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化與民主鞏固(二)

作者:林瑋

民主化與民主鞏固(二)

影響民主化過程的主要因素

一、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指「人們對於本國政治體系以及自己在這個政治體系中的角色,所持有的主要信仰、態度、價值、理想、風情和評價。」政治文化會影響到民主政治的運作和品質。不同的政治文化對於民主所強調的妥協、合作、彼此信任、容忍不同意見、政府權限和基本人權,有不同的看法。一個威權的文化就容易支持一個威權的政體。而西方民主政體則有穩固的民主政治文化作為支撐。
二、公民社會
公民社會是指獨立於政權控制之外的各種社會團體,為了維護團體會員的利益,對於政治決策發揮持續的影響力。學者認為公民社會的存在,對於民主政體的正常運作,有以下幾個重要的貢獻:
(一)集會結社權本來就是基本的民主權利之一。
(二)社會團體可以促進其他民主權利,如言論、新聞、政治參與權利的伸張。
(三)社會團體是學習民主價值的教室。
三、憲政體制
關於憲政體制對於民主化影響的研究,主要在探討總統制、內閣制、雙首長制對於民主化的影響。由於憲政體制已經假設一個民主政體的存在,因此這類研究的重點集中在不同的憲政體制對於人權的保障、政府的穩定、政府的效率,以及民選官員的代表性,有何不同的影響。
(一)支持內閣制有助於民主政治運作
內閣制可以鼓勵政黨之間的妥協,以便形成國會多數,藉著倒閣權隨時監督政府的施政,並且經由立法與行政權的合一,政府可以有效地推動民主改革。
總統制比較會陷於行政與立法權的僵局,產生獨裁或民粹的統治者,總統無能時必須等到下一次選舉時才能替換掉等困難。
(二)支持總統制有助於民主政治運作
總統制可以減少國會分贓政治的濫用,可以推動長期的改革計畫而不必受到私利政客倒閣的威脅,而且總統的民意基礎是全國性的,在質和量上面都高於民意代表所代表的選區。
內閣制可能會遭遇到內閣更換頻繁的結果,使得政策朝令夕改。為了形成多數,內閣政府可能不敢大刀闊斧地改革。而且為了擔心倒閣,行政會與立法勾結,縱容分贓法案的通過。
四、政黨與選舉制度
政黨對於民主化的影響,大多數的爭議集中在政黨的數目,也就是,一黨制、兩黨制以及多黨制對於民主政治的影響。
(一)一黨制有助於民主政治
一黨制的優點是政局的穩定,政治領袖可以從事長期的改革規劃。
(二)多黨制有助於民主政治
多黨制的優點是給予公民豐富的選擇權和參政權。這在種族、文化複雜的國家中,尤其能夠尊重少數團體的政治權利,促進彼此在民主政體內的妥協,使得國家得以團結。
(三)兩黨制有助於民主政治
兩黨制的優點是它提供選民兩個選擇的機會,對於執政黨施政的監督比較有效,而且鼓勵政黨採取中間溫和的改革路線,以爭取最大多數中間選民的支持。
選舉制度和政黨數目有密切的關係。一般而言,一個選舉區只能選出一位民意代表的單一選區的選舉制度,有助於兩黨制的形成。可以選出兩位以上民意代表的複數選區制,這將有助於多黨的形成。
五、軍人角色
在新興民主國家中,假若文人政府施政表現不佳,或是無法控制軍隊,軍人很容易以改進政府效率為由發動軍事政變。軍事政變大致上包括四種:
(一)由軍人直接掌權。
(二)軍人和文人分工,軍人掌權,但文人主政。
(三)軍人並不掌權,但成為監護人,監督文人政府。
(四)軍人成為利益團體,遊說甚而實質影響政府的施政。
六、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會導致社會經濟功能的分化和專業化,國家機關和領導階層不再能夠全盤控制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而必須以協商代替命令。為了保障財產權和促進各行各業的利益,獨立自主的社團開始出現,並且經由社會和政治的動員,主動要求參與決策制訂和執行的過程。經濟發展也同時促成教育普及和中產階級的興起,進而帶動政治意識的覺醒。這些中產階級在滿足物質方面平均分配的同時,也開始要求政治權力的重分配。也就是說,經濟發展促成獨立自主的「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的擴張,民主政治因而產生。
七、政府的管理能力
當政府在處理社會福利分配、基本人權的保障、政黨之間的協商、文化種族之間的爭議或國家認同等議題時,產生不當或是不被人民認同的結果時,民主化的過程便會受到影響。另外,在民主化過程中建立,當政府無法建立公正的司法體制、公平的選舉體制、有效的金融監督機關或獨立的肅貪機構時,民主化的過程亦受打擊。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