凱因斯學派。

(二)主張

1.基本觀點
即使接受理性預期的假說,現實社會仍存在著契約制度促成短期工資或物價的僵固,促使短期商品的標價不會輕易變更。而物價僵固的原因,又包括:
(1)菜單成本(Menu Cost):
餐廳的菜單得花錢印刷,印好了就不會天天換。由於每天更換菜單成本太高,需要重新印製價目表,因此若菜單價目表變動的次數過多,那也會給餐廳帶來不必要的成本。故大多數企業並不會頻頻調整其產品價格,相反的,企業往往會將產品價格維持在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不變,使得物價存在僵固性。
(2)拍賣市場(Auction Market)與顧客市場(Customer Market):
為維護自身與顧客間的良好關係,廠商往往不願輕易調整價格。
2.衍生理論
這些學者經過十多年來的耕耘,分別提出了契約工資理論(wage contracting theory)、效率工資理論(efficiency wagetheory)、工資談判理論(wage bargaining theory)、菜單成本理論(menu cost theory)、及不完全競爭的總體理論等。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