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程序學派

作者:邵康企業管理大意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管理程序學派

一、基本精神


管理程序學派強調管理應是一套合理而合適的程序的學派,重視如何在組織中建立一整套管理原則,事實上這樣的觀念到今天仍然是我們對品質控制最核心的想法,這個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實業家費堯(Henri Fayol)。
管理程序學派的缺點在於管理程序過於僵化,無法配合複雜的動態環境,而且管理原則也有互相矛盾的情形。


二、費堯(Henri Fayol;1841~1925)


費堯被稱為現代管理之父,因其出身良好,故理論頗重視組織中高階層的管理能力,是一種由上而下的管理,與泰勒正好相反。其學說主張及貢獻如下:


(一)管理功能與業務功能


費堯首先將管理功能和企業功能分開,並認為管理程序不只可應用在基層主管,中高階主管亦可適用。
業務功能包含:技術性活動、商業性活動、財務性活動、安全性活動、會計性活動。而管理者需要執行的五項管理功能為規劃、組織、協調、領導、控制,也稱為一般管理程序,管理者應循此一程序來管理各項業務機能、提昇績效。


(二)管理十四原則  


1.分工原則(division of labor):


工作應加以細分,以專業分工提高效率。


2.權責原則(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權責必須相符,不可有權無責,也不可有責無權。


3.紀律原則(discipline):


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必須遵行其紀律。


4.統一指揮原則(unity of command):


每位員工都有一位上司,而且應該只有一位上司。


5.目標一致原則(unity of Direction):


凡目標相同的工作,都應該由同一位主管擬定一套計劃,協助員工朝同一方向努力。


6.共同利益優於個人利益原則(subordination of individual interest to the common goal):


組織的利益是最重要的。


7.獎酬公平原則(remuneration of the staff):


工作人員的獎酬應根據公平且明確的原則,使個人及組織均感滿意。


8.集權化原則(centralization):


將組織的決策權集中在少數的高層管理員手上,就是所謂的集權,通常組織越龐大,集權程度就該越高。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