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經之概述

作者:陳雲飛&許文達&夏進

書經之概述

篇名       

書即史,為一切書籍通名。以其為上古之書,故又稱尚書。

內容       

古者右史記言,左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尚書最早的是堯典,最晚的是秦誓。

體裁       

1.典─常典大法 2.謨─計畫書 3.訓─建議書

4.詰─布告曉喻 5.誓─誓師詞 6.命─命令

流變       

1.今文尚書二十九篇:秦火而後,秦故博士伏勝,出其壁藏之書二十九篇,為今文尚書。

2.古文尚書四十五篇:漢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尚書四十五篇(比今文尚書多十六篇)。漢末此本亡佚,謂之逸書。

3.偽古文尚書五十八篇:晉元帝時梅賾奏上古文尚書五十八篇。清閻若璩作尚書古文疏證,斷為偽作。

通行之版本   

現在通行的尚書,就是偽古文尚書。

注疏       

尚書正義是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

詩經

作者       

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

篇數       

原三千餘篇,經孔子刪定,凡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無辭,謂之「笙詩」,皆在小雅中,故今本實三百零五篇。

內容       

1.風,計有十五國風:即周南、召南、邶、庸、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曹、檜、豳等國地方歌謠。

2.雅,分大雅(朝會之歌)、小雅(宴饗之樂)。

3.頌分三頌:周頌(周初的作品)、魯頌(魯國之詩)、商頌(春秋時宋國之詩),皆為宗廟祭祀的讚美詩。

作法       

1.賦─舖也,舖陳政事善惡。

2.比─附也,以彼物比此物,見政治之差失。

3.興─起也,先言他物,以引其所詠之辭也。

※有賦而無比興,則為詩史;有比興而無賦,則成寓言。

詩之六義       

風、賦、比、興、雅、頌。

詩之四始       

關睢、文王、鹿鳴、清廟

流變       

詩經傳至漢代,有所謂四家詩:

1.魯詩─魯人申培公所傳,亡於西晉。

2.齊詩─齊人轅固生所傳,亡於曹魏。

3.韓詩─燕人韓嬰所傳。內傳亡於唐宋,今獨存韓詩外傳十卷。

4.毛詩─魯人毛亨所傳,至今猶存。(朱熹詩集傳之所本)。

價值       

詩經為我國最早之詩歌總集,並為北方文學之代表。是最早之韻文,「溫柔敦厚」之詩教,為後代古詩之所宗。

注疏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