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

作者:陳雲飛&許文達&夏進

明代文學

明代散文大家,約略可分為三派:

擬古派

文崇秦漢,詩必盛唐。

代表人物為前後七子:

(1)前七子—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王廷相、康海、王九思。

(2)後七子—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

反動派   

針對擬古風而產生的改革派有公安派和竟陵派。

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竟陵派:鍾惺、譚元春等強調寫作文章須「幽深孤峭」。

歸有光   

有光之文,自成一家,以真摯情感描述日常生活小品文,四庫提要讚其「自明季以來,學者知有韓、柳、歐、蘇,沿迴以溯秦漢者,有光實有力焉」。

清代文學

1.桐城派

由來:

是上承唐宋古文運動而形成的一個文學流派。

理論:

(1)作文的目的,不僅是做一個文人,同時還要做聖人。故方苞主張:「學行繼程朱之後,文章介韓歐之間。」希望聖賢文人能合為一體。

(2)文統:最高是六經、論語、孟子,其次是左傳、史記,其後為唐宋八大家,最後是明朝的歸有光。

(3)將古文與純文學之詩詞歌賦分開,輕視小說戲曲,使其成為正統文學的附庸。

(4)為文講求義法。「義」即言有物,即作文的內容,「法」即言有序,即文章形式。

重要作家:

(1)方苞為桐城派之祖。

(2)其後劉大櫆、姚鼐繼之。

(3)管同、梅曾亮、方東樹、姚瑩為桐城四傑,其他如劉開、陳用光、吳德旋亦甚著名。

桐城三祖:

(1)方苞:創立「義法」說,講求文章格律,為文主張「雅潔」。

(2)劉大櫆:主張「神氣」說,以為文章要以音節抑揚為佳,以神氣高妙為上。

(3)姚鼐:融合方苞、劉大櫆主張而以「精粗」說,來說明作文的要訣。並主張義理、考據、詞章三者兼備,曾編選古文辭類纂一書,以為學習古文之範本。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