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的發展

作者:林瑋

政治學的發展

古典理論時期

(一)時間:自古希臘時期開始至十九世紀。
(二)基本內容:以神學和哲學出發,研究規範性議題,著重應然面(should be)的問題。
(三)主要學者:柏拉圖(Plato)、亞里斯多德(Aristotle)、馬基維里(Machiavelli)、霍布斯(Hobbes)、洛克(Locke)和盧梭(Rousseau)等。

傳統政治學

(一)時間:約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
(二)基本內容:
1.著重政府結構,也就是傳統的制度研究。研究重點在於政府的組織架構、憲法、法律和行政法,偏重法規文件的蒐集和描述,認為這些制度描述與實際政治運作差異不大。
2.亦強調政黨運作對國會的影響,著重政治過程,尤其是決策過程資料的蒐集與描述。學者認為,政府政策的決定來自於社會各個團體競爭的結果,彼此對抗、協商、調整、妥協後形成共識,最後形成政策。
(三)缺陷:
1.雖然強調政治過程,但缺乏動態性的研究。
2.描述性的研究無法解釋與解決社會問題,並往往與真實政治運作差異甚大。
3.研究者往往挾帶主觀價值的判斷,影響最後結論的客觀性。
4.研究對象僅集中在國家,限制政治研究的範疇。

實證主義階段

實證主義的發展者孔德(Auguste Comte)認為,藉由科學的觀察可以將自然科學的方法應用到社會科學中。在這個階段,政治學的研究又可分為兩個時期:行為主義和後行為主義。
(一)行為主義
1.時間與背景:二次世界大戰後至1960年代。行為主義的興起主要是傳統政治學過度仰賴歷史的描述和欠缺理論引導的缺陷使得研究成果缺乏可信度。同時,行為主義的研究推翻了若干未經檢驗的假設,提供政治學研究一個經驗的基礎。
2.基本內容:
(1)研究主題
這個階段,政治學者著重行為者的政治行為,其感興趣的主題包括投票、司法、立法、行政等行為,政治文化、政治社會化,及利益團體、政黨、政治發展與變遷等。
(2)研究方法
行為主義主張,人類行為有其一致性並且可以透過經驗的驗證予以確定。因此,這個階段大量採用精巧的經驗研究技術,包括問卷、訪問、抽樣、統計學分析。學者主張,若理論僅是對生活狀態主觀的思考,欠缺客觀事實依據的分析,研究成果就不能幫助我們瞭解、解釋和預測人類的政治行為和政治制度的運作。
(3)主要特徵
A.反對描述性的制度研究,認為應從實際可觀察的政治行為作為研究的基礎。
B.反對規範性理論。
C.政治學可以轉變為科學性的知識,建立通則。
D.主張價值中立,認為研究者可以將自身的價值觀屏除在研究之外。
E.提倡學科間的交流與互用。
3.缺陷
(1)過於重視研究方法,忽略研究主題。
(2)過於注重微觀分析,忽略宏觀的影響。
(3)過於注重解釋現實層面,忽略價值層面的重要性。
(二)後行為主義
1.時間:約莫1960年代之後。
2.反對後行為主義的理由
(1)人類的行為受到太多複雜的變數影響,因此不可能發現類似定理的行為規則。人類有自由意志,有複雜思想和情感,因此以自然科壆式的研究途徑並不適用於政治學研究。
(2)行為主義強調價值中立(value-free),認為研究者應當屏除自身的價值觀念或是價值判斷。但後行為主義認為,因為人類受文化、教育、社會權力結構等因素影響,很難在研究中不參雜研究者的價值判斷。
(3)行為主義因為研究方法的限制,窄化了研究主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議題。
3.基本內容
(1)研究主題
因應社會變遷,後行為主義新增了不少新的研究主題,大概可歸納成三個部分:
A.政策分析
這個研究主題針對不同議題,例如、環境、種族、族群、社會公平等,提出不同政策方案。學者探討政策的形成以及執行以協助解決各個急迫的問題。
B.政治經濟學
在19世紀末,彌勒(John Stuart Mill)和馬克思(Karl Marx)就已經指出政治和經濟不可分割的關係。政治體系的決策往往也會影響到經濟,反過來看,經濟情勢的起伏也會對政府的決策產生重大影響。
C.理性選擇理論
受到經濟學影響,政治學的研究在這個階段盛行以理性選擇理論為研究方式,包括賽局理論,形式理論和公共選擇理論。這些理論都假設人類的行為都具有目的性,所有的行為都是經過計算,在既定的偏好下評估各種利益和成本,因此行為可以製成量化的指標或符號的系統。這類的研究在決策行為、投票行為、談判等方面的分析頗具貢獻。
(2)研究方法
後行為主義的研究方法結合了行為主義、傳統政治學研究與其他研究方法。
(3)主要特徵
A.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存在於人們認識社會的過程,價值中立不可能,只是反映出行為主義的保守主義傾向。政治學不能將事實與價值截然分開。
B.政治學研究應注重統治目標,注重價值觀和道德標準。
C.政治學者應承擔社會責任,將自身的知識應用於改造社會的實際行動。政治學研究應朝應用性方面發展,向政策科學移動。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