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民主理論(四)

作者:林瑋

民主政治-民主理論(四)

(內容整理自陳義彥等和Andrew Heywood的政治學)

民主理論

二、修正民主理論
(四)新右派的民主理論
自1970年代出現的新右派,主要的觀點有二:
1.民主超載(democratic overload):為政治體系無法拒絕團體和選舉的壓力,導致政治體系的癱瘓。他們相信一旦政府不加干預時,經濟運作的最為順暢,統合主義的危機就是賦予部分團體和經濟利益相當的權力,使他們能對政府提出增加給付、公共投資、補貼和國家保護等要求。結果將是無可避免地造成國家干預和經濟停滯。
2.民主的經濟結果:由選舉所建構的政治,是ㄧ段自我挫敗的過程,因為政治人物為了競爭權力,而被鼓勵對選民提出越發不切實際的承諾,因此選民和政客兩者都應受到責難。選民算準了成本由全部人口分擔;政客則為了贏得權力,利用公共支出打擊競爭者。所以,「民主之於成人,猶如巧克力之於孩童,無止境的誘惑,少量無害,過量無益」。因此,新右派傾向嚴格防範專斷政府的出現,而非將民主視為社會轉型的工具。
(五)馬克思主義的民主觀點
1.主要觀點
(1)馬克思主義的民主觀點是基於階級分析,認為政治權力不僅是選舉權或是團體藉遊說和競選來表達利益,更是反應了經濟權力的分配狀況。
(2)民主政治和資本主義之間存在內在緊張關係。
2.馬克思主義觀點vs.多元主義
馬克思主義對多元主義提出批判,認為只要階級權力呈現不平等的分配,權力在社會中就無法廣泛地分散。
3.馬克思主義觀點vs.菁英主義
馬克思主義和菁英主義雖都主張權力集中在少數菁英手中,但仍兩點差異:
(1)菁英主義認為權力衍生於多種來源,包括教育、社會地位、政治裙帶關係和財富等。但馬克思主義則強調經濟因素的重要性,特別是生產工具的擁有與控制。
(2)菁英主義認為菁英統治仍受到彼此競爭影響,政策制定仍有民主壓力。馬克思主義則認為,統治階級只會為了滿足自身利益。

當代民主理論

(一)參與民主理論
1.背景
1970年代,西方社會開始發生一些危機,包括經濟衰退,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無法適當回應感到不滿,再加上在代議民主下,政治菁英與民眾期望差距太大,無法滿足民眾對於民主政治的期待,因此有學者主張應採取開放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參與式民主。
2.主要觀點
(1)參與式民主論者認為,民主的參與不應僅限於政治場合,對於會影響生活的非政治場合,人民也應有權力參加。因此,政府應該立法保障人民參與這些組織,為參與民主做初步的實踐。
(2)國家行政有權力集中化的趨勢,政府機關和民眾越來越脫節,對民眾的反應越來越遲鈍。因此,參與民主主張,應落實地方分權,將絕對須中央控管的事務外,其他的事務應分散給地方處理,中央僅負協調之職。
(二)審議民主理論
1.背景
基於參與式民主的理念,審議式民主更鼓勵民眾透過理性思辨的過程來達到對公共福祉分配的共識。
2.主要觀點
(1)民主政治隱含了彼此說服的可能性。
(2)參與前需要討論與學習。
(3)透過理性的思辨過程,不但可以提升公民素質,在最終投票的過程中,也可以反映出全民理性思辨後的結果。審議式民主學者相信,這樣的作法才能夠找到理性的共善結果。
(4)基本原則:
A.公開性(publicity):政治人物要公開的說明其政策的規劃。
B.責任性(accountability):政治人物必須能對其言行與政策負責。
C.互惠性(reciprocity):公民能相互地在理性基礎以及相互尊重的立場上討論公共事務或政策。
3.主要實踐
(1)審議式民調。
(2)行政院青輔會召開青年國是會議。
(3)健保局召開公民會議討論健保費調整問題。
(4)健保局召開公民會議討論代理孕母事項。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