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基本概念-1

作者:姍姍劉

教育的基本概念-1

教育的意義

字源義

一、中文
(一)起源
1.中國傳統重「教導」,以「品德教育」為主要目的。
2.「教」「育」二字連用,最早見於《尚書.堯典》,但無教育意義。
3.「教育」,一詞合併最早出現在《孟子.盡心篇》;正式運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二)出處
1.《說文解字》:主要以文化觀點解釋教育的目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模仿);育,養子使作善也」(注重模仿,以善為最後目的,強調道德,與孝有關,特徵在於明人倫)。
2.禮記.學記:篇輔正的功能。「教也者,長善而求其失也」。
3.禮記:強調治理國家須以教育民眾為基石的主張:「建國軍民,教學為先」。
4.中庸:修養、重品德。「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5.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6.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7.荀子修身篇:同皮德斯(R.S.Peters).教育的價值性規準。「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三)教育的三個中文義涵
1.教育是上一代對下一代的影響過程。
2.教育的影響是藉由示範與模仿的過程。
3.教育的作用,在教人為善,品德成為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西文
源於『educere』<拉丁文> —「引出」的原意。
含「養育」之義,以兒童為主體,重發展與啟發
三、中西「教育」字義的差異
四、教育與訓練的比較

概念義

一、複合的概念:既抽象又具體。
二、爭議性的概念:教育的本質有很大的爭議空間。
三、多樣態的歷程:不同的歷程,可能走向相同的結果。
四、工作—成效的概念:重視過程,亦重視結果。

學術義

一、生物學的觀點:幫助個人「適應」其生活環境
(一)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教育須參照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而規劃。
(二)盧迪格(Ruediger):教育應使其適應環境增長經驗的歷程。
二、心理學的觀點:改善人類心智作為目的
(一)形式訓練說:洛克(John Locke)。與生俱來的能力,訓練心能,產生遷移。
(二)形成說: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源於外界,新舊經驗的貫通、建構統整的知識。
(三)行為養成說: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有系統的制約刺激與反應,藉以改變行為的歷程。
三、社會學的觀點
(一)涂爾幹(E. Durkheim):自私的我,道德的我。調適自我,同化於社會規範,傳遞社會文化。
(二)斯普朗格(E. Sprager):強調社會文化對人格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將社會文化的道德規準內化於個人人格,融貫於生命的活動。
四、哲學的觀點
(一)自然主義:以兒童為中心,重自然發展,順應本性,自然漸進,有效發展潛能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裴斯塔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福祿貝爾(Friedrich Froebel)(開展說)。
(二)理想主義:生而具有理性,只是受外物蒙蔽。重視自由意志與自律道德的陶冶,進而開啟理性康德(Immanuel Kant)、拿托普(Natorp)。
(三)實驗主義:教育是經驗不斷重組與改造的歷程杜威。
(四)存在主義:鼓勵自我反省,勇於面對情境,涵養自我負責的主體人齊克果(Sören Kierkegaard)、海德格(M. Heidegger)、亞斯培(K. Jaspers)。
(五)分析哲學的邏輯實證論:透過教育釐清語言的真正涵意,以免混淆概念。羅素(Bertrand. Russell)、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