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的分類-以採購行為區分

作者:邵康企業管理大意

產品的分類-以採購行為區分


(一)工業品(Industrial Goods)

用於生產其他貨品或貢獻勞務於最後消費者之物品。購買目的為了牟利(再銷售)。工業品可區分為:

1.材料和零件(Materials & Parts):

指完全參與生產過程,且本身價值全部轉移到最終產品的物品。又可細分為:

(1)原物料(Raw Materials):

指一些經過加工層次很低的大自然產品,最後會變成製成品的一部份,例如:原木、生鮮食材、穀物、鐵礦砂、稀有金屬等產品。

(2)零組件(Parts):

指一些經過基本加工程序的產品,這些產品最終也會變成製成品的一部份,例如:電路板、汽機車馬達等。

(3)物料與耗材(Supplies):

指在生產過程中必須使用的一些消耗性產品,例如:潤滑油、螺絲等。

2.資本(Capital):

指僅輔助生產之進行,且本身不會形成最終產品的一部分;其價值常透過折舊、攤銷的方式轉移到最終產品中的物品。又細分為:

(1)資本設備(Capital Equipment):

指「單價高、購買頻率低、參與購買決策者眾」的產品,資本設備通常具有難以移動性。例如:工廠生產線、廠房土地、高貴機器設備等。

(2)輔助設備(Subsidiary Equipment):

指一些單價較低的生產設備,這種設備通常是可以移動的。例如:小工具、辦公桌椅、印表機等。

3.商業服務(Business Services):

指為了維護組織運作所需要購買的一些服務,包含維修服務與商業顧客服務。例如:廣告、法律服務、企業管理顧問的服務等。其不形成最終產品,且消耗較為快速。

(二)消費品(consumption goods)

用於最後消費者,購買目的為滿足消費者個人需要者稱之。消費者會隨著其涉入程度而影響其決策所需的時間及所花的精神。我們依消費者購買時所投入時間及精神由低到高,將消費品區分為便利品、選購品及特殊品。

1.便利品(Convenience Products)

具經常性、緊急性或因為一時衝動而購買,在購買前只做低度比較(甚至不加以比較)。例如報紙、下雨時急需之雨傘、逛街時看到的小飾品。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