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領時期的台灣

作者:陳奕凡

清領時期的台灣

一、清代治臺政策

前期    顧慮明鄭政權而採取海禁,故經營臺灣的態度較為消極。
後期    因列強侵略、臺灣的重要性不斷提高,使清廷轉而積極建設臺灣。
(一)渡台政策:
康熙    雖解除海禁,但移民仍有三禁的限制:
1.渡臺者須取得官廳許可證。
2.渡臺者一律不准攜家帶眷。
3.不准粵地人民渡臺。
雍正    雍正以後逐步放寬限制,已入臺者得攜眷,有助臺灣的開發繁榮。
同治    西元1875年,沈葆楨奏准廢除內地人民渡臺禁令,奠定建設根基。
(二)土地政策–大小租戶制:
清政府在臺灣的土地制度是採三階層土地所有關係的大小租戶制。
大租戶    外來特權階級,為依特權取得清政府墾照的「墾首」。
其將廣大土地劃為數個大區域,再分別出租給數個小租戶。
大租戶會對小租戶徵收永久性的一定租額,稱為「大租」。
小租戶    即向墾首承租土地的人,又稱「墾戶」。小租戶復將承租得來的土地細分為小塊地,並轉租給多數的農民(現耕佃人)收取「小租」。小租戶多為臺灣各地方之領袖人物(時稱頭人)。
現耕
佃人    即實際從事開荒和農業生產的農民(台灣本地人),他們必須承擔大租、小租、田賦的三重剝削。
清領時期臺灣的土地並非全在清政府控制之下,農民也可能向原住民承租土地,此時農民只要繳交租金給頭目即可,稱為番大租。
(三)設立政府機關:
康熙    1.康熙23年(西元1684年),設立一府三縣:臺灣府以及諸羅、臺灣、鳳山三縣。
2.康熙末年發生天地會的反清活動:朱一貴事件。
雍正    1.雍正元年(西元1722年),因朱一貴事件的影響,清廷於平亂後將半線改設為彰化縣,加強對中臺灣的控制。
2.雍正5年:增設澎湖廳。
3.雍正9年:增設淡水廳。
乾隆    1.乾隆51年(西元1786年),發生林爽文事件。
2.乾隆52年平定林爽文事件,為嘉獎諸羅縣民幫助平亂義舉,改諸羅縣為嘉義縣,設一府四縣二廳(臺灣縣、嘉義縣、鳳山縣、彰化縣、澎湖廳、淡水廳)。
嘉慶    增設噶瑪蘭廳(宜蘭),共一府四縣三廳。
光緒    1.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清政府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並在現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間構築興建臺北城作為府治,「臺北」此地名正式出現。
2.光緒13年(西元1887年),臺灣獨立設省。

二、經濟活動與社會發展

(一)社會發展:
移民問題    人口逐年增加    荷蘭人佔領臺灣時全臺人口只有約4萬人,鄭氏治臺時增加至12萬,清初至嘉慶時期,已增加至200萬人以上。
    性別比例失衡    清初時期只准單身壯丁入臺,因此男多女少,青壯多老幼少。
    移民社會問題    由於性別比例失衡造成婚姻困難,導致當時遊民、單身漢增多(俗稱羅漢腳),容易因細故而爭吵械鬥。
重視血緣與地緣    重血緣    有祖籍意識。
    重地緣    同籍民眾聚居。
    結義    當時臺灣人民多為開墾之青壯年,深受桃園三結義的影響,結拜風氣盛行,上下層社會地位平等開放。
(二)經濟活動:
本國人
–郊    隨著貿易興盛,從事經商活動的人自組行會,稱為郊。
清領時期臺南地區最著名的郊為「北郊蘇萬利,南郊金永順、糖郊李勝興」,合稱臺南三郊(府城三郊)。
    職業    如茶郊、糖郊。
    地域    與大陸長江以北地方來往的稱北郊,長江以南稱南郊。
外國人
–洋行    外國人經商則成立洋行,如德記洋行。
(三)墾荒和興建水利工程:
民間開墾    西部    康熙至乾隆年間移民主要致力開墾西部,如:林成祖開墾臺北、林紹賢開墾新竹、施世榜開墾彰化。
    東部    嘉慶至咸豐年間,西部墾荒已完成,而改開墾於臺灣東部及中部山區。例如:吳沙開墾宜蘭。
興建水利工程    當時臺灣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因此興修水利,以求提高農產。例如:臺北瑠公圳;臺中貓霧拺圳;彰化八堡圳(施世榜主導建設,為清代臺灣最大的水利建設);鳳山曹公圳。
(四)社會發展:
1.社會風氣:
漢人來臺開墾,主要分為三個族群:
泉州人    多聚居在西部沿海及臺北盆地。
漳州人    多分佈於西部內陸平原。
客家人    多分布在桃、竹、苗、高屏等丘陵臺地。
1.早期移民以商墾為主,大都志在謀生或圖利,因而社會上文風不盛,普遍出現陋俗盛行的俗化現象。
2.遷臺日久,隨經濟繁華,文教日興,士紳乃崛起於上流社會,臺灣社會由粗俗無文,進而博得「海東鄒魯」的美譽。
2.宗教信仰:
民間宗教活動主要訴求消災解厄和祈福求財,尋求心理上的安寧。
漳州人    信奉開漳聖王。
泉州
同安人    信奉保生大帝。
泉州
安溪人    信奉清水祖師。
客家人    信奉三山國王。
一般民眾普遍祭拜的天地鬼神則有土地公,其次是三界公,也就是俗稱的天公,以及先民渡海為保平安、避免瘟疫的王爺信仰,再來是地方上的保護神,如媽祖、關公、城隍,最後是孤魂野鬼(俗稱有應公)。
媽祖廟    媽祖是臺灣最重要的民間信仰,臺灣最早建立的媽祖廟是澎湖天后宮。
關帝廟    臺北行天宮是以「關帝」為主祀之神,又稱恩主公,臺南的鹽水蜂炮活動就是迎接關帝出巡。
城隍廟    明代城隍信仰興盛,因此自鄭氏治臺以來,臺灣有許多城隍廟宇。
3.地方民俗節慶活動:
(1)中元節時宜蘭的搶孤活動。
(2)元宵節時平溪的放天燈。
(3)基隆的放水燈。
(4)臺南的鹽水蜂炮。
(5)沿海地區的王船祭。
(6)農曆七月客家族群緬懷先民的義民節。
(7)「大武山下小奧運」之稱的六堆嘉年華。

三、列強侵佔與積極建設臺灣

(一)列強侵略:
臺灣地處交通要衝,為東亞海路南北往來之樞紐,世界列強無不重視,其中又以日本最具野心。清政府於同治年間,開始積極建設臺灣,成為清末現代化運動的重點區域之一。
英國    1.鴉片戰爭時,英國曾派軍襲擊基隆、彰化。
2.英法聯軍之後,臺灣被迫開放淡水、基隆、安平、打狗等港口,外商可以來臺設洋行。
美國    羅發號事件:同治6年(西元1867年)美國商船羅發號於臺灣南端觸礁,船員遭原住民殺害,美國派兵偕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來臺調停,和原住民達成協議,李仙得因此成為「臺灣番地通」。
後日本聘李仙得為顧問,李以「中國政教不及番地」的經驗,協助日本規劃牡丹社事件之出兵細節。李仙得經驗可視為日後日本決心侵臺的遠因。
日本    同治10年牡丹社事件:
    起因    日本以琉球居民遭臺灣排灣族殺害為由,以保護琉球居民為藉口出兵臺灣。
    結果    中日雙方於北京簽訂中日密約,同意日本所做行為保民義舉,並補償日軍軍費,成為日本併琉球的主因。
法國    1.法國攻打澎湖、基隆,企圖佔領臺灣,遭清軍擊退。
2.中法一役,使清廷更加重視臺灣的國際地位,促使臺灣積極建省。
(二)建設臺灣:
1.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三人對臺灣建設的貢獻:
2.邵友濂與唐景崧:
邵友濂    1.臺灣省第二任巡撫。
    2.邵氏接任後,因財政困難,各項建設陸續停辦。
    3.任期內設臺北為臺灣省省會。
唐景崧    1.臺灣省第三任巡撫。
    2.唐景崧任職時,正逢中日甲午戰爭之際。馬關條約簽訂後,北部有丘逢甲等人推舉唐景崧為總統,成立臺灣民主國。南部則有劉永福領導抗日。面對日本的優勢兵力,最後皆因沒有海防能力,兵匱糧乏而失敗。

四、清代臺灣的國際貿易

貿易發展    天津條約簽訂後臺灣開港,國際貿易轉趨重要。
    出口
貿易項目    由原本茶、糖為主的國內貿易、轉型成以樟腦、茶葉、蔗糖為主的對外貿易。前述三者更有臺灣三寶之稱,其中主要產於北部丘陵的茶葉,更是賺取外匯的最大來源。主要以烏龍茶與包種茶為大宗。
    高成長率    從開港通商後至日本據臺,臺灣出口平均成長率為8%,足見當時臺灣對外貿易的熱絡程度。
外貿影響  

 1.因北部為茶葉、樟腦的主要產地,使得臺灣經濟重心逐漸北移,致使政治重心亦由南轉向北部。
 2.臺灣中北部地區因種植茶葉、樟腦,促進鄰近山區的產業發展,產生許多新興市鎮,臺北大稻埕更因其為茶葉的主要加工、出口區,而躍升為全臺第二大商城。
 3.外貿帶來的大量外匯,為推行自強運動所需經費之主要來源。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