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選舉和政治行為(七)

作者:林瑋

政治學-選舉和政治行為(七)

影響政治參與的因素

一、個人因素
(一)介入政治活動所需要的資源
政治參與需要資源,且介入越高層次的政治活動,所需的資源越多。以個人來說,財富、教育程度、社會關係等,都是個人擁有可運用的資源。當個人資源越多,政治參與的程度就會越高。
(二)個人介入政治所獲得的報酬與利益
公民參與政治活動是希望能從中獲取利益。因此,當政治的結果直接攸關公民個人利益,政治參與的程度會升高。公民若認同某政黨或某候選人,因其強烈的偏好,政治參與度也會增加。另外,若公民的公民責任感較強烈,政治參與度也會提升。
二、政治因素
(一)精英的動員策略
當精英動員下列人員時,政治參與度會提高:
1.較親近的民眾
2.處於社會關係網絡核心位置的人
3.容易被動員的人
當精英在下列時機動員民眾時,政治參與度會增加:
1.在決定重要決議時。
2.沒有其他重要事務分心時。
3.當兩造勢均力敵時。
(二)精英的動員方式
當精英用以下方式動員民眾時,政治參與度會增加:
1.以社會關係動員民眾。
2.以意識型態動員民眾。
三、社會心理因素
(一)政治不滿感
政治不滿感是指,公民對政治制度或政治人物沒有信心,或對政府的表現或對重要問題的處理不滿意。一般而言,當政治不滿感增加時,非慣常性的政治參與度會增加。
(二)相對剝離感
相對剝離感是指,個人或團體對於其所處的情境的評量,並非來自於客觀條件的評估,而是來自於個人或團體與其他團體的比較。如同政治不滿感,當相對剝離感增加時,非慣常性的政治參與度會增加。
(三)政治功效意識
政治功效意識分為內在功效意識和外在功效意識兩種。內在功效意識指,個人感覺自己有去瞭解及參與政治的能力。外在功效意識指,個人感覺政府有回應個人需求的能力。若政治體系為具高內在功效意識,但低外在功效意識,則非慣常性的政治參與度會增加。
四、制度因素
(一)政黨與社會團體的關係
當政黨和社會團體疏離時,政黨無法動員民眾,投票率便會降低。
(二)強制投票制度的使用
為降低選舉制度利於高社經地位的趨勢,採用強制性投票增加政治結果的平等性。
(三)投票規則
嚴苛的投票規則會降低民眾投票意願,以及增加精英動員民眾的成本。
(四)選舉制度
選舉制度會影響民眾投票意願。如在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下,候選人為爭取多數支持,將政治立場往中間靠攏,以致候選人間的差異不大,進而使得投票率低落。
(五)選舉結果
若選舉結果會直接影響到行政首長的人選,或是促成行政首長的更替,民眾則有較強烈的動機去投票。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