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國際經濟學

作者:蘇文

經濟學-國際經濟學

國際經濟學乃研究國際間有關商務上一切往來的學問,其探討的範圍因角度的不同可分為國際貿易理論(個體經濟學)以及國際金融(總體經濟學)兩大部分。國際貿易理論視單一國家就如同單一商品,且具有相對的價格;而國際金融則透過國際收支檢視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總收入與總支出,探討政策調整時如何影響一國的所得和物價指標。目前全球面臨的主要國際經濟學問題有:(1)工業國家中逐漸升高的貿易保護主義;(2)匯率過度浮動及失衡;(3)發展中的國家和過度經濟體所發生的經常性金融危機;(4)歐洲和日本的高結構性失業及成長緩慢;(5)許多發展中國家面臨嚴重的貧窮和逐漸惡化的國際財富不均等問題。
本章節將先針對各國際經濟學中個體經濟學的部分說明,總體經濟學的部分將於第二部分中說明。

國際貿易理論

對許多國家而言,貿易是經濟成長和就業增加的關鍵,亦是經濟成長的強烈催化劑,然而國際貿易引起的世界經濟擴張,促使各國生活水準逐漸提升,面對快速的科技發展、全球化以及逐漸升高的國際競爭,接踵而來的貿易成本和利益問題也隨之變得越來越重要。縱使一個國家從貿易所得的利益超過其所產生的成本,且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互相依賴程度逐年增高,儘管如此,遽增的進口產品往往傷害了某些本國產業,引發了資源配置不當及失業問題。
經濟發展的水準和成長率主要是由發展中國家的內部條件而定,但是大部分的經濟學家相信國際貿易也會在發展的過程中起相當程度的作用。根據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皆假設每個國家都能專業生產,經由貿易方式分享此利益。
一、國際貿易的產生—古典貿易理論
從十七、十八世紀開始,有一群人開始主張一種經濟哲學:重商主義。重商主義者認為一個國家富強的方法即是出口多於進口,進而產生出口剩餘,再將此轉換成金塊或者貴重金屬,通常是金或銀的流入;當一國擁有越多的金和銀,此國家就越富強,因此,政府應該多鼓勵或刺激一國的出口以及限制進口。重商主義認為,當一國家有所得,則另一國家則一定有逆差產生,他們相信國與國之間的利益本是衝突的,因為貿易是個零和遊戲。
根據古典學派對於經濟活動二分法的看法:一國的經濟活動可分為實質面(Real side)以及貨幣面(Money side);國際貿易屬於實質面的研究,其假定經濟體已處於長期均衡的狀態,一國的經常性收支已獲得均衡的前提下,分析各國間所發生的經常性交易。處在長期均衡狀態下,貨幣對於實質經濟沒有影響(Money is veil),各國之間可以進行交換。
然而,由於各國的資源稟賦以及偏好不同,且規模生產較有效率,因此由一個國家專業化生產某一財貨,以交換另一個國家專業化生產的另一項財貨,透過分工利益的方式,追求兩個國家利益的極大。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