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安全與緊急事件之處理(三)

作者:陳偉隆、龍玉雲

旅遊安全與緊急事件之處理(三)

飛航旅行的注意事項

飛機機艙內的環境可以令搭機旅客感覺到不同程度的不舒服,而生病的乘客更可能受到更大的影響。故此,旅遊人士應防範於未然。
一、艙壓相關的問題
當飛行於11000-12200公尺的高度時,機艙內的氣壓是相當於約海拔1800~2400公尺高度的大氣壓力。患有心肺疾病、嚴重貧血的旅客最好在出發前諮詢醫師。
1.噁心腹脹:
機艙內的低氣壓會使腸道內的空氣膨脹,常會令人有噁心腹脹的感覺。旅客可以登機前及在機上減少食量和避免喝些含氣泡的飲料。 
2.鼻塞耳痛:
嬰幼兒因為耳咽管的直徑較小而比成人更容易出現耳咽管阻塞、耳痛的情形。當飛機降落時給小孩一個奶嘴或糖果來吸吮,可以讓小孩中耳內氣壓平衡,減少耳痛。
二、濕度
機艙中空氣的濕度比較低,約10%至20%;而一般家中的濕度多在30%以上。乾燥的空氣會使得口腔、喉嚨、眼睛和皮膚乾澀。在飛機上吃些喉糖可以舒緩喉嚨乾澀的感覺,搽上乳液可以保持皮膚滋潤。盡量不要配戴隱形眼鏡而改戴一般眼鏡。
三、暈機
很少人乘坐大型客機會有動暈症,反而小型飛機的乘客就會比較多些。預防的方式有:登機前三個小時盡量不進食、或在登機前二十四小時只進食三小餐、主要吃碳水化合物,選擇坐在中段機艙內的位置,或服用醫師開的止暈藥物,可以減低動暈的機會。 
四、特殊健康問題人士要注意的事項
以下的建議可做為參考,但個人特殊狀況仍應諮詢平日照護的醫師或其他專業人員。
1.糖尿病:糖尿病人應攜帶隨身的食糧,及熟悉因橫跨時區而須調整胰島素劑量的方法。
2.癲癇症:當乘坐飛機時,由於低氧濃度、不定時進食、失眠和時差都會增加癲癇的機會。患癲癇症的病人應結伴同行或事先提醒飛行服務員自身的情況。
3.骨折:在登機前已受傷的旅客,例如因滑雪腳傷而須打石膏,應要求座位有較大的空間來容許提高或移動受傷的腳,避免血液滯留引致深層靜脈血栓形成。有部份骨科醫生建議剛打了大塊石膏的病人應延遲48小時後才乘機。
4.牙痛:牙齒的問題應於起飛前數星期治療好,因為蛀牙和牙科手術會使牙齒間窩藏一些小氣泡。當到了高空,氣泡會膨脹而產生痛楚。 
5.近日有手術的人士:例如像是腹部內視鏡手術、或是因視網膜剝離進行眼科手術等,會在手術時額外加入氣體到身體中。因此近日有手術的人士應該在出發前諮詢醫師是否應延遲搭機。 
6.會受到安檢措施影響的人士:例如裝有心律調節器可能會受到干擾,或使用針劑藥物的旅客可能因安檢因素被欄截,因此這些旅客應隨身攜帶醫師證明文件。 
7.傳染性疾病:目前的研究顯示經由飛航旅行造成傳染性疾病散播的危險性極低。主要是因現代的國際旅行的航機機艙的空氣都有嚴格的品質控制,機艙內的換氣頻率是每小時20-30次,再循環的空氣量可以達到50%;且再循環的空氣多會經過HEPA過濾,可以去除大多數的細菌、黴菌和病毒。 
8.潛水者:為了減少發生減壓症(俗稱潛水夫病)的風險,潛水者應該避免在潛水後的12小時內搭飛機、或上升至海拔600公尺以上的高度。
9.其他的飛航旅行的禁忌:
(1)小於兩天大的新生兒。
(2)懷孕36週以上;經產婦(係相對於初產婦之名詞,指曾經生過多於一個孩子的婦女)32週以上。
(3)不穩定心絞痛。
(4)最近有心肌梗塞或中風。
(5)任何處於傳染性疾病的疾病活動期者,如開放性結核病患。
(6)精神分裂症尚未獲得良好控制者。
(7)十分嚴重的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或者氣胸尚未恢復者。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